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对于这件事的经过必定曾经与闻,但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些善意传记作家为了写出圣人传,把这些不甚光彩的 事情都扫到地毯下面,将棘手的问题和牛顿搞炼金术的怪事,用相同手法处理,也就是故意忽略,因为这些事会引起太多的难堪。因此,连令人尊敬的20世纪历史 学家希尔也表示,牛顿未曾牵涉这件他的外甥女和他密友之间的不正常关系,说他“只不过从未注意到而已”。 舅舅与外甥女之间的关系并未因此而破坏。蒙塔古死后,凯瑟琳回到牛顿家住了一阵子,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即使牛顿不曾饶恕这件婚外情,为了种种原因,他也很可能一直容忍下来。 作为一个虔诚的清教徒,牛顿应该很重视婚姻的神圣,不过他以往也曾经数度放松他坚持信仰的态度。早一些日子正当他和卢卡斯斗争之际,就曾捍卫酒醉的工 人;为了调查伪币案件让调查员报销酒馆中的账单;更早在剑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还曾经短暂沉迷于赌博和饮酒,但很快又恢复到斯巴达式的孤独生活。蒙塔古 不但是牛顿最熟识、最要好的朋友之一,还是促成他出任造币厂厂长的权势人物,而他当时正值丧妻,凯瑟琳又未婚,在足够的理由之下,牛顿对于自己的道德规范 给予了相当的回转空间。 曼纽尔在他充斥弗洛伊德观点的牛顿传记中指出,牛顿之所以容忍他的外甥女与哈利法克斯之间的关系,是因为那可 以满足他内心深处的性欲需要。凯瑟琳是他母亲的外孙女,借由准许他的好朋友与她发生肉体关系,可看成是他恋母情结的代替,那是他自孩童时期遭受遗弃之后, 一直深植于内心的潜意识。 无论我们是否信服弗洛伊德心理学,这种兜圈子论述的可靠性,就算以最低标准来衡量都成问题。牛顿的孩童时代 诚然受到痛苦煎熬,但是他对付这痛苦的方法是攫取权力和掌控他人,他在科学上的动力是求知欲,在他的眼中,知识就是权力。同样地在官场上,牛顿打压弱者以 争取权力,驱使他成为一位成功的官僚。显然,牛顿可以为了他所追求的更高使命而调整内心的道德标准。 主角越想保守秘密,谣言就传得越凶。英国最受尊重、最守规矩的数学家牛顿,他的外甥女与财政大臣之间的不正常关系,几乎在他们两个一见面就成为茶余饭后的闲谈材料。谣言随着关系的延续越来越夸张,被各怀鬼胎的各方人士毫无顾忌地宣扬。 皇家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在哈利法克斯男爵去世前后,正与牛顿进行一场恶斗(详情见第十二章),他公开讥笑前财政大臣的遗嘱受益人。在致朋友的一封信 中,他说:“如果传言属实,哈利法克斯的遗产值15万英镑的话,从中他赠与巴顿夫人(即牛顿爵士的外甥女)的5000英镑、一栋房子连土地,外加珠宝、银 器、金钱和家具等,价值共达2万英镑,甚至超过,所有这些赠与,仅为了酬谢她‘出色的谈吐’。” 甚至连伏尔泰,这位牛顿科学的伟大变 节者,也忍不住加入嚼舌行列。他一方面跑遍欧洲大陆传播牛顿力学,另一方面却又散布牛顿的谣言。而宣扬苹果下落故事的人,正是这位伏尔泰先生。他也应该对 一些狠毒又毫无依据的谣言负责,因为他居然说牛顿是因为蒙塔古和凯瑟琳之间的关系,才取得造币厂的官位:我年轻的时候以为牛顿是因他伟大的功绩而获得财富 的,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宫廷和伦敦市是因敬佩而任命他为造币厂总监的。非也,乃因伊萨克·牛顿有一位美貌的外甥女——康杜伊特夫人,她尽全力去讨好财政大臣 哈利法克斯爵士,若是没有一位美貌的外甥女,什么微积分、万有引力,统统都没用。这段叙述中,每一句话都是荒谬的。牛顿是被任命造币厂的厂长,不是总监, 一直到1699年尼尔去世之后,他才继任为总监。牛顿与哈利法克斯男爵是有了十几年的友谊之后,才担任造币厂厂长的,而他们两人在17世纪90年代的初 期,就一起为牛顿争取一个巩固的社会地位。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牛顿得到厂长的任命时,哈利法克斯和凯瑟琳绝对还未见过面。 我们相信伏 尔泰是被一本很没格调的书所误导的,那是专门影射真人实事的小说,名为《欧洲旧事》,是1710年面市的书,作者是一个极端的托利党人政治作家,叫做曼利 (1663~1724)。曼利的父亲是一个保王党人,而她自己非常厌恶辉格党人的统治,尤其痛恨哈利法克斯。她写了一系列略微加以掩饰的指桑骂槐的书,受 到大众的欢迎,说穿了,她只是把一些极端的怪念头伪装成故事罢了。 她早年写过一本书,名为《几位高贵男女的举止和秘史》,但书一出版 她就被捕了,被控以诽谤罪且不准保释。后来获释之后,她继续写出这本更加讽刺性的《欧洲旧事》。最为伤害牛顿的,是曼利在她的新书中编造一个配角,使用一 首哈利法克斯男爵的打油诗来嘲弄她书中主角的淫乱,甚至在索引中,还特别列明主角为“芭蒂卡——伊萨克·牛顿的外甥女”和“索吉亚——哈×法×斯男爵”。 在书中较前面有一段描写芭蒂卡和索吉亚在一起饮酒作乐的情节,然后另有一位人物叙述索吉亚如何形容他对芭蒂卡的爱: “我的索吉亚爵爷,”我继续说,渐渐地靠近他,“我想,在这有如天堂般的幸福中,爵爷您不可能是她惟一的爱人,那会使妩媚的芭蒂卡受不了的。没有您在身 旁,她能活一天吗?一小时吗?”“你说得我眼睛充满泪水,亲爱的伯爵,”这位英雄饮泣着说,“她是个叛徒,是个口是心非的婊子,但是我深深地爱着她,我已 经为她挥霍了无数的金钱,并且还为她知名的父亲,谋得一个官职。” 在另外一节里,曼利又利用非英雄人物的索吉亚,从他嘴里说出关于凯 瑟琳更难听的话:她还另有盘算,并且越来越异想天开,她要我娶她,不然我就不能再拥有她。真的,“她一向是个骄傲的荡妇”……他告诉我的,如同把自己刺死 一般的痛苦。他觉得她过于狡黠,决定不娶她。当然,真实的哈利法克斯绝对不是圣人,他喝酒、赌博、玩女人,并很容易就接受由职权带来的馈赠和欢乐。他与上 议院大臣萨默斯,于1701年因渎职罪受到弹劾,不过后来又被宣判无罪。然而曼利把他描写成一个荒诞的卡通人物,那是为了政治而设计的。至于凯瑟琳的真正 性格,却缺乏可据以准确分析的资料可查。如果斯威夫特的书信可以作为参考的话,那么她应当算是个时髦而且解放的女性,但是若指称她勾引哈利法克斯、利用他 来达到目的,且她著名的舅舅也和她一样的话,那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胡言。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