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主页 > TAG标签 > 李世民
  • 第十二章 李世民继位 日期:2015-09-20 23:41:32 点击:261 好评:0

    唐太宗李世民对房玄龄十分信任,把用人大权完全交付给他。房玄龄根据唐太宗『量才授职』、『任官唯贤』、『务省官员』的原则,对所有中央官员重新进行 了审核优选,最后只留下精干人员共六百四十名;房玄龄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他和...

  • 第二十四章 安享晚年 日期:2015-09-20 17:06:47 点击:248 好评:0

    李渊把政权交给李世民,在没有离开皇帝宝座之前,还要考虑一下他的思想归宿问题。尽管李渊基本是以儒学原则来治理国家,但在他所处的时代,不能不受到 宗教观念的巨大影响。尤其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胡族大量内迁,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不可能统一各族各阶...

  • 第二十一章 李世民登基 日期:2015-09-20 17:05:51 点击:252 好评:0

    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成功后,马上着手建立以他为中心的唐中央政府。在当时的形势下,他面临着几个严峻问题。首先,玄武门之战虽然杀掉了太子建成和齐王 元吉,但东宫和齐王府集团的残余力量还分散各处,尤其在山东地区,有着较强的势力,成为引起社会不安的重...

  • 7、民治则国治 民存则国存 日期:2015-09-20 15:52:03 点击:152 好评:0

    由于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李世民认识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他很形象地比喻说:治国与养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 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只有不失时机地实施与民休息的休养生息政策...

  • 6、爱臣如子 爱民如子 日期:2015-09-20 15:51:52 点击:210 好评:0

    在历朝历代的封建帝王当中,李世民可以说是关注民生,体谅民情,爱民如子的一位好皇帝,是对劳动人民很有情感的一位贤明君主。在现代管理中,我们虽不能把自己的下属称作自己的子女,但是,作为管理者来说,却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来对待他们。 唐太宗有...

  • 3、团结是巩固政权的坚实保障 日期:2015-09-20 15:51:08 点击:173 好评:0

    李世民称帝后,并不像刘邦那样,在当皇帝之后将立下战功的大将韩信、彭越等一一诛杀,以此来巩固皇权;也未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让有功之臣都放 弃了手中的权力。他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统御术,这一统御术是与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个人气质、个人处事哲...

  • 5、集思广义 从谏如流 日期:2015-09-20 15:50:21 点击:305 好评:0

    李世民长于纳谏,一些正直的大臣才敢犯颜谏上,从而减少了很多政治上的失误,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李世民善于纳谏的风度,也为后世留下了美谈。 如今谈起李世民,感叹最多的莫过于他手下人才济济,各个勇于直谏,而李世民又也长于纳谏,致...

  • 3、善于倾听 勿妄下定论 日期:2015-09-20 15:49:58 点击:230 好评:0

    由于李世民对待谏诤的态度诚恳,甚至从言行举止上以予进谏者积极的配合,并极力提倡和奖励谏诤,所以贞观时期颇有面诉廷争、犯颜直谏的事。甚至君臣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以至于李世民终于忍不住而发脾气的事,也屡见不鲜。 天下是皇上的,封建皇帝的话永...

  • 2、领导要有一双“顺风耳” 日期:2015-09-20 15:49:46 点击:275 好评:0

    李世民深自戒惧隋炀帝的惨痛教训,认识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至理,因而倡谏诤之风,发挥民智,激活了贞观朝政,进而改变了人民疲敝的萧 条状况,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石。同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就是要有一双顺风耳,广开言路,从而...

  • 7、选拔将才不拘一格 日期:2015-09-20 15:42:59 点击:183 好评:0

    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李世民注重个人的真才实学,不再按家谱和门第进行选拔。他认为,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是现职官员,还是士入,不论是士族 子弟,还是寒门庶族子弟,都可以申请贡举。贞观年间,来中央考试中进士及门第出身的,尤以寒士为多,李世民曾登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