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标点符号的来历与联合国的六种语言

时间:2015-12-17 02:32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标点符号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容易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DU,相当于现在的逗号)。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容易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DU,相当于现在的逗号)。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 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 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

联合国的六种语言


  联合国规定,联合国代表官方使用的正式语言只有六种,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为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这六种语言具有同等效力,代表们可以选用其中任何一种。

   秘书处日常使用的工作语言则只有两种,即英文和法文。凡是联合国的正式会议,秘书处都要负责在现场把代表们的发言用阿、中、英、法、俄、西六种语言通过 话筒进行“同声传译”。凡是联合国的正式文件,包括重要发言,都要用六种文字印出,一般工作文件则只用英、法文。各国代表都十分重视他们使用的正式语言, 因此,每一次正式会议,秘书处都必须认真安排好六种语言的翻译,若有疏漏,有关代表会当即愤然退场以示抗议。为了完成这样繁重的翻译任务,联合国总部秘书 处有一支庞大的口译和笔译队伍,近500人。在联大开会期间,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若遇人员不够用时,就要再聘用一些从联合国退休或离职的老翻译。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