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是与蜚声画坛的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9-1952年间,他曾多次挥毫为在巴黎、伦敦、维也纳举办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描绘了一幅幅昂首展翅的鸽子,智利诗人聂鲁达称之为“和平鸽”,从此为世人所公认。 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他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学画,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后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学习。15岁那年,他少年时代最有名的油画《科学与仁爱》参加了马德里国家美术作品展览,接着又在马拉加的一次美术比赛中获金质奖章。1897年,毕加索考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他对学院因袭保守的教学方法感到厌烦,1年后便离开了那里,但他对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古代名画却很感兴趣。 1900年,毕加索首次举办个人画展,显示了他严谨卓越的素描技巧和造型能力。在此后的4年中,由于生活穷困和挚友卡沙赫马斯的自杀,他画了许多凄凉的蓝色调的油画,形成他艺术上的“蓝色时期”。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定居,住在蒙马尔特区的“洗衣舫”公寓中。这一时期他常以玫瑰红为主色调描绘杂技和马戏演员的生活,艺术上进入了“玫瑰色时期”。 由于受到非洲原始雕刻的影响,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了大幅油画《阿维尼姑娘》,它标志着西方艺术史上立体主义绘画的诞生,迈出了向传统绘画形式挑战的第一步,被称为“20世纪美术的第一次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革命”。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致力于形的研究,注重以立方体来表现物体。它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黑人时期、分析的立体主义、综合的立体主义等几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作有《弹曼陀林的少女》、《伏拉尔像》、《带有藤椅纹样的静物》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毕加索在艺术上转向新古典主义与立体主义并举。1925年,他的油画《三个舞蹈者》参加首届超现实主义画展,艺术风格又进入了“梦的分析时期”。其后10年,毕加索画了许多具有抽象形式的绘画,并从事雕塑创作。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毕加索回到祖国,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活动。他曾把卖画所得的40万法郎赠送给人民阵线,以赈济穷人。1937年纳粹空军突然袭击西班牙的格尔尼卡,杀害了数以千计的无辜居民。愤怒的毕加索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对法西斯的暴行表示了强烈抗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毕加索在巴黎闭门创作,谢绝了德国驻法大使对他的照顾。巴黎解放后,他作为象征抵抗精神的美术家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战后,他积极参加和平运动,创作了《朝鲜的屠杀》、《战争》与《和平》三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作品。晚年,他曾以许多西方名画为素材,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绘制了一大批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感的变体画。他还应邀为联合国大厦绘制了巨幅壁画《伊卡拉斯的堕落》。 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因肺气肿引起心脏病突发在法国穆甘逝世,终年92岁。作为现代最有影响的艺术大师,他一生画风多变,勤奋创作,在油画、素描、版画、雕塑、陶器制作诸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作品总计达8万件左右,在世界文化史上矗立了一座巨大的丰碑。他执著的探索精神、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