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主页 > TAG标签 > 李世民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迫不得已? 日期:2015-12-29 20:43:17 点击:284 好评:0

    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早亡),四子元吉。太原起兵,主要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劳最大。因此,唐朝建立以后,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公元626年6月...

  • 李世民怎么对待功臣?对待功臣宽严适度 日期:2015-12-26 14:03:44 点击:798 好评:0

    李世民称帝后,并不像刘邦那样,在当皇帝之后将立下战功的大将韩信、彭越等诛杀。以此来巩固皇权:也不像后来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让有功之臣 都放弃了手中的权力。他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统御术,这一统御术是与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个人气质、个人处世哲...

  • 李世民:褒奖忠义之臣,大兴忠义之风 日期:2015-12-26 14:02:51 点击:323 好评:0

    身为帝王,都想让手下的臣子对自己无条件地忠诚,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李世民也是这样的人。他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臣子的忠君思想以教化臣子 为他用心做事。由于李世民时时注意加强臣子的忠君教育,所以,在他当皇帝的十九年中,没有主要大臣反叛,...

  • 李世民:谋大事策略为先 日期:2015-12-26 14:02:20 点击:206 好评:0

    身为帝王,可以呼风唤雨,但不可能有三头六臂,具体事情还得由大臣去操持。要将原有人马换掉就得有一个过程,不可草率从事。这就涉及到一个用人问题。 李世民对旧班子的人没有一下就将他们都铲除了。这对他来说是有好处的。他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培养新人,这是...

  • 李世民怎样解除玄武门之变所留下的问题 日期:2015-12-26 14:00:53 点击:317 好评:0

    攻心为上之计 做大事,造势在先,这是谋略的一种。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影响,其攻心为上的战略,在于抓住人心,使自己以明君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他造势的一大原则。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取得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又正式即位,终于实现...

  • 李世民的故事: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民 日期:2015-12-25 07:10:53 点击:406 好评:0

    李世民 名人语录 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民。 《帝范君体篇》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他缔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封建社会治国的标准和理想。 【名人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隋文帝开皇十...

  •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痛悔未能听魏征的话慎终如初 日期:2015-12-23 11:30:34 点击:446 好评:0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君唐太宗李世民病危。这时他五十二岁,已经做了二十三年皇帝。 尽管他是封建帝王之中的佼佼者,但也不能免俗。刚进晚年就十分怕死,也许由于积劳成疾,久病不愈,所以从贞观二十一年开始,他就命百事决于...

  • 唐高祖李渊临终悟悔没有早立李世民为太子 日期:2015-12-23 11:30:00 点击:323 好评:0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长安城里的太安宫中一片阴霾。 七十岁的太上皇李渊病危,搅得唐太宗李世民只得放下政务,来恭问父亲的病情。人生七十古来稀,唐高祖李渊无可奈何地叹息自己将不久人世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朝代唐朝的开国皇帝。唐王朝...

  • 唐太宗制造“四大冤案”为哪般? 日期:2015-12-22 00:42:11 点击:133 好评:0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被称作千古一帝,除了他抵抗外来侵略、拓展中华版图、促进民族融合、开创盛世局面的丰功伟绩外,还在于他实行了慎刑宽法的 清明政治。李世民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

  • 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日期:2015-12-22 00:39:10 点击:272 好评:0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 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