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牛顿 >

《科学巨人牛顿》第三章 大学时代 八、新的学习对象

时间:2016-01-07 18:38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牛顿的宇宙观倾向于造物主是至高无上的,引导牛顿有此宇宙观的是来自剑桥的哲学家摩耳。摩耳是一群被称为剑桥柏拉图学派的领袖,他对自然哲学各方面的兴趣都很浓厚,甚至涉猎神秘主义。 摩耳生来就是一位绅士,受过最好的伊顿公学教育。他于1639年被遴选为基
  牛顿的宇宙观倾向于造物主是至高无上的,引导牛顿有此宇宙观的是来自剑桥的哲学家摩耳。摩耳是一群被称为剑桥柏拉图学派的领袖,他对自然哲学各方面的兴趣都很浓厚,甚至涉猎神秘主义。

   摩耳生来就是一位绅士,受过最好的伊顿公学教育。他于1639年被遴选为基督学院的研究员,一向认为追求知识是一种颂扬上帝的方法,抱持经院哲学的“理 解后才能信仰,有了信仰才会理解”的态度。摩耳婉拒所有的圣职任命,且为了不让他的学术研究受到职务干扰,他甚至推却了基督学院院长的高位。

  摩耳和剑桥柏拉图学派的组成人员持有一种特殊想法,他们认为宇宙间充溢着许多精灵,叫做“自然的精灵”。他们相信这些“神力”介于上帝和一个纯粹机械性的宇宙之间,上帝就差遣精灵使用神力来操控物质世界,引导俗人的生活,决定所有的目的与结果。

   自从成为一个年轻学者,摩耳就接受了笛卡儿的想法,视笛卡儿哲学为神学和自然哲学的一种调和,可是渐渐地他改变了这个想法,最后还成为一个坚决的反对 者。摩耳的意识植根于原子论和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两者的融合,这正是他给予牛顿的影响。柏拉图认同精灵的想法,相信那是一切东西的本质,表现于人类的就是 灵魂。但精灵也是上帝的延展,是自然运行的动力,导引着宇宙间所有天体的运动。笛卡儿的哲学看起来无意于永远需要上帝,然而笛卡儿是个极虔诚的基督徒,他 绝对没有作如此解释的意图。不过在摩耳看来——后来牛顿也如是看——由笛卡儿的著作《方法谈》和《哲学原理》所建立的机械式理论,其造成的印象很容易被解 释为无神论。在摩耳的宇宙中,物体由精灵推动,上帝以自己的意旨来指挥。

  摩耳出生于格兰萨姆,曾经在剑桥指导过约瑟夫·克拉克(那位 药剂师克拉克的哥哥),他有时候会回格兰萨姆看看,所以他可能在牛顿进入大学之前就已见过这个年轻人了。牛顿的哲学笔记簿中有一些记述,其中明显地可以看 出他进大学之后很快就受到了摩耳的影响。前面所举牛顿关于原子的短文中曾提到“杰出的摩耳博士”,同样地从牛顿所列的其他许多主题,也可以看出他曾受到摩 耳主要兴趣领域的影响,例如“关于上帝造物”、“关于灵魂”、“关于上帝”等。建立这些标题可能是出于牛顿自己对灵魂之类的好奇,但也很可能是他读过摩耳 的重要著作《灵魂的不朽》而产生的疑问。这本书牛顿在较前些篇的“关于原子”处就提到过了。

  摩耳给予牛顿的影响之大,远超过单从他的 著作中得到的灵感。牛顿二年级的时候,曾在很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了看法和信仰,这种改变很像是至少受到一位学者指导而促成的。摩耳担任过克拉克的导师,又是 巴宾顿的同事,或许牛顿在格兰萨姆和伍尔索普居住的最后那几年曾经见过摩耳几次,也有可能牛顿进入大学之后单独与他晤谈过。他给予这位认真好问的青年树立 了良好榜样,俨然成为牛顿在学术和社交方面的父亲角色。虽然,巴宾顿比较像是给予牛顿实际指导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他把自己的图书室提供给牛顿使用),但他 却很少到剑桥来。相较之下,摩耳授予牛顿的知识比较广泛,为他打下了比较深远的学识基础。

  纵然摩耳的影响十分大,但对于现代人而言, 他所灌输的哲学似乎仍然相当混乱。以我们今天的知识而论,原子论乃是现代物理的基础,但是卢瑟福(1871~1937,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 20世纪初期首先提出,认为在原子内还有更小的粒子存在。他的学说导致一种怪异的量子理论,由此又引出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从此产 生一种无法预测的理论和全新的哲学理念,和全能的上帝操纵宇宙的幻想相去甚远。虽然也有人还是能够想像,并且有信心将上帝和量子理论作怪异的结合,可是主 流的现代原子论距离摩耳的那位充溢于宇宙、具备人性的神,已远得不能再远了。当然,摩耳无法预知原子论有一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认定那是可以证明全能的 造物主存在的一种方法,也就印证了《旧约》。因为就如牛顿在笔记中所强调的,物质只能被分割到有限的程度,最终的基本粒子必定是经由神的指导而创造的。

   如果说摩耳传授给牛顿结合神学与自然哲学的理论基础,那么牛顿是在自己研读伽利略和培根的思想时,学到了如何建立一套工作体系,并以之来证实自己的思想 的。到了1664年的夏天,他已经有能力在笔记簿中写下这么一句话:“从事物的运作加以演绎,一一导出其性质,比单纯用感觉来获取更确实与合理,当我们由 前一个实验发现物体的本质时,就能较清楚地察觉出感官的本质。”这段话的意思是科学家不能单纯相信他们的感官所观察到的,而是要在引申出宇宙及其内物体的 本质之前,必须先做实验,这比我们用感官得到的表面观察蕴涵更多信息。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