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时期,“天下共主”周天子暗弱,诸侯相侵,争相作霸主,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在兼并战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 七雄内修政治,外逞刀兵,先后兼并了各自周边的小国,巩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到公元前4世纪中期,各国又相继推行变法,以谋求天下霸主之位。在此过程 中,秦国国君秦孝公(公元前321-前338年,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因为任用了千古奇才商鞅为大良造,推行变法,一举成为七国之中最为强大的 诸侯。 ![]() 从此之后,秦国便开始虎视东方六国,不断挑起战争,企图一统天下。东方六国国君意识到他们已无力单独抵抗强秦,便先后在纵横家 公孙衍与苏秦等人的游说下发起了“合纵”行动,即六国联合抗秦。秦国为打破六国联盟,则起用魏国人张仪,联合东方各国,攻打周边的小国,是为连横。一时之 间,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 虽然六国确立了联合抗秦的战略方针,但由于各国之间矛盾重重,根本无法做到同心协力,秦国依然一天天强大起来。到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前251年,公元前306-前251年在位)时期,秦国的领土已经比东方六国的总面积都要大了。 当时,在东方六国中以濒临大海的齐国最为强大,地处中原的赵、魏两国次之。但这三国之中,秦国一统天下的阻碍并非最为强大的齐国,而是实力次之的赵、魏 两国。因为赵、魏两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将东西方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隔离开了。秦国要想一统天下,必须先灭掉赵、魏。而且,赵、魏与秦国接壤,是秦国的传 统敌对国,双方在历史上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再次派重兵围攻赵国的军事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赵惠文王(约公元前307-前266年,公元前298-66年在位)急召名将廉颇商议: “将军可有把握救下阏与?” 廉颇回答说: “此去阏与,路途漫长、坎坷,恐怕救不了了。” 赵惠文王心中忧虑,又召名将乐乘相问。然而,乐乘的回答与廉颇一样,也认为“道远险狭”,阏与已经没救了。 赵惠文王心中的忧虑又深了一层,最后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召见了军中新锐赵奢。赵奢朗声回答说: “此去阏与,道远险狭,两军交战就好像两只老鼠在狭窄的洞穴里相斗一样,必然是勇者胜利。” 赵惠文王大喜,立即任赵奢为将,令其率军去解阏与之围。赵奢领命后,率军出城了。但其大军刚出都城30余里就地扎营,停止前进了。赵奢严令: “谁敢在军事方面向我进谏,我立即杀了他。” 当时,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派了一支部队直插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西南),与阏与成犄角之势,以防赵奢的援军。赵军中有一位忠烈、但却毫无远见之人,立即向赵奢进谏,建议他火速去救武安。赵奢勃然大怒,立即将其斩首示众。 就这样,赵奢在邯郸城外一次次加固营垒,以示毫无进取之意。到了第28天,秦军派遣使者前往赵军驻地,以探究竟。赵奢将计就计,不但好酒好菜地招待了这位使者,还将他送回秦军营中。当使者把赵军的情况报告给秦军将领时,秦军将领得意洋洋地断言道: “赵军离开都城仅30里就止步扎营,阏与已经不是赵国的领地了。” 由此,驻守武安的秦军便放松了警惕。而赵奢则在此时突然集结部队,全力西行,绕过武安来到阏与外围。被抛在武安的秦军听说赵奢已至阏与,才如梦方醒,慌忙调集兵力奔向阏与。但一切都已经晚了,赵奢抢占了阏与城外的有力地形,居高临下,等待秦军前来送死。 结果,当秦军赶到阏与之时,以逸待劳的赵军立即凭借地形优势发起攻击。秦军不敌,四散溃逃,阏与之围也随之解除了。 阏与之战是秦国统一六国之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秦昭襄王也由此意识到,秦国暂时还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基础,于是赶紧罢兵议和,与赵国互派质子。所谓质子,就是国君派往他国作为人质的子孙。阏与之战后,秦昭襄王派往赵国为质子的是他的次子安国君。 阏与之战后,秦昭襄王采纳了客卿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所谓“远交近攻”,就是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以使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 国之事。秦国最近的两大诸侯国魏、韩两国地处中原,尤如天下之枢纽,应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如果魏、韩臣服,则北可慑赵,南能伐楚,最后再攻打齐国。 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便可巩固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必然可以统一天下。 公元前268年,秦昭襄王便用范雎的谋略,派兵讨伐魏国,一举 攻下了魏国的重镇怀(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正当伐魏之战节节胜利之时,在魏国作人质的秦悼太子却去世了。悼太子死因不详,可能与魏国人的折磨有关。当 时两国正在交战,魏人严苛地对待秦国太子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无论如何,“国不可一日无太子”,秦昭襄王立即把次子安国君从赵国召回来,立其为太子。安国君回国当太子了,谁去赵国当质子呢? 此时,有人向秦昭襄王提议说,让安国君的儿子异人以王孙的身份前往赵国当质子。秦昭襄王沉思了片刻,觉得“以子代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便批准了这一建议。 公元前265年的一天,异人登上了笨重的马车,踏上了漫漫旅途。他默默地坐在车中,思绪万千,根本无心欣赏车帘外的美景。异人虽然贵为王孙,父亲又是太 子,但他在王室中的地位却十分卑微。他的生母夏姬只是安国君的偏夫人,而且又不得宠爱,他自然也不为父亲所重视。更何况,安国君子嗣众多,有20多个儿 子,自己又算得来什么呢? 想着想着,异人不免满心凄凉起来。在秦国,他虽然不受重视,但起码还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一旦到了赵国,他恐怕连最起码的尊严、甚至生命都保不住了。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