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主页 > TAG标签 > 秦国
  • 第三节 上书秦王,力陈“逐客”之弊 日期:2015-09-25 12:54:15 点击:400 好评:0

    正当李斯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春风得意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却险些断送了他的前程。公元前237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斯被咸阳街上鼎沸的 人声惊醒。秦国素来有吏治清明,恬然如无人之政的传统,凭直观的推断,李斯知道朝廷中又出了大事。李斯揉了...

  • 第一节 肩负伟大的历史使命 日期:2015-09-25 12:53:45 点击:293 好评:0

    李斯在秦国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佐助秦王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 努力组织实施。结果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 第二节 严刑酷法 日期:2015-09-25 11:15:08 点击:254 好评:0

    秦国自从在孝王时代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一直是以法治国的。依法治国,本来是正确的治国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历史来看,凡是实行法制的国家,在实行 法制的时期,都能使国家得到很大的发展,甚至是从弱变强。而不实行法制的国家,往往倒退落后,日益贫弱。...

  • 第五节 郡县之制 日期:2015-09-25 11:12:18 点击:307 好评:0

    秦国自商鞅变法时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到秦统一六国之前辖境内普遍设置郡县,地方政权中的郡、县两级政府以及乡、亭两级基层行政组织,已日趋完 善。秦始皇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把郡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惟一的存在形式,以法令的形式在他所兼并的山...

  • 第二节 亡赵 日期:2015-09-25 11:10:20 点击:386 好评:0

    战国七雄中,赵国是仅次于秦国的强国,名将辈出,士卒如云,曾多次同其他诸侯国合纵,重创秦军。所以,秦国君臣都把赵国当做最大的敌人,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秦昭王之时,赵惠文王欲兴兵攻燕,苏秦之弟苏代恰在赵国,他对赵王说:臣来赵时经过易水,见一只河...

  • 第二节 尉缭 日期:2015-09-25 11:09:30 点击:221 好评:0

    天下一统的形势已经成熟了,而秦国因缘和合,风云际会,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具备了消灭六国、铲除封建武装割据的实力。可是,历史女神并不因为秦国 具备了上述条件,便毫无保留地向秦王政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心,保障秦国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战争不仅要靠人...

  • 第四节 毒死相父 日期:2015-09-25 11:08:55 点击:260 好评:0

    嬴政加冕之前,眼见相国吕不韦为秦国的强盛和推进统一大业,日夜操劳,立下显赫之功,心里是九分高兴,暗含一分不安。平叛活捉嫪毐之后,便是刑讯叛乱 首领,经过5个月的审讯,从嫪毐的嘴中得知:嫪毐的入宫是吕不韦的举荐。这个事实使得刚刚亲政的秦王猛然...

  • 第三节 车裂嫪毐 日期:2015-09-25 11:08:40 点击:314 好评:0

    吕不韦不仅权倾秦国,而且与太后重修旧好。这时候的太后才三十出头,而吕不韦已经五六十岁。他又是重事业兴衰、轻亲情享受的政治家,更何况嬴政日渐长 大,又是个早熟的绝顶聪明的少年,吕不韦惟恐因为和太后私通的事露出马脚,误了大事,故意引进了一个假太...

  • 第二十六章 指鹿为马 日期:2015-09-25 10:53:11 点击:309 好评:0

    这时的秦国已是遍地靡烂。灾荒、饥饿、苛刑、重赋,使老百姓身处水火、忍无可忍,从春秋战国以来,从没这样严重过。 实在没有办法活下去,黔首们就弃家逃亡,到处游荡着流浪人群和逃亡者。只要有人振臂一呼,他们就会摇身一变,成为起义军。 一直在等候机会...

  • 为什么出头的椽子先烂 日期:2014-10-23 12:09:46 点击:428 好评:0

    公元前338年,秦国的都城咸阳。 天空一片阴霾,黑云压城,一片死寂。 商鞅冷眼铁面,桀骜不驯地傲然站立在刑场上,一双锐利而阴郁的眼睛直刺着浩渺的苍穹身着皂衣的行刑官肃然地走到商鞅的面前,说:大人,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商鞅面部毫无表情,死一般的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