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主页 > TAG标签 > 诸葛亮
  • 诸葛亮为什么瞻前顾后,缺少冒险一搏的胆识? 日期:2016-02-24 12:19:17 点击:243 好评:0

    诸葛亮擅于分析而又相当自负,这种个性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然而,由于他走了极端,将擅于分析发展成处处顾虑,将自负发展成武断,所以导致他在许多决策和行动中瞻前顾后,缺少冒险一搏的勇气,从而错失了发展良机。 魏延兵出子午道之计,虽...

  • 智慧化身诸葛亮其实只是一个虚假泡沫? 日期:2016-02-21 20:06:59 点击:201 好评:0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深谋远虑,有呼风唤雨、扭转乾坤的力量。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而决胜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 获,于司马懿面前摆空城,可谓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威镇八方。所以,每当提起诸葛亮这个名字,人们都将他视...

  • 智慧化身诸葛亮为何败多胜少,积小胜不能成大功 日期:2016-02-18 13:24:30 点击:295 好评:0

    诸葛亮对兵法颇有研究,所以,在他一生的用兵中,都能找到兵法运用的痕迹,以致演义中将其描写得神乎其神。草般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八封 阵图困陆逊、七擒阵获、空城计、死诸葛亮吓走生仲达等等精彩传说,都成了诸葛亮运用兵法的智慧闪现。而且,他一生的...

  •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否过分谨慎? 日期:2016-02-14 18:06:42 点击:788 好评:0

    诸葛亮在其所著的《将苑》中曾写道,用兵的原则以何为先呢?不外乎以御敌为先。御敌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注重速战速决,而不以巧妙的持久战为贵。 这一论断不论是从兵法上还是从实际作战中,都是无懈可击的。然而,虽然诸葛亮深知应变及速胜之道,却在作战中...

  • 文人带兵诸葛亮:过于迷信完美主义 日期:2016-02-13 11:00:43 点击:387 好评:0

    诸葛亮是历史上鲜有的文人带兵者,而且经常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可以说,他既能策划战略,又能在战术上和劲敌一较高低。只是,纵观诸葛亮一生的用兵,实际上败多于胜,究其原因,实因他过于迷信完美主义,缺乏应变能力所致。 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个性决定的。...

  • 诸葛亮自贬其职肃法的故事 日期:2016-01-28 13:03:46 点击:433 好评:0

    【金玉良言】以身作则能让下属敬畏你,跟随你、信赖你、依赖你,这样你就会成为整个团队真正不可缺少的角色,而不仅仅是因为权利而建立起来的权威。 【谋略故事】孔明首次率师兵伐中原时,由于没有做到知人善任,误用了素未经战的文官马谡去守街亭要地,结果...

  • 变化若神的司马懿 日期:2016-01-24 14:09:33 点击:336 好评:0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实力迅速发展起来的刘备,率军包围成都数十日,刘璋被迫投降。刘备占有了益州,自任益州牧。建安二十 年(公元215年),孙权以刘备已得益州为理由,派人索取荆州,刘备诡称:须得凉州才能给荆州。孙权大怒,派遣...

  • 诸葛亮事必躬亲,不懂授权:视“工作”高于“生命” 日期:2016-01-16 14:38:37 点击:760 好评:0

    诸葛亮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初出卧龙岗,至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殁于最后一次北伐所进驻的五丈原营帐里,享年54岁,为刘备、刘禅父子,以及自己的理想劳累奔波了27年。 在他27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最开始的未出茅庐即三分天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 诸葛亮为何分身乏术,累死“高级主管”? 日期:2016-01-14 14:22:39 点击:373 好评:0

    说起诸葛亮的死,后人总会想起杜甫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还有那一句流传千古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诸葛亮的确是 累死的。在他病逝五丈原前夕,曾为激司马懿出战而派使者送去一套妇女的服装,讥讽司马懿如妇人般没有胆量。使者在...

  • 诸葛亮独专断行,缺乏真正的领导力? 日期:2016-01-13 01:08:29 点击:324 好评:0

    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且他十分自信,这从他自比管仲、乐毅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自信与自负距离太近,一不小心,自信就演变成了自负,表现在具体行为中,就是独断专行。很遗憾,孔明先生就犯了这个毛病,而且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诸葛亮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