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牛顿 >

牛顿精神失常的“真凶”

时间:2016-03-02 11:54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牛顿(16421727年)是英国近代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一提起他,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苹果落地的故事:1665年,牛顿在 家乡林肯郡 的一个乡村疗养。有一天,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读书,突然一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引起了牛顿新的思
  牛顿(1642—1727年)是英国近代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一提起他,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苹果落地的故事:1665年,牛顿在 家乡林肯郡 的一个乡村疗养。有一天,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读书,突然一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引起了牛顿新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垂直落到地上?这 个问题 最终促成了一个伟大的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可以说牛顿的一生是充满智慧和创造的一生,而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伟人,却在50到51岁时 突然精 神失常,牛顿像其中的原因此后众多的科学家都试图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有人提出是汞中毒的结果。

  有两位专门研究牛顿生平的学 者,对牛顿遗留下来的四绺头发进行现代中子活化、中子衍射等先进手段来综合分析。发现牛顿头发中所含的有毒微量元素的浓 度是正常人的好几倍,尤其是汞的 含量更是高得可怕。许多学者由此断定:牛顿长期呆在实验室里,经常接触有毒的金属蒸汽,特别是汞,从而导致中毒精神 失常。

  在1978年第二次人发学术国际讨论会上,有些学者坚持认为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对牛顿头发中所含微量元素进行定量的分析,从中找出病因,并在国际上引 起广泛的关注,形成了一股国际性的牛顿头发研究热。

   但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人的置疑,因为牛顿一生中,只有在50到51岁期间精神失常过,其余都处于正常状态,而且我们也无法断定这四绺头发就是他患病期间  的,就头发来推断他精神失常的原因太没有说服力了。英国剑桥大学以美国科学家狄士本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也对上述推测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 这 种推测是不可靠的、不可信的。这是由于:首先,今天人们已根本无法证明这四绺头发是牛顿精神失常时期还是其它时期的头发,而不同时期的头发,所含 微量金 属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是各不相同的。

  纵观他的一生,除1692至1693年患过精神病外,其他任何时期皆未发生过此病,而正由于无法断 定这四绺头发是他1692至1693年时期的,那么人们也就无法据 此来推测他精神失常的原因;其次,头发中所含微量元素会受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 化,而牛顿这四绺头发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中,经历 了250年之久,在漫长的年代里,遭受到了不同外来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也可能吸收了外 界中其他有毒物质而发生变化,即使这四绺头发是他精神失常时 期的头发,但今天也已失其本来面目了。因此,它们也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牛顿身体健康状况的 真实情况;最后,据学者们调查表明,一个人如果每年接触 汞达2000多小时的话,就可能会出现汞中毒的症状,诸如手指颤抖,牙齿脱落、四肢无力等状。

   但据一些学者们的统计,牛顿每年接触汞的时间不会超过100个小时,尚构不成汞中毒的这一时间条件,而且也未在他身上发现汞中毒的症状,即使在他发病  期间,也未出现牙齿脱落,手指颤抖等说明汞中毒的任何迹象。根据这些方面的考察与分析,他们认为,牛顿的精神失常的病因是心理方面的而不是生理方面 的, 他的病症是现今所谓的临床抑郁症,而不是由于汞等重金属中毒所引发的。

  有学者认为牛顿是由于劳累和用脑过度而导致精神失常。关于牛顿 专心工作的故事,就连小学生也可以随口说出几件来:牛顿请朋友吃饭,他却一直在实验室 工作得忘了时间,饿极了的朋友只好先吃了一只鸡,骨头堆放在盘子 里。过了好久,牛顿才出来,看到盘中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 饭了。”就又回到实验室工作去了。

  1687年7 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划时代的作品终于问世了,《原理》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在 进行这项伟大 的研究工作时,牛顿专心研究,夜以继日,“很少在夜间两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一直要工作到清晨五六点钟,……特别是春天或落叶时节,他 常常六个星期不离 开实验室,不分昼夜,炉火总是不熄……”。《原理》问世后,接着研究光学,1704年,他的《光学》一书问世;同时他又从机械力学体系 提出经典宇宙学 说……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指出:“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学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 学,由于创立了二项 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力学。”

  但由于这样连续不断地极度紧张工作,长期用脑过度,而 使得他未老先衰——不到30岁,他的须眉毛发就全部白了。头发的这种异常变化为某种疾病的先兆, 诸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些慢性病就是常以头发变白为先 兆的。因此,有些学者据此推测,牛顿之所以会在50至51岁时突患精神失常疾病,并非偶然,而是 他长期极端紧张工作、长期用脑过度而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的结果。

  还有学者认为牛顿精神失常是受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所致。牛顿18岁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很快就在科学界崭露头角,以自己的 才华得到了很多前辈的赏识, 在科学的道路上可谓一帆风顺。但1677年,他的恩师巴罗和一向爱护他的皇家学会干事巴格相继去世,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悲 伤,曾使他的研究工作一度停止 。在1689年时,他又被选为英国国会议员,来到灯红酒绿的伦敦后,他已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再呆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各种上流 社会的交际应酬使得他的经济捉 襟见肘,但多方努力都无法摆脱困境,最后,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剑桥大学。

  在1691到1692年间, 又有两件重大的事情,对他的精神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件是他母亲的去世,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一直精神不振。另外 一件是他著作的手稿被烧 毁。在他办完母亲的丧事回到剑桥大学后不久的一天早晨,当他从教堂做完祈祷回来,竟发现燃尽的蜡烛已将他书桌上摆放的有关光 学和化学的手稿及其他一些论 文都化为灰烬了。《光学》是他一生中仅次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化学》也是他花费近二十年时间 辛勤研究的结晶,堪称一部科学巨 著。对此,牛顿懊悔不已,几乎一个月昼夜不宁。他不得不重新整理《光学》手稿,至于《化学》他却再没有精力去做了。

  而一些英国科学家 近年表示,他们认为牛顿这位著名的科学界泰斗可能患有一种名为阿斯佩吉综合症的孤独症。这种疾病最早是由维也纳内科医生汉斯·阿斯 佩吉于1944年发现 的,这种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在社会交往和沟通方面能力缺乏,但其并不影响学习能力或智力。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事实上, 不少患有这种孤独症的 人均拥有超人的天赋和能力。

  虽然现在对牛顿的病情进行诊断已经不可能,但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对牛顿的性格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他们是否具有上述孤独症的症状。

  科学家在《新科学家杂志》上撰文称:“牛顿看起来是一个典型的患者病例,他很少说话,如此专注于他的工作以至于经常忘记吃饭,与仅有的几个朋友之间 的关系也是不温不火甚至有时乱发脾气。”

  科学家巴龙·科恩表示:“即便是患有孤独症的人也会有感情、与他人坠入爱河或是具有正义感。大多数患有阿斯佩吉综合症的病人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无法与 他人进行随意的聊天,牛顿这种能力很缺乏。”

   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吉伦·埃利亚特则表示,大多数天才在社交方面显得有些笨拙,而且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得不耐烦,但这并不一定说 明 他们患有孤独症。埃利亚特说:“这样的天才可能无法容忍其他人大脑反应速度太慢,或是他们自恋情节以及他们的人生使命感很重,这些因素都使得他们 更加孤 僻和难以与他人打交道。”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