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阶层。在16世纪前后,一些不堪忍受农奴主压迫的农民,以及一些因反抗社会而遭到迫害的人们,陆续逃亡到当时俄国的偏远边疆地区,并在那里定居下来。随着人数的增加,逐渐形成了相对自治的、既务农又习武的群体。 这些热爱自由、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们,对沙俄政权构成了很大威胁,俄国历史上两次最大的农民起义领袖拉辛和普加乔夫都来自顿河哥萨克地区。从叶卡捷琳娜二 世开始,沙皇政府对哥萨克采取了收买的政策,为哥萨克各级军事首领封官进爵,并免去所有成年哥萨克男子的赋税。但是,他们必须服兵役。这样一来,哥萨克反 而成为沙皇政府对内镇压起义、对外扩张的工具。 高加索一带的哥萨克人是从顿河迁居来的,他们与当地的山民相处融洽。但沙皇政府为讨伐 山民,将哥萨克也拉入了战斗,导致哥萨克与山民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不过,如托尔斯泰所写的那样,“哥萨克对杀死他们弟兄的山民骑手的憎恨,还不如对驻在那 里保护他们村庄的、但抽烟熏臭了他们房子的俄罗斯士兵的憎恨来得强烈。他们敬重敌人——山民,但蔑视俄罗斯士兵,视他们为外人和压迫者”。 哥萨克人往往具有诚实质朴、粗犷善战、勇敢豪放的性格。托尔斯泰在高加索结识的叶皮什卡老人,就是典型的下层哥萨克人。后来,托尔斯泰将他作为叶罗什卡大叔的原型写入他的小说《哥萨克》中。 叶皮什卡是尼古拉的房东,村里人都称他为叶皮什卡大叔。托尔斯泰兄弟都很喜欢他,爱听他唱歌和弹三弦琴,更喜欢他一边喝酒,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过去的经历和昔日哥萨克的生活。 很快,托尔斯泰就与叶皮什卡大叔成了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喝酒聊天,一起外出打猎。在谈到自己的人生时,叶皮什卡大叔说: “我一生中从来没有忧伤过,将来也不会忧伤……人死了,不过是坟头长草。死期到了,我就去休息,不再打猎;而活着时,我就唱歌、游逛,让心情舒畅。” 老人与大自然的接近和豁达的生活态度,给托尔斯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托尔斯泰在离开斯卡亚村时,与老人深情话别,还送给老人一件饰有丝带的大衣。 在高加索时,托尔斯泰还认识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萨多·米歇尔比耶夫。萨多出生于富裕家庭,他的父亲非常富有,但又相当吝啬,宁可把钱藏在地窖里,也不给 儿子。萨多需要钱时,就到敌人那里去偷马匹和牛。他这样做并不是贪心,而是因为这是“首要之事”。最大的强盗,最受尊敬,所以萨多还被他周围的人称为勇 士。 萨多经常到托尔斯泰所在的军营中玩牌,那些俄国军官们总是捉弄他。托尔斯泰看不过去,多次帮他识破骗局,因此赢得了萨多的信任,两个人也结交为好友。 托尔斯泰刚到高加索不久,就因为赌博而输了一大笔钱。由于当时无力全额偿还,他只好开具期票。在高加索,托尔斯泰经常因为债务而苦恼,甚至打算拍卖掉波良纳的部分产业来还债。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萨多知道了。几天后,托尔斯泰收到了大哥尼古拉的来信,尼古拉在信中告诉他: “萨多前几天来看过我,他从诺林那里赢到了你的期票,把它们带给了我。他非常高兴,并且不断问我:‘你觉得怎么样?我这样做,你弟弟会不会高兴?’他对你真是很有情义,我现在非常喜欢他了。” 这件事让托尔斯泰非常感动,他始终都不能忘记这位勇敢、爽直、赤诚相待的朋友。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