30 临摹的方法学写字,首先要从临摹开始。在人们的观念上,临摹只是拿着字帖一笔一划地依样画葫芦。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 临摹分三种形式:钩、摹、临。 钩是将一种半透明的薄纸蒙在帖上面,用小笔略蘸些墨,仔细地把薄纸下的字迹描成空心的“双钩字”。这种双钩法按照每一点划的边线描绘,能使钩描者深刻理解点画的精微之处,领会线条的形状。它所注重的是字的点画训练。 摹是将薄纸蒙在法帖上复写。在摹的时候为了不损害帖的字迹,薄纸与帖之间还须夹垫一层透明的塑料纸。点划一笔完成,不那么细致,因此,它的着眼点不在于点画,而是字的间架结构。 以上两种方法虽说有些死笨,但实际上是最为聪明便捷的。有人认为钩与摹既费时间又受拘束,不如临来得洒脱自如。但是,这样既可使养成不良书写习惯者抛弃旧习,又可使初学者集中精力,养成好习惯。因此是十分必要的。 再说临,它可分为空临和实临。空临是把帖中的字背出来,在头脑空闲时,边回想边用手比划。这样无须实际的笔墨工具,可随时随地进行,很经济便捷。不过这对人脑抽象思维的要求较高。古代名家经常以此提高书写的手感。郑板桥就以此法创出集书画于一身的“六分半书”。 而在日常习书中,人们更常用到的则是实临。也即把帖放在面前,依葫芦画瓢。初学者在临帖之前最好能有一番钩摹功夫,以熟悉法帖的点画与结构。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字的上下联贯,左右映带,再现法帖的精神风貌。 临摹字帖,对初学者来说,一要专心,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名家法帖反复钻研,防止见异思迁,以致无所适从。二要求像,以乱真为极则。传说宋代米芾就有这种本领,他向人借来古书画,临摹完了,把真赝两品送回物主去挑选,竟使其真假莫辨。最重要的一点是勤奋。学问贵在持之以恒,历代书法名家无一不是在勤奋临摹的基础上建立起成功的大厦的。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