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奥波德·鲁齐卡——出色的性激素研究
- 发布时间:2018-02-25 08:51 浏览:加载中
次
生平点击
1887年9月13日,奥波德`鲁齐卡生于南斯拉夫的克鲁地亚。他是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后来到了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任教,兼任化学研究所的所长。
智慧光芒
鲁齐卡早年曾经从南斯拉夫流亡到瑞士,到了那里后,他一边从事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一边筹措实验经费,开办香水制造厂。1923年,他被苏黎世大学聘为了化学系的教授。1925年,在荷兰讲学时,被聘为乌德勒支大学的化学教授,并于1926年成为该系的主任。后来,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荷兰化工研究中心。
在有机化学研究方面,鲁齐卡的贡献非常大。首先,他在研究流烯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及其结构,这为以后的人工合成香料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性激素研究方面,他首先提出了检验性激素制剂的生物学方法,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德国科学家布泰南特关于雄素酮是类固醇的假定。因此,两人一起获得了193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其中一半授予鲁齐卡“以奖励他在聚亚甲基多碳原子大环和多萜烯的工作。”
骄人成就
鲁齐卡在天然芳香化合物的研究、萜烯类的研究和性激素研究的三个方面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为了奖励他的成就,他与德国的布特南特于1939年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光辉品格
在鲁齐卡生活的时代,他的祖国南斯拉夫是一个专制黑暗的国家,但是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祖国,决心为祖国服务,这种精神是十分高尚的。
-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