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于这方面所花的工夫感到失望和疲倦,牛顿有几年的时间放弃了这想法,他怀疑自己是把事情太过简化了,或许另外有什么被忽略了的力(也许和笛卡儿 的旋涡理论有关),可以用来解释行星动力学?一直到1685年他在准备《原理》的出版时,终于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地球半径值(法国人皮卡尔于早先时测 出),以此计算而证明了平方反比关系完全正确。 仅从这一系列的计算过程就可以清楚看出,牛顿不是由于灵感的闪现而领悟出全部万有引力 的理论的。伍尔索普的那两年,牛顿在观念与数学两方面奠定了基础,其后20年间,根据炼金术的知识和实验的证明,他才逐渐建立了更详细的理论(将于本书第 七章和第九章详述)。这种种的因素都是必要的,如果牛顿没有能够在17世纪60年代发展数学,他对于行星运动的直觉上的领会,到最后也不过是个好的臆测罢 了;若牛顿没有深入的炼金术知识(他在17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间经常做这方面的研究),他几乎绝无可能将1665年和1666年得到的有限的行星运动 概念加以延伸,发展出伟大的万有引力、超距作用等观念。最后,若没有那些搜集在一起的实验证据,牛顿的理论(即使能用数学来证明)就不会如它们在《原理》 中那样有如此影响力,更不可能那么快地激发出力学和运动定律的应用,以至于一个世纪之后,引发了工业革命。 1666年3月,牛顿回到 剑桥大学,可是由于瘟疫依然猖獗,他只做了短暂停留,到了6月又回到伍尔索普乡下居住。同年的夏天,他认为应该为自己取得绅士的社会地位,专程前往格兰萨 姆的身份登记处依法改变身份,从此他的正式名衔成为“伊萨克·牛顿,原籍伍尔索普,绅士,23岁”。 虽然那时牛顿年纪还轻,但是他已取得相当骄人的地位。他的父亲从未能取得绅士的资格,可是小伊萨克不但可以从母家艾斯库那儿得到下级绅士的看待,并且还是汉娜的一笔可观财产的继承人,尤其重要的,他已经是个学者,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毕业生。 1666年6月到翌年3月,他再度留在伍尔索普家中。这期间他做了些什么,很少有人记录,可能是花一部分时间在家里读书,另花一部分时间去拜访住在附近 的巴宾顿,或者到格兰萨姆看望克拉克。汉娜可能仍然抱着他会长期留下来的希望,这也是合理的猜测。可是,尽管住在伍尔索普家中还是能够有效率地做研究,牛 顿却从来不会觉得自己适合乡下生活,也决不想远离大学,一有可能他将立即回到剑桥去。到了1666年的夏天,发生了一件在历史上留下烙印的大事,这使得牛 顿得以重回剑桥:远在160公里外的伦敦市,一场意外的大火将这首都内的瘟疫之源彻底清除,连带使各地的传染病跟着渐渐消失。 1667年初,大学之门重新打开,牛顿立刻回到剑桥,为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及十分重要的研究员资格作准备,以便留在三一学院为发展前途而奋斗。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