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元稹 柳永 周邦彦 杨万里 曾巩 黄庭坚 秦观 元好问 韩愈 欧阳修 李清照 李煜 辛弃疾 苏轼 李白 苏辙 苏洵 陈子昂 王昌龄 贾岛 刘禹锡 王维 孟郊 贺知章 王勃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柳宗元 炎帝 周公 周文王 晋文公 秦穆公 屈原 姜子牙 管仲 齐桓公 扁鹊 晏婴 李牧 白起 张仪 孙膑 苏秦 吴起 孙武 蔺相如 伍子胥 范蠡 孟子 庄子 老子 孔子 西施 韩非 吕不韦 张良 秦始皇 李斯 商鞅 项羽 刘邦 萧何 韩信 王翦 虞姬 李广 汉文帝 蔡伦 卫子夫 刘洵 霍去病 汉景帝 司马迁 班超 汉武帝 刘秀 张骞 窦漪房 王莽 赵飞燕 卫青 吕雉 邓禹 周亚夫 王昭君 荀彧 王朗 刘禅 孙尚香 邓艾 曹操 刘备 关羽 诸葛亮 司马懿 孙权 赵云 荀攸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牛顿 >
  • 《科学巨人牛顿》第六章 牛顿与造币厂 二、科学化的改革 日期:2016-01-07 18:42:35 点击:226 好评:0

    牛顿最关心的事是提高工作效率。他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制定工作系统的时间一动作分析表,找出在何处以何种方法可以加以改善。他发现如果 压制机的重锤运动与少年硬币工的动作相互配合适当,一个硬币工可以每分钟做50~55次的入料和取出。他有几...

  • 《科学巨人牛顿》第六章 牛顿与造币厂 一、从科学家到商人 日期:2016-01-07 18:42:21 点击:191 好评:0

    牛顿决定离开学术界转往伦敦工作,这是他事业生涯的转型点,而他余生所居住的城市,也在那时代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型。1666年的大火毁灭了 13000户民宅和87座教堂,华丽的旧圣保罗大教堂也未能幸免。城内的莎士比亚、乔叟、罗利、伊丽莎白一世和马洛等著名人...

  • 《科学巨人牛顿》第五章 致力研究与著述 五、划时代的伟大著作 日期:2016-01-07 18:42:06 点击:253 好评:0

    从1685年下半年开始,牛顿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时,人们还把自然科学称为自然哲学)。 研究这 些问题,牛顿已经用了20多年,许多研究的资料和论述散见于他不同时代的笔记,许多结论要重新验证,归纳,许多前人的著述要进一步...

  • 《科学巨人牛顿》第五章 致力研究与著述 四、哈雷的访问 日期:2016-01-07 18:41:53 点击:222 好评:0

    天文学家哈雷比牛顿小14岁,牛顿在剑桥大学担任教授以后,哈雷才进了英国另一所著名的大学牛津大学读书。大学毕业以后,哈雷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 会,到了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00多年以后,这个荒凉的小岛因为囚禁了法国皇帝拿破仑而出了名。哈雷去的时候...

  • 《科学巨人牛顿》第五章 致力研究与著述 三、我不能接受神职 日期:2016-01-07 18:41:40 点击:123 好评:0

    牛顿和巴罗教授一直是关系密切的好朋友。在争论弄得牛顿心烦意乱的时候,巴罗安慰他,鼓励他。曾经和牛顿长期住在一个宿舍的威金斯也关心着他。为了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牛顿几次回到了乌尔索普的家乡,在不受任何人干扰的情况下独处一段时间。 对于种种...

  • 《科学巨人牛顿》第五章 致力研究与著述 二、挑战权威 日期:2016-01-07 18:41:25 点击:262 好评:0

    牛顿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各种各样的干扰和烦恼也开始伴随着他,折磨着他。 胡克是剑桥大学一位卓有成就的教授,他比牛顿只年长7 岁,但是他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弹性定律,又叫作胡克定律,就是他在剑桥大学时发现的,在一定外力条...

  • 《科学巨人牛顿》第五章 致力研究与著述 一、新型天文望远镜 日期:2016-01-07 18:41:10 点击:236 好评:0

    怎么制造更好的天文望远镜呢? 望远镜是17世纪初期发明的,1608年荷兰眼镜制造者汉斯利佩希获得了用多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 合发明望远镜的专利,但是那时人们只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山峰、森林和人群。伽利略在1610年把望远镜对准了夜晚的星空,第一个把...

  • 《科学巨人牛顿》第四章 从学生到教授 八、站立在学术的巅峰 日期:2016-01-07 18:40:48 点击:216 好评:0

    也许我们可以将牛顿这种怯于发表的心理,归因于他小时候所体验到的不安全感,但是那仍然无法解释他中年以后依旧非常不喜欢发表论文的态度,也和他的过 度自重想法不尽相符。那篇《无限级数的分析》并没有什么假说,也不是争议性的题材,他实在无须惧怕遭受误...

  • 《科学巨人牛顿》第四章 从学生到教授 七、首任卢卡斯讲座教授 日期:2016-01-07 18:40:35 点击:1285 好评:0

    从多方面来看,巴罗的性格与经验恰恰和牛顿相反。巴罗于1630年诞生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中,1647年他以全自费生的资格进入三一学院,在很年轻时 就被认为是个极有前途的学者。巴罗遭遇到的问题不是他缺乏能力,或是处在不甚出色的学术环境,而是他的政治和宗教...

  • 《科学巨人牛顿》第四章 从学生到教授 六、迷恋深红色 日期:2016-01-07 18:40:21 点击:143 好评:0

    如果研究员资格的授予是以学术成就为主要依据的,那么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衡量,牛顿都有足够的资格占据一席。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纵令学校当局都已知 道他的科学成就,帮助仍旧不大,因为研究员资格首先要看有多少可以填补的空缺,再来看申请人的资历辈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