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封禅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威仪赫赫,出函谷关,途经原韩、魏的郡县向东,直指鲁地泰山。 这段驰道是李斯下令日夜抢修的,其质量天下无比。 驰道宽六十步,每隔三丈种树一棵(三和六是很有关系的数字)。路基用的是碎石,两旁有深六尺的渗水沟(修路时,被累死和被监工打死的上千个黔首就埋在里边)。这样无论雨水多大,道路也不会泥泞。地方上派军士看守,抢在前一天铺上润湿的黄沙,走上去连点尘土也没有。 每经过一个城市,地方官都要在十里长亭跪迎,如果要进城,地方官就挑选面目好看,又经过训练的黔首夹道跪接,齐声高呼万岁! 秦始皇看到这种情形,乐得心花怒放。他对一旁的青娥女说:“征服天下的滋味真好呀,为天子的乐趣更是叫人沉醉!” 这天,大队人马路经一座城市,秦始皇见两旁房屋、店面整齐,旌旗招展,万头攒动,个个喜气盈盈地望着他,如望天上的太阳,便乐不可支地大喊停车。 车停了,秦始皇挽着青娥女的手走下车来,拉起一个老汉,问他:“你多大年纪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问你多大年纪了!”秦始皇又说。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老汉仍这么回答,并吓得面如土色。 秦始皇有点不悦,沉下脸来。 李斯忙走过来,对秦始皇说:“这些黔首哪见得如此世面,更没见过天子,陛下的威仪把他吓傻了。但他仍知道高呼万岁,足见他的一片赤心!” 李斯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沿街两旁的黔首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地方官对他们下过绝对命令,万一见到秦始皇或者朝中的大臣,不管他们怎么询问,只准回答教导的话,别的一个字也不许说,违者杀头。他们口中如何敢进半个别的字! 可是秦始皇想听到几句有点生气的话,他又走了几步,叫一个年轻些的男人站起来。 “不要害怕。”秦始皇对他说,“朕问你,旧齐国的官儿待你们好,还是新朝的官儿待你们好?” 这样的问话,早在地方官的预料之中,教导过不知多少遍了。再加上这年轻人会说话,就对秦始皇说:“老齐国的官儿昏庸无耻,咱朝的官儿公正廉明;老齐国的官儿搜刮百姓,咱朝的官儿不贪不抢,好着哩,好着哩……” 秦始皇高兴极了,仰头哈哈大笑。他又走了一段路,问街旁一个面目清秀的女人说:“你告诉朕,你们的日子过得好吗?” 女人回答:“老齐国的官儿昏庸无耻,咱朝的官儿公正廉明,老齐国的官儿搜刮百姓,咱朝的官儿不贪不抢,好着哩,好着哩……”就像蒙童背书一样。 秦始皇迷惑了,他们回答的话怎么竟然一字不差! “那,朕已经知道了。”秦始皇仍问,“我只是问你,你们的生活怎样?” 女人不知怎样回答了,吓得哭了起来。她见天子仍盯着自己,腿一软,就跪下磕头。 李斯见就要出漏子,连忙过来“救火”,说:“陛下的恩德有如日月,可是这些小民却无法说出,您瞧,她感激的泪水流个不住,只有给您磕头的份儿了!” 是呀,黔首们愚氓可笑,常常一肚子的话说不出。秦始皇就不难为他们了。他和青娥女又上了皇辇。跟随的臣僚算是舒了一口气。 实际上,老百姓的日子已经穷困得没法过了。他们过去在齐国生活,日子虽不富裕,可是还能温饱,说话行动自由自在。现在严酷的秦法下来,他们无法适应,动 辄得咎,触及法网而不自知。那些从中央派来的执法官们又不体恤黔首的苦处,还以苛察为严明,判罪奇重为公正。更有甚者,他们常常借此大肆搜刮,欺压剥削百 姓,下层民众似落于地狱中! 更让他们受不了的是,战争虽歇,但徭役转厉。修驰道,开河渠,毁城垣,平要塞……项目繁多。乡村的壮丁几乎征拔以尽,而且往往一去不返!大片土地荒芜,来年更不知如何,秦朝统一天下还不到半年,他们的生活已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了! 秦始皇刚开始听到这些歌功颂德的话,虽觉得有点千篇一律,没有生气,但仍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如醉如梦!有时地方官儿组织得不够好,歌颂之声低一点稀一点,他就不高兴。后来,歌颂的词儿听的多了,终于使他生厌,调儿又太令他肉麻难忍,秦始皇就起疑了。 “赵高,你给朕说说,”秦始皇问给他驾车的大黄门赵高,“难道地方官都是这样的清正廉明吗?就没有一个昏庸贪鄙的?朕看到黔首们有的骨瘦如柴,有的面带 菜色,猜想他们的日子并不富裕,可是他们一句怨言也没有,对头吗?朕的法令是很厉害的,加在魏齐等散漫惯了的黔首身上,难道他们就这样习惯?” 赵高满面阿谀之色,这种人的嘴生得分外地好用,他说:“陛下您是上天降下的天子,是生来管理天下苍生的,当然您所定的所有章程、法律都是得民心合民意 的,黔首们就是再愚蠢,他们也是能够体会到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打心眼里拥戴皇上,对皇上感恩戴德极了……他不这样说话,实在无话可说!” 秦始皇对赵高的印象越来越好,赵家可是把一切都献给了赢家,自己体恤他的还很不够。这家奴看来不仅懂得照应皇家,还颇懂些国家大事。以后是不是多给他点大事做呢? “赵高,你以后不要光照顾朕了,还要做些要紧的事,比如说,朕的那个小儿子胡亥也日渐大了,应该学些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朕就把他交给你吧!以后,你就别给朕驾车了。” “谢谢皇上信任,小臣就对胡亥公子多尽些心!” 秦始皇虽没有给赵高什么了不起的官职,可是赵高想:现在权力大了,地位也有了。要是将来胡亥袭了皇帝,那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 赵高的想法一点也不错,在以后的朝代,他就是位高爵显的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之类的大官了!但是赵高却决不放弃中车令(皇上的赶车人)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差 使,因为只有给皇上驾车,听差,他才能一天到晚地在皇上身边。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他说:“皇上,不过臣下还是给您兼管驾车吧,别人驾车我可不放心……”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