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徐光启 >

徐光启的故事:种植甘薯

时间:2015-10-25 17:4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徐光启在上海南门外,安葬了他的父亲徐思诚,并在墓旁修了几间茅屋。按照明朝的规定,一个官员死了父母,要立即停职,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要住在墓地附近,身穿粗麻布的衣服,不许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以表示对死去的父母的悼念。所以,徐光启就住在茅屋里。
徐光启

  徐光启在上海南门外,安葬了他的父亲徐思诚,并在墓旁修了几间茅屋。按照明朝的规定,一个官员死了父母,要立即停职,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要住在墓地附近,身穿粗麻布的衣服,不许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以表示对死去的父母的悼念。所以,徐光启就住在茅屋里。

  徐光启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计划利用守孝这三年专心在这里进行农业生产的科学研究。陪他住在茅屋里的还有他的儿子徐骥和雇来的一位长工。

  在茅屋的前面,有一片空地,徐光启和徐骥、长工三人每天早起晚睡,翻土撒种,种了一些蔬菜和药材,还有一块地种着水稻。

  “阿爸,你早点回去吧,剩下这点活,我们一会儿就干完。”徐骥正在稻田里锄草,他怕徐光启累坏身体,便大声地喊道。

  徐光启一边直起身来,迈上田埂,一边说:“好吧,你们干完活也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给茅屋后的那块地翻土呢。”说完,就径直向茅屋走去。

  进屋后,徐光启就蹲在屋角翻看留种的甘薯,一只、两只……像摆弄鸡蛋一样,把十几只甘薯从屋角的一个坑里轻轻地拿出来,“噢,太好了,一只都没有烂。”

  刚好,徐骥走进屋来,看到父亲高兴的样子便说:“阿爸,今年可不像去年那样的种法了。”

  前年秋天,徐光启的一位朋友到福建去办事,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些甘薯送给徐光启,这甘薯无论是生着切片吃,还是煮熟了吃,都很好吃,于是徐光启就留了几只甘薯做种,去年开春的时候种到了地里,不料,都烂在地里了。所以,徐骥提醒父亲要注意甘薯的种法。

  “是啊。”徐光启说:“这些甘薯是我好不容易托人从福建捎来的,不能再让它烂掉了。我已经打听到了它的种植方法。”

  正说着,那位长工阿祥走了进来。他指着地上摆着的甘薯说:“这东西在福建长得好,到上海可能不行,因为上海比福建冷。”

   徐光启听了阿祥的话,有些不愉快:“你没听说葡萄、苜蓿是西域所产吗?如今中国到处都种,长得也不错。棉花是南洋传过来的,现在松江、上海一带,不是枝 繁叶茂了吗?有人说北方的芜菁种到南方要变崧,可是根据南方的气候、水土改变种法,它就不变崧了。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看来你说的话是没有道理的。”

  阿祥笑着说:“您说的对,可是,我们干吗非要种甘薯呢?”

  徐光启回答说:“甘薯不怕干旱,不怕台风,随处可种,产量比稻麦高几倍,像去年闹水灾,粮价猛涨,如果有了甘薯,就不会有许多人外出逃荒了。所以,我想在上海推广种植甘薯。”

  阿祥笑着连连点头。

  第二天,徐光启做了一块菜畦,将畦里的泥土搅匀,再和上草灰和猪粪,在畦上开出一行行的垄沟,把甘薯种一个一个地摆在沟里,盖上泥土,白天浇水,到了晚上就给菜畦铺上一层薄薄的稻草。

  在徐光启的精心侍弄下,几天以后,种在菜畦里的甘薯就生出嫩苗。徐光启高兴地把徐骥、阿祥喊过来。

  “你们快看,出苗了。”

  徐骥也很高兴地说:“阿爸,屋后的那块地都翻完了。”

  徐光启说:“好,这几天,你和阿祥抓紧时间,施一遍基肥,过些日子,好把薯藤栽倒那块地里。”

  每天早上,徐光启都要来看甘薯苗的生长情况,很快地甘薯长成了长长的藤蔓。徐光启把藤蔓每隔四片剪成一段,种在茅屋后边那块地里。

  这一天,徐光启、徐骥和阿祥正在忙着往地里栽薯藤,阿祥的儿子阿满来了,他是趁着忙完了家里的活,有两天空闲时间来看看父亲的。

  徐光启对阿满热情地说:“都长这么高了,你来得正好,带几根薯藤回家种吧。”

  阿满笑着问道:“我家离这里那么远,带薯藤回去能载活吗?”

   徐光启回答说:“能载活。我有个学生是福建人,听他说,有个福建人到海外去,看到甘薯想带回来,当地人不让,于是这个人偷偷地把一根薯藤搅在浸水的绳子 里面,才得以带回,这根薯藤竟然栽活了,结出了甘薯。因为它来自海外,所以又叫番薯。你现在把薯藤栽在泥土里带回去,保证成活。”

  阿满住了一宿,第二天带着薯藤高兴地回家了。

  夏天,甘薯地里长满了薯藤,一片碧绿。徐光启浇水,施肥,清除杂草,盼望着有一个好收成。

  秋天到了,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徐光启领着徐骥、阿祥,从地里挖出的甘薯又大又多,最大的有碗口大。大约估计一下产量,要比同面积的稻谷产量高几倍。

  “阿爸,这么多的甘薯,我们家怎么能够吃得完呢?”徐骥望着一大堆甘薯发愁地问道。

  徐光启笑着回答说:“你挑一些甘薯,给老宅的邻居们送去。再多留一些做种薯,来年春天,我们要多种一些。剩下的,我还要研究一下甘薯的各种吃法。”

  甘薯的吃法很多:生吃,又甜又脆。蒸熟了吃,干甜干甜的。切片油炸,香甜可口。晒干,既容易存放,又可以在冬天里蒸熟了吃。还可以用火烤了吃,别有一番香味。

  徐光启把用甘薯做成的食物分送给亲朋好友品尝,受到大家一致的赞美。

   春天一到,来徐光启家剪藤的人络绎不绝,吃过徐光启种的甘薯的人今年都想种些甘薯。这些人向徐光启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甘薯的种植方法、种植甘薯有哪 些好处等等。徐光启耐心地给他们做了回答。后来,徐光启就把甘薯的优点和种法写成文章,供人抄录传播。他把甘薯的优点陆续补充,共得十三条,称为“甘薯十 三胜”。

  自此以后,甘薯就在长江下游广泛种植了,遇到水、旱、台风成灾,稻麦欠收的时候,甘薯仍有一定量的收成,人们就依靠甘薯来度过荒年了。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