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乾隆 >

第一节 乾隆皇帝的生母

时间:2015-09-23 17:4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古代中国人家很重视血统,皇帝家族当然更是讲求。然而就在著名而伟大的乾隆皇帝身上,多年以来,不少人怀疑到他的血统是否纯正的问题。有人说他是汉人 家的儿子,根本没有满族人的血统;有人则认为他是雍正皇帝与一个贫穷奴婢野合所留下的龙种,不具帝王高贵
  古代中国人家很重视血统,皇帝家族当然更是讲求。然而就在著名而伟大的乾隆皇帝身上,多年以来,不少人怀疑到他的血统是否纯正的问题。有人说他是汉人 家的儿子,根本没有满族人的血统;有人则认为他是雍正皇帝与一个贫穷奴婢野合所留下的龙种,不具帝王高贵身份。这些对乾隆皇帝不利的说法,至今仍在民间盛 传不衰,包括不少历史小说与历史戏剧都言之凿凿地描绘乾隆原是汉人家的孩子,是被偷龙换凤的进入宫中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所谓的“汉人说”吧。

  在清朝末年,反清排满风气日盛的时候,有些文人也参加了此行列,他们以野史方式,写作了不少清宫的秘闻与丑闻,其中天嘏所著的《清代外史》中,有一节《弘历非满洲种》,就是首先提出本名为弘历的乾隆皇帝血统有问题的文章,其中说:

   浙江海宁陈氏,自明季衣冠雀起,渐闻于时,至之遴,始以降清,位至极品。厥后陈诜、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并位极人臣,遭际最盛。康熙间,胤禛(按 为雍正皇帝本名)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其岁月日时皆同。胤禛闻悉,乃大喜,命抱以观,久之始送归,则竟非己子,且易男为女矣。陈氏殊震怖,顾不敢 剖辨,遂力秘之。未几,胤禛袭帝位,即特擢陈氏数人至显位。迨乾隆时,其优礼于陈者尤厚。尝南巡至海宁。即日至陈氏家,升堂垂询家世,将出,至中门,命即 封之,谓陈氏曰:厥后非天子临幸,此门毋轻开也。由是,陈氏遂永键其门……

  民国以后,许啸天在《清宫十三朝演义》一书中,也说到乾隆 原是海宁陈阁老所生之子,陈阁老就是指在雍正与乾隆时代担任过山东巡抚与工部尚书的陈世倌,雍正妻子因生女而掉包将陈家男婴换入胤禛家的,乾隆皇帝后来从 奶妈口中才知道真相,所以常借南巡江浙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不过其时陈世倌夫妇已过世多年,乾隆只得到墓前祭悼,行人子之礼。由于许啸天的文笔生 动,他的《演义》一时洛阳纸贵,乾隆为浙江海宁陈氏子孙之事也随之深植入心了。

  喜欢写八卦流言的人往往抓到一点资料就大肆宣扬,不加 考证,甚至因资料太多,内容不一,而有矛盾现象。如燕北老人所写的《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即是一例。他也说乾隆是海宁陈阁老之子,当时因雍正皇帝没有子 嗣,正好王府与陈家同时有人生产之事,王府就以所生女孩偷偷换了陈家的男孩,这和《清代外史》与《清宫十三朝演义》中叙述的差不多。但是燕北老人在同一书 中,又采用了清末学者王闿运《湘绮楼文集》中的说法,认为雍正帝“肃俭勤学”,不好声色。有一年夏天,雍正生病,福晋与侧妃都不愿常作看护,侍候这位亲王 丈夫,结果由一位卑的妾伴雍正,五六十天的伴侍,于是得了龙种,即日后的乾隆皇帝。同在一书,同在一人,而有两种不同说法,可见传说的不可信了。

   然而人性里有很多弱点,如幸灾乐祸、偏好奇闻等等。辛亥革命推翻清廷之后,不少汉人对满族人怀有种族成见,对皇家的一切丑闻都信以为真,乾隆为汉人血统 一事更是欣然接受,因为如此一来,无异是大清皇朝早就已是汉家的天下了。近几十年来又被小说家,包括历史小说、武侠小说家等人的加油添酱,夸张渲染,民间 几乎把这荒诞不经的传闻视为可靠的史实了。

  不过,研究清史的学者却认为“倒乱史事,殊伤道德”,“不应将无作有,以流言掩实事”,因此他们从史料堆中发掘证据,重建当年历史。关于乾隆生父为陈世倌之说,清史名家孟森、郭成康等人,曾作专文,为之辨正。专家们对传言不实之处,写了以下的纠正文字:

   第一,浙江海宁陈家确实是官宦世家,从明朝中期到晚清,三百年间,族人中举人、进士的高达二百多人,康熙时曾有两次会考,陈家族人竟有三人同榜高中的纪 录;清朝康雍乾盛世,陈家在京中历任尚书、侍郎以及在地方任职巡抚等官者就有好几位,连同顺治朝的陈之遴,“位宰相者三人”,而乾隆时任工部尚书授文渊阁 大学士的陈世倌是第三位宰相,也是传说中乾隆帝的生父。然而陈世倌在拜相后不久以“错拟票签”革职,皇帝在谕旨中还说:“自补授大学士以来,无参赞之能, 多卑琐之节,纶扉重地,实不称职。”语气极不客气,就皇帝对大臣而言,如此革职评语也是尖刻了一点,可见皇帝与陈世倌的关系应该是一般的君臣关系。

   第二,偷龙换凤、以女换男的事是不是有可能?答案是不可能。因为雍正生乾隆的时候是康熙五十年八月,当时雍正还是雍亲王,年方三十四岁。虽然早年出生的 儿子中已有三人死去,但是第三子弘时仍健在,虚岁八岁。雍亲王后来还生子女多人,直到他五十六岁时,即当了皇帝后的第十一年,他仍生子弘瞻,可见他并没有 失去生殖能力。康熙五十年八月钮祜禄氏为他生下弘历,约三个月后妾耿氏又为他生下一女。雍正的妻妾都不断地为他生儿育女,他有什么理由要去抱陈家儿子回来 为他作子嗣?再说当时正是废皇太子、皇室大家恶斗的时刻,康熙儿子们正从事争夺继承的斗争,雍正若把非满人血统的陈家男孩变作大清皇裔,犯的罪是非常重大 的,他不但绝无继承皇位的机会,恐怕连性命都不能保全的。雍正是英明的政治人物,做这样的事有必要吗?

  第三,陈家的儿子换来的女儿, 在陈家长大,必然也会有她高贵身份,不能就此沦为民间一般女子的。野史与小说里有说这位金枝玉叶的“皇家公主”,后来嫁给了江苏常熟蒋廷锡大学士的儿子蒋 溥,蒋家为尊敬这位“皇女”,特为她在家乡盖了“公主楼”,让她舒适地居住。后来更有一说:蒋家藏有一本公主嫁来的《奁目》底稿,“为陈氏嫁女时故物,中 有御赐金莲花,此金莲花非公主、郡主不能得”。这些传说文字经史学家考证,“公主楼”纯属虚构,访问蒋家后人与常熟本地入都说未闻有此楼,可见这是讹传, 或是后世好事作家的夸大说法;而金莲花作嫁妆一事,遍查清宫嫁皇女档册及《内务府掌仪司则例》等资料,均无一件陪嫁物单上有金莲花的,可见也是不足征信的 传言。

  第四,传说还有谈到乾隆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海宁驻跸,并将陈家花园隅园改作安澜园,又赐陈家“爱日堂”与“春晖堂”匾额两块, 认为是乾隆有报答父母深恩之意。经学者考证,“爱日堂”匾是康熙三十九年皇帝应侍读学士陈元龙之请而写的,与乾隆皇帝无关,当时陈元龙向康熙奏请说:“臣 父之闯年逾八旬,谨拟爱日堂恭请皇上御书赐臣。”足见是陈元龙有报答父亲深恩之意。“春晖堂”匾是乾隆五十二年皇帝赐给陈邦彦的,邦彦母亲黄氏守节四十一 年,将邦彦抚养成人,皇帝知道此事后,书写了此匾以褒扬黄氏对其子的慈母之恩,也与乾隆出生陈家无关。至于改隅园为安澜园的事,应该与钱塘江口海潮在乾隆 二十五年以后突然转趋北面的海宁有关。我们知道,钱塘江大海潮每年都会发生,明清时代都以筑海塘来御海潮,因为海塘一旦被冲破,则苏、松、杭、嘉、湖等一 带全国最富庶之区必遭水患,政府财赋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从康熙统一全国之后就非常重视海塘工程。乾隆头两次南巡虽渡过了钱塘江,登会稽山祭大禹陵,但 没有到海宁。乾隆二十五年,海潮忽然北趋海宁,因此乾隆帝在三十七年第三次南巡时便有海宁视察工程之行。另外自清朝入主中原后,江浙一带士大夫反清意识极 强,海宁陈氏是江南大族,世代高官,姻亲遍中外官场,陈家又有“盘根数百年”的古梅,“鸟歌花笑”的隅园,皇帝为笼络南方文人,重视科举出身的官僚,乃在 陈家下榻,顺道督察工程。乾隆帝南巡诗中有不少谈到海塘的,从而使人了解他对海塘的关心与对人民生活的祈愿。他对将陈家隅园改为安澜园,曾作过解释说: “则因近海塘”,愿东海之安澜也。事实上,乾隆六次南巡,虽曾驻跸陈家,但没有一次召见过陈家子孙,“升堂垂询家世”或到墓前祭悼等事,都是小说家的臆测 想像之言罢了。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