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牛顿大学时代被记录下来的学术生活相当丰富。剑桥大学和欧洲各地伟大的学府一样,课程还是完全以希腊大师的学说为基础,并且特别注重亚里士多德的 思想。这些教材牛顿或许早已在克拉克家中熟读过了,所以在大学的第一年里,虽然他仍然按时上课听讲,但是对那些古典观念的真实性已开始产生怀疑。 当时较为认真学习的学生,都会涉猎一些流行的哲学思想,牛顿也同样阅读了当代杰出哲学家如笛卡儿、伽利略等人的著作——那些著作已经逐渐可以在英国找 到。于是从1663年的上半年开始,牛顿对自然哲学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变化。有一次上课听讲,他正在小心写下亚里士多德的观念时,突然间句子写了一半就停止 了,然后他翻过好几页空白页,跳到其中一页的顶上写下“哲学的一些疑问”,接着在下面又写道:“我是柏拉图的朋友,我是亚里士多德的朋友,可是我更好的朋 友是真理。” 牛顿的那本“哲学笔记簿”,简直就是“疑问”的收集本,清楚地标示出他自哪一个时间点逐渐脱离传统的思维,并于何时开始 质疑他被教导的东西。起先他在笔记簿中建立45个题目,尝试去研究和解答关于宇宙的神秘本质。这些题目包括“水与盐的本质”、“磁吸引力”、“太阳、恒 星、行星及彗星的本质”、“浮力和重力的本质”等等。其中有些标题栏下没有写下论述,但多数都有一段或数段清晰的内容,甚至有些题目栏下出现长长的推论。 牛顿大学时期做的笔记也像他学童年代所做的方式一样,都包括问题和自拟的解答,不过大学时期所拟的解答都摘录自知名自然哲学家的著作,好些地方我们可看 到那些解释又进一步被分析成问题;有时候在一段解答后面会跟着一段他自己的意见,表现的方式犹如牛顿与这些哲学家在交谈,直接向对方提出问题,或者发觉有 解说不清的部分,请作者注意改进。他就以这种方法向笛卡儿、波义耳以及老古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提出疑问。 标题为“水与盐的本质”那一 栏之下的一段话可以用来作为例子,那是因为牛顿对早年哲学家解释潮汐和洋流的假说有所怀疑。他后来在名著《原理》第二册第24个主题中,作了详细说明。该 书出版的时间,比牛顿写下这段话的时间约晚了24年,他在里面提出如此的见解:欲找出海水的流动是否导因于月球挤压大气,可以用一个约80厘米长的管子来 实验。管内灌满水银,再另取一个比80厘米长很多的管子,其中盛满了水,将水银管放入水管内。由于水银比水重,水银管即向下沉7~10厘米,因为管口已经 封闭,水管顶端会产生一节真空(有可能)。那么,因为空气多少会受到外面月球的挤压,水的表面因此将会升或降,就如同水银温度计一样地升或降。在这一阶段 的牛顿还没有能力解释这些物理现象,但是他能够将别人提出的道理加以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可以解释水银的运动吗?这位哲人会说物质不过试图找到它在世界 上的自然位置;那么笛卡儿是否又比较接近真理呢?笛卡儿认为水银表面的上升与下降是由于以太的压迫,使水银产生旋涡,造成质点的运动。那又有多少是正确的 呢? 牛顿的推论中有些是以想像的实验为基础的,在标题为“重力与浮力的本质”一栏中,他说:欲以实验来发现物体的重量是否因受热和冷 的影响而变化;或者因膨胀和收缩而变化;因被敲击、被磨成粉、被放在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高度而变化;或者被压以热物、被垫以热物,被压以重物、被垫以重物 是否会产生影响;还有是否因磁场而变化;以及一个盘子平放与直放何者为重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在今天我们似乎都知道了答案(例如,一件物体平放和竖放为什么 重量会不一样呢)。但是在牛顿之前,并没有记载显示曾经有任何人证实过这些看似明显的答案,而牛顿不愿随便接受传统的认识,他要亲自去弄清楚那些问题。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