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佩孚(1871~1939),字子玉,是山东蓬莱人。他作为北洋军阀的直系首领,是人人知道的大军阀。 吴佩孚本是一个秀才,年轻的时候还抽鸦片。有一天,在烟馆不小心得罪了当地豪绅翁钦生,被翁钦生狠狠地踢了一脚。几天以后,吴佩孚纠集一帮人趁翁钦生的老母亲过生日之机大闹寿堂,被翁钦生告到官府。吴佩孚连夜逃走,参加了淮军聂士诚的军队。烟馆里的这一脚,改变了吴佩孚的人生之路。 吴佩孚的功与过 日俄战争爆发后,吴佩孚到东北刺探俄军情报,因此他以帮统记名。1906年,他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的管带,很得曹锟的器重。后来,他升任了旅长。讨袁运动兴起后,他又随营到四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他任讨逆军西路的先锋,参加了讨伐张勋复辟的运动。孙中山1917年组成护法军政府。段祺瑞派曹锟和张怀芝带兵讨伐,吴佩孚任第三师代理师长还兼任前敌的总指挥。因为张敬尧得到了湖南督军席位为皖系,使得吴仅有空衔,他因此十分气愤,就发出罢战书、通电。 吴佩孚与一般军人不同,他自称平生崇拜2位古人:关羽和岳飞。他曾自题诗联“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不失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进租界,抱瓮灌园,真个解甲归田。” 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吴佩孚接连发通电声明他是反对清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他主张取消中日密约,并发表了《上大总统请释北京被捕学生》。从骨子里看,他是个“爱国军人”。但他又仇视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1927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他对罢工工人及共产党人痛下杀手,残害了工人领袖林祥谦,制造了“二七惨案”。1924年9月,发生第二次直奉战争,他是讨逆军总司令,被奉军和冯玉祥国民军所打败。1926年夏,发生北伐战争,他从北方赶奔赴前方,进行督战,可是却在鄂南汀泅桥、贺胜桥连连失败。该年10月,北伐军攻占了武汉三镇,吴的主力被歼灭,从此之后,他一蹶不振。1927年5月,他带领残留的部对去四川投靠军阀了杨森和刘存厚。1932年,他回到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开始8年的“寓公”生活。 吴佩孚的抗日气概 8年当中,吴佩孚身为“寓公”,却敢言人之不敢言,谏人之不敢谏,始终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蒋介石通电邀请他前往南京会晤,他表示“鸟兽不可与同群”;汪精卫投日后,派说客去见吴佩孚送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北平政治委员会委员长”的头衔,被吴佩孚痛骂道:“跟汪精卫合作的人,必定下贱!”并拿出文天祥的《正气歌》,要来人带给汪精卫。汪精卫虽然碰了个钉子,仍不死心,亲自到北京登门拜访,吴佩孚以“找不到合适的谈话地点”为由,让汪精卫在北京空等了半个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同时阴谋策动华北五省自治,欲吞并中国。吴佩孚在他们眼里成为一块可资利用的金字招牌。日本特务机关不惜专门拨巨款进行“吴佩孚工作”。日本大本营特务部长土肥原贤二起初以高位重金相引诱,并收买吴佩孚的亲信齐燮元等作说客,但吴佩军不为所动。土肥原贤二亲自出面拜会吴佩孚,吴佩孚表面答应,与土肥原贤二应酬一番后,带他去看“吴佩孚灵堂”,只见里面置有棺木,供着“武威将平吴佩孚之灵位”的木牌。 土肥原贤二碰了这个钉子之后,伪造吴佩孚“中日议和”的通电,对外播发。吴佩孚也毫不示弱,对地通过美国合众社针锋相发表声明:“所谓日方重任,纯属伪造”。 1939年1月,土肥原贤二费尽心机安排了一次有特务和军警参加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并预先为吴佩孚准备了讲稿。吴佩孚参加了这个招待会,但轮到他讲话时,他却推开讲稿,即兴演讲。他说,要他出山可以,但坚决不做傀儡,并且日本人必须撤出山东。土肥原贤二亲手导演的一出闹剧落得个可耻的结局。 吴佩孚曾以“满江红”词牌写了《登蓬莱阁》,这首词是: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权堕, 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吴佩孚还曾通电声讨溥仪充当伪满傀儡,并不断拒绝日伪拉他下水,丝毫不给日伪留面子,导致日本侵略者对他怀恨不已。 吴佩孚的死因 有一天,吴佩孚牙病发炎,日本医生不打麻药就给他拔下一颗牙来,吴佩孚痛不可忍,半边脸都肿了起来,不久就卧床不起。有个德国牙医要求他动手术,但他坚持“不入租界”的信条,拒绝前往租界医院医治。日本特务和吴佩孚的亲信、汉奸齐燮元又带着日本牙医上门给他看病。当日本牙医把手术刀伸进他的嘴里后,吴佩孚突然大叫一声,喷血而亡。这一天是1939年12月4日。 吴佩孚死得太突然,人们不免怀疑他的死因,与那个日本牙医有关系。有人说是齐燮元伙同日本特务毒死了吴佩孚,有人说是吴佩孚拔牙时感染败血症或毒入神经不治而亡。但从日本牙医给他拔牙不打麻药硬拔和当把手术刀伸进他的口腔后,他大叫一声喷血而亡的细节来看,日本人对他恨之入骨,必置之死地而后快。吴佩孚之死,日本人绝对脱不了干系。也可以这么说,吴佩孚就是因为不肯与日伪合作才被他们害死的。 相关链接——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的势力之一,是由“北洋新军”在袁世凯掌权之后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没人有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和政权。于是各个领导人就以省割据,导致了北洋军阀的分裂。虽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是各派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北京政权实际上不同时期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所以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叫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历史上还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作北洋军阀。 袁世凯1912年4月窃得政权,他利用同盟会内部的分化,拉拢革命党人中的一部分,让他们与自己合作。他凭借武力,公然地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起进攻,使得唐绍仪被迫辞职。1913年发生了“宋案”和“善后大借款”。资产阶级革命派此时才被惊醒,从议会政治、和平建设和实业救国的幻想中解脱出来。该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伐袁军。 然而“二次革命”最终被北洋军阀镇压,原因是国民党人仓促应战,缺乏统一领导。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就开始复辟帝制。袁世凯为尽快皇袍加身,为取得外国列强的支持,不惜出卖国家主权。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的行为很快激起人民的反抗,各地群众纷纷起来抗议。蔡锷1915年12月25日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兴师讨伐袁世凯,发起了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随后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和全国的讨伐声中,1916年3月22日,不得不宣布取消了帝制。 北洋军阀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皖系、直系、奉系。皖系段祺瑞有日本的支持,控制着安徽、浙江、福建、山东、陕西等省;直系冯国璋得到英美支持,控制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湖北及直隶等省;奉系张作霖也是依靠日本,占踞东北三省。除此之外,山西阎锡山的晋系军阀,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是在外国列强掌控之下,彼此争战不已。 黎元洪在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职位,与段祺瑞争权夺利,当时他在中央掌实权。如此一来,“府院之争”爆发了。1917年7月,张勋应黎元洪“调停”的邀请,率“辫子军”3000人入京,他还是复辟帝制,这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以“功臣”自居的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掌握政府大权后,他像承袁世凯一样屈膝卖国,想建立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这样,他的独裁、卖国行为又一次激起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西南军阀的反对。同一年的8月,孙中山当上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后,讨伐段祺瑞,第一次护法战争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北伐军灾北洋军的镇压之下受挫,再加上,军政府内部充满了矛盾,次年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就失败了。它的失败,又一次证明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面临着绝境了。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