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到北京会见。之后,又赶赴各地视察铁路。 在孙中山到达北京的前两天,袁就约请政府军咨府厅长冯耿光到铁狮子胡同老陆军部去见他。 袁说:孙中山先生要来了。你知道吗?我有意请你替我招待招待。 冯耿光回答:为什么不请招待处黄大礼官招待? 袁说:我希望你多留心一下,他见客说什么话,他有什么举动。 冯耿光当时心想,让我做密探?于是就回复他:这事恐怕我无以报命,岂不反而于事有误?袁又说:你看着做吧。听口气不做不行,冯耿光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 孙中山在那天一早到达北京,下车后即到迎宾馆,即当时外交部街的老外交部。那时大礼官黄开文在那里主持接待。冯和黄是同乡,也很熟识,于是冯先去见黄。 黄说:这次总统谆谆吩咐我们也要称他先生,先生前面不要称名道姓,您要留心。并说:总统就要来拜会他的。黄说过这话,当即向孙中山先生说明:总统就要前来 拜侯先生了。孙中山说:还是我去吧,请他不要来了。袁世凯从古字街炸弹案后,先是闭门不出,后来也很少出门。孙中山对此亦有所耳闻,所以这样说。 孙中山话说过不久,即听黄处有电话来说:总统已出府门。一会儿又有电话来说:总统的车已到四牌楼。继而说已到灯市口……一步步近了。黄说:总统已要到 来,就进门口了。孙中山乃由内客厅步行出来,站在台阶口准备迎接。这时就听马队飞驰而过,大门外已经停下一部双马轿车,车旁站着五六个侍卫武官。黄开文开 了车门,对袁说:先生在台阶上面专诚迎接总统了。 袁世凯一向上下车皆需侍从搀扶。这时他摆手示意不要搀扶,自己硬挣着走上台阶,表示步履轻健的样子,走到台阶的最高两级他慢了下来。孙中山走前两步,前来握手,袁亦肃然趋前握手,说:先生路上一定很辛苦吧?两人一面说一面到内客厅中间坐下。 孙中山这次到京是与孙科的母亲卢夫人同来的。宾馆内客厅系一明两暗的大厅房,中间待客,孙、卢各住两配间。客室中间置三张沙发,孙、袁进来即坐中间大沙发上。彼此客气,互道辛劳。 袁世凯表面上显示得很庄重,身穿军服,腰挂佩刀。当时的军礼是,室内待宾须脱帽并摘下佩刀。袁或因当天过于兴奋又相当紧张,致将礼节忘记。他平素有搔头 的习惯,常常以手搔鬓,因此有人说他猢狲相。落座以后,袁照常搔鬓,因手触帽,忽觉自己未曾脱帽、摘刀,于礼颇有不合。这时只见他用手解摘佩刀,而佩刀因 座位甚低,拄在腰间撑得很紧,一时解摘不下,才慢慢用左手把军帽脱下。这动作为时虽然不久,而袁又故作镇静,但他窘促不安的神情,完全表露出来,与孙谈话 陷于寒暄支吾状态。在旁的冯耿光起初预料国内双雄初见,必然各抒韬略,借此相互领略胸襟。不料他们言之无物,尽属酬应之词,不禁大失所望。 孙、袁说话之间,卢夫人由厅旁内室走出相见,宋霭龄陪在卢夫人旁边。那时宋系卢夫人秘书兼翻译。因卢夫人只能说广东话又不懂英语,因此宋名为卢的秘书,实则为孙的秘书。卢夫人出见后向袁问候:你太太好?袁对卢夫人很客气,致问饮食及路上情形周到备至。 袁世凯当时五十二三岁,孙中山不过四十六七岁。孙态度肃穆自然,而袁则拘束异常,两人迥然不同。 当晚袁世凯为孙中山和卢夫人在总统府大礼堂设晚宴,约了内阁成员作陪。参加的不到三十人,尽是政府要员、社会贤达。 袁世凯与孙中山对坐。饮到半酣,袁世凯起立讲话:孙先生游历海外二十余年,此次来京,与我所商者,大有利于民国前途。各项政见,渐有端倪,一时间殊难叙 及。先是谣传南北有种种意见。今见孙先生来京,与我所谈者,极其诚恳,可见前谣传,尽属误会。民国由此,益加巩固。袁最后高呼中山先生万岁。孙中山起立致 答词:袁总统富于政治经验,担任国事,可为中国得人庆;袁总统善于练兵,以中国之力,练兵数百万,保全我五大族领土;以我五大族人民既庶且富,又能使人人 受教育,与列强各文明国并驾齐驱,又有强兵以为之盾,十年后,当可为世界第一强国。致辞毕,举杯高呼袁大总统万岁。座中只是侃谈地方风土人情一些酬应的 话,从未正面涉及政治问题。 孙中山在京期间,袁嘱冯耿光等陪孙共谒明陵,游居庸关,到张家口。袁每天都召冯到府里,问询孙的举止、言 谈。但每天也无非都是些观山即景的闲话,因此冯就简要地回对,而袁世凯总是问:他还说了些什么?冯实在听不到什么,因此也就据实回答。看来袁对此很不高 兴:你让我失望。 孙中山雍容大方,而袁世凯也就对他的大方产生出了疑忌。他认为孙在革命人物中毕竟是有威望的,因此想给孙一个全国铁 路督办,通过这个特授,用钱收买孙中山;另一方面又把需款最多、兴办最难的全国铁路交给孙来筹划,使孙孤立无援,闭门设想,必将一无所成而失去在人民中的 威望。不久,袁世凯果然实授孙中山以筹划全国铁路的全权。 国内双雄见礼未能收到预期效果,袁世凯反而露了怯,这是叫他深感遗憾的事。 双雄相会不久,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 每次会见时,袁世凯都对孙中山竭力恭维奉承,对他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袁世凯腆着大肚子在孙中山面前低三下四的,使霭龄转变了对他的一贯印象。有一次, 她对孙中山说:我原来一直以为袁世凯是个猴精猴精的奸诈鬼,没想到是这样一位厚道慈祥的大头翁。孙中山问何以见得,霭龄说:人太奸诈了老用心思琢磨别人, 就不可能长胖,必定是尖嘴猴腮;只有心眼厚道的人才能心宽体胖,腆出大肚子来。这样的人即使想使坏,也必定不难斗!孙中山听得大笑,故意说:听口气你还是 个相面专家。我比袁世凯瘦得多,你看看是不是不如他心眼好啊?霭龄心思一时转不过来,就撒娇地扑向孙中山,用手去捂他的嘴。孙中山只得连连后退。 孙中山也对袁世凯失去了警惕,接受了全国铁路督办的委任。孙中山诚恳地对袁世凯说:今后我们二人分工合作,十年之内,你练精兵百万,我筑铁路二十万里,共同使中国走向富强。 宋嘉树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司库,与孙中山一起奏响了铁路狂想曲。 翻开《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版),孙中山在这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活动几乎全部与倡修铁路有关: 9月19日自北京经保定抵太原考察。 9月22日赴唐山参观铁路制造厂、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等。 9月24日由天津至山海关巡视北宁铁路。 9月26日沿津浦线北段视察,抵济南。 9月27日在济南五十二团体欢迎会上演讲及同各报记者谈话中,着重讲述了铁路建设问题。 9月28日自济南至青岛,视察胶济铁路。在各界欢迎会上,重申了修建铁路的计划。 10月10日为英文《大陆报》撰写《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一文。认为:国人现已确知中国之将来全赖天然之富源……深信吾国家之巩固,所恃于自然宝 藏之开发。指出:中国亦将自行投入实业旋涡之中……实业主义之行于吾国也必矣。同时,须采用民生主义,以避免其恶劣之结果,争取以最少限度之穷困与奴役现 象,以达到最高限度之生产。 10月12日出席上海报界公会欢迎会,阐述修建铁路、开放门户、改良币制和厘定地价等主张。 10月14日致电袁世凯并通电各省都督及议会,告以中国铁路总公司即日在上海开办。孙中山又在上海设立铁道督办办事处,钻研铁路工程资料,规划铁道建设。 10月19日抵江阴,视察炮台,并在欢迎会上讲述共和与专制的区别,并论及修筑铁路的重要性。 10月22日抵南京,次日上午在南京国民党组织及各界欢迎会上,讲述实现铁路计划必须采取门户开放主义。 10月23日下午抵安庆,在安徽都督府欢迎会上发表演说,称赞当地政府和人民焚烧英商鸦片的正义行动,并指出兴利之事亦很多,最要紧的就是修铁路,开矿产,讲求农业,改良工艺数大端。 10月25日抵南昌,在百花洲行辕发表谈话,讲述修建铁路、借债等问题。 10月29日抵九江,出席各界欢迎会,演说铁路政策。 12月9日再赴杭州,在国民公所特别欢迎会上发表演说,提出实施民生主义的四大纲:节制资本,平均地权,铁路国有,教育普及。 12月23日致电北京国民党本部王正廷、徐谦,表示反对过多修改铁路总公司条例,指出若无特权,即不须有条例;若照修改之条例通过,则总公司无权办事,宁可取消。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