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托尔斯泰 >

《托尔斯泰的故事》第七章 结识友人与解放农奴 (二)

时间:2016-01-17 14:12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1856年1月,托尔斯泰在彼得堡无忧无虑的生活被打断了。从奥勒尔来信说,他的三个德米特里染上了肺痨,生命垂危。 托尔斯泰急 忙离开彼得堡,赶往奥勒尔。一路上,他的心情极其沉重。托尔斯泰对三哥的感情非常深厚,并且对哥哥的品德极为尊重。德米特里同情弱
  1856年1月,托尔斯泰在彼得堡无忧无虑的生活被打断了。从奥勒尔来信说,他的三个德米特里染上了肺痨,生命垂危。

  托尔斯泰急 忙离开彼得堡,赶往奥勒尔。一路上,他的心情极其沉重。托尔斯泰对三哥的感情非常深厚,并且对哥哥的品德极为尊重。德米特里同情弱小者,反对农奴制度,希 望能够造福他人。但他的性格又比较古怪,曾不顾当时社会和家庭的反对,从妓院中赎出一个姑娘,并与其结婚。不久,他就患上了肺痨,回到乡下,一直在奥勒尔 养病。

  当托尔斯泰感到奥勒尔时,德米特里已经被病痛折磨得脱了形。他不停地咳嗽、吐痰,可他又不相信自己会死亡。托尔斯泰给他带来了一个据说能创造奇迹的圣象,希望它能给自己的哥哥带来好运。

  不过,托尔斯泰并没有在奥勒尔等到德米特里去世,他在那里住了几天后便返回了彼得堡。2月2日,托尔斯泰刚到彼得堡不久,就传来了德米特里去世的消息。

  这个消息给托尔斯泰的触动很深。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从明天起,要珍惜时光,以便在回首往事时心中坦然。”

  此后,托尔斯泰重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在这期间,除了继续写作几部未完成的作品外,托尔斯泰还创作了小说《暴风雨》和《两个骠骑兵》,并分别在《现代人》杂志该年的第四期和第五期发表。

  这两部小说再次赢得了好评。赫尔岑称《暴风雪》简直就是个“奇迹”;车尔尼雪夫斯基则对《两个骠骑兵》倍加赞赏。

   与此同时,托尔斯泰与彼得堡文学界的朋友们继续保持着频繁的交往。1856年2月,他还建议所有与《现代人》杂志合作的作家合影留念。其中在一起留念的 几位作家包括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格里格洛维奇和托尔斯泰。这张合影也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纪念。

  遗憾 的是,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的关系逐渐出现了裂痕。屠格涅夫以温文尔雅的西欧气质著称。他虽然只比托尔斯泰年长10岁,但对托尔斯泰却怀有一种父子般的感 情,一直想保护和帮助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但是,自幼失去双亲的托尔斯泰年轻、急躁,不希望受到任何羁绊,更不能忍受一些虚礼俗套。所以,他接受不了 屠格涅夫对他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而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那些与社会舆论和传统以及通常的礼节相抵触的轻率言论也感到不满。

  在朋友们 当中,谁说话最有权威,托尔斯泰就越强烈地与其发表相左的意见,并同对方激烈地争论起来。一般情况下,托尔斯泰开始时不发表议论,而是静静地听对方说话。 等对方说完了,他就接连迸发出出人意料的见解,令对方张口结舌,不知所措。有时,托尔斯泰的话近似粗鲁,在情绪激动时,他甚至会说出很不中听的话。

  托尔斯泰的激烈言论激怒了屠格涅夫和不少同仁,就连涅克拉索夫都觉得无法接受了。涅克拉索夫认为,这是因为托尔斯泰的身上还留有“贵族和军官影响的痕迹”;屠格涅夫认为,这是由于托尔斯泰缺乏教养;巴纳耶夫则认为,这是托尔斯泰摈弃一切传统的表现。

   虽然托尔斯泰的一些做法有欠公允,但也只是他基于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各种认识而提出的看法而已,他的态度是真诚的。而且,托尔斯泰是直指弥漫文坛的对权 威的盲从、自诩为导师的虚伪和夸夸其谈的作风的。也正因为如此,不少文坛人士对托尔斯泰逐渐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且“对他的仰慕之情默默地、不知不觉地 日益加深了”。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