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王羲之 >

王羲之的资料,王羲之的书法你了解多少?,带你认识王羲之(5)

时间:2017-06-05 17:47来源:未知 作者:历史小助手 点击:
纸者,阵也的10个比喻非常著名,是用军事战争作比,说明书法创造活动的复杂性。其中,居于统帅地位的是心意,这和前述须得书意转深的思想一脉相承


  “纸者,阵也”的10个比喻非常著名,是用军事战争作比,说明书法创造活动的复杂性。其中,居于统帅地位的是“心意”,这和前述“须得书意转深”的思想一脉相承。从这一系列以战争比作书的意象中,我们看到王羲之对书法的态度是多么严肃,在“扬笔者,吉凶也;屈折者,杀戮也”的话里,我们感到王羲之对用笔的特别重视。在“心意”的统帅下,艺术家发挥他的技巧、能力(“本领”),使用笔墨纸砚,在构思成熟的情况下,创造书法作品。

  王羲之讲的“凝神静思”就是自由心境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在艺术创作时,“神”“思”都处于“凝”“静”的状态,摈除掉日常生活的一切俗心杂念,全部精神的力量只集中在作书一事上。凝神静思,预想字形;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的讲法,用意在于区别书法艺术和普通的写字。普通的写字,作用在记录语言,目的是实用的,方法自然为实用的目的服务,写清楚即可。书法艺术则不然,它是审美活动,是创造活动,要表现艺术家的精神风貌、个性气质。普通的写字不需要构思,但书法作品的创作却必须”意在笔前,在心中预设结构、经营布置,以便在挥笔作书的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原有的构想。书法作品的创作和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需要自由的心境。在事务缠身、世故烦扰的情况下是难以进行创作的。”凝神静思的做法跟唐朝张旭大醉之后狂呼奔走,然后作书的做法实是殊途同归,都是要进入超尘拔俗的艺术创造的境界中,方式的不同反倒说明了目的的相同。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这话讲的是笔法。“三过折”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创作隶书波碟笔形时的笔法,即典型的隶书用笔。深入一层,“三过折”的笔法可以用之于楷、行的每一笔画之中,所谓“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又有三折”(姜夔:《续书谱》)。再深入一层,它可以构成一个用笔的系统,“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孙过庭:《书谱》),用“隐锋而为之”的充分用锋的方法,造成除线条之外更有块面的造型效果。“三过折”、“隐锋”的用笔方法,把篆书的线条系统,变革成隶、楷、行的块面系统。王羲之所讲究的正是这一由隶书而来的笔法,发展的也是这一笔法。

  王羲之在政治上、文学上、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上,都有建树。特别是他的书法创造,以宗师的地位耸立在书法史上。艺术地总结了前代的书法成就,继承遗产大力创造,推陈出新,创造出法度谨严、气象崭新的书法作品。
(责任编辑:追学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历史小助手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7-06-09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