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主持军器监期间,还有一段插曲,那就是出使辽邦。沈括参观磁州锻坊,便是利用这次出使机会去的。 1075年(熙宁八年)3月,神宗任命沈括为国信使,派他出使辽邦。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去年年初,辽国派使者到汴京,向宋神宗递交了一封国书,指责宋军越...
沈括从河北西路回到汴京后,也没来得及休息,就到军器监上任去了。 军器监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后,为了加强兵器生产、实行军事改革,特地建议神宗设置的一个新机关。 神宗见沈括有卓越的军事天才,故而让他去主管军器监。 沈括到了军器监,先听了监里官员的工作...
1074年(熙宁七年)夏初,沈括结束了对浙江的察访,回到汴京。 两个月后,他升任右正言,在神宗身边做了一名负责规谏的官。 一天,神宗问沈括道: 卿可知民间正在登记民车吗? 沈括回答说: 听说过的。 神宗又问: 你的看法如何呢? 原来,宋朝建立后,北方的...
1072年(熙宁五年),沈括奉命治理汴河,顺便视察汴河两岸的淤田情况。 汴河在北宋时,指的是隋朝所开凿的通济渠从黄河至淮河的一段,长达千里。 北宋建都汴京,全靠汴河漕运为京城提供钱粮。 汴京位于汴河之滨,靠汴河与淮河相连,淮河又靠大运河与长江相连...
1070年(熙宁三年)11月,沈括守丧期满,由钱塘回到汴京,升任太子中允、中书省刑房检正官。 由于沈括在天文学方面知识深湛,神宗于熙宁五年让他兼任了司天监的长官。 司天监是朝廷里掌管天文历法的机构,主要负责观测天象,制订历法。 沈括到司天监担任长官...
1066年(治平三年),沈括到了汴京(今河南开封),被安排在昭文馆校书。 昭文馆是皇家图书馆,是全国藏书最多之处。校书就是把书中的错字纠正过来,保证书的质量。沈括博学多才,干这件工作是胜任有余的。 因为书中的错字并不多,所以校书的工作很清闲。 一...
沈括通过练气功治好了疾病,于1062年(嘉祐七年)秋季参加了在母亲故里苏州举行的解试,一举夺魁,中了解元。 解试是在地方上举行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才有资格到京城去参加进士考试。解试中第一名的学子称解元。 沈括中了解元后,于1063年(嘉祐八年)初到...
1062年(嘉祐七年),沈括被调往豫东任宛丘(今河南淮阳)县令。 一天夜里,残月已经落下去了,只有星星在空中眨着眼睛,仿佛也都困了。 这时,后衙的灯还在亮着,沈括正伏案阅读公文。他一边读一边咳嗽,咳嗽声把书童震醒了。 书童披衣而起,来到书房,对沈...
沈括从一会走路起,就天天跟着哥哥往书房跑。 沈括的哥哥叫沈披。小哥俩望着书房里的藏书,好像发现了宝藏。他们用一双小手捧起了书,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咿咿呀呀地读起来了。 母亲望着两个天真无邪的小宝宝,幸福地笑了。 沈括的父亲沈周爱书成癖,家中藏书...
沈括生于钱塘(今杭州)的一个官僚家庭里。 父亲沈周中进士后,主要做的是地方官,先后到过四川、福建、河南、江苏。 沈括从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眼界大开。壮丽的山水,广阔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似地在他眼前展开,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也引起了他...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南京的官员...
今年是我最小的弟弟“小萝卜头”——宋振中和父亲宋绮云、母...
宋氏家族可谓汇聚民国社会精英: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曾任国...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从...
口述实录:“途中,日军对我扫射了无数枪,我卧倒在地,一动...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从1927年4月中旬的海陆丰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