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其他方面的情形都逐渐改善。牛顿进入三一学院18个月之后,设法换了一个室友,名字叫约翰·威金斯,是曼彻斯特一位小学校长的儿子,于 1663年以自费生的资格就读三一学院。他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才认识牛顿,可惜的是,尽管威金斯与牛顿同为室友超过20年之久(直至1683年牛顿放弃他的 研究员身份为止),他除了批评牛顿神经过敏外,就只简短提过牛顿的一些工作习惯,除此之外就鲜有他们两人密切关系的记录了。威金斯老年时告诉他儿子尼古拉 斯的回忆中,最详细的部分是关于他和牛顿1663年初次会面的经过情形:我父亲与牛顿的亲密关系来得纯粹偶然,那时父亲和他原先的室友发生很大的争执,有 一天他一个人独自出去散步,在人行道上看见牛顿也是闷闷不乐地孤单一人,于是两人交谈起来,然后发觉都是为了相同理由独自沉思,便很快决定两人各自离开混 乱的室友,另租一房成为室友。于是他们尽快处理这件事情。在我父亲留在剑桥大学期间,他们一直住在一起。这段友谊毫无疑问是威金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而他竟然完全不予讨论,似乎不近情理。他和牛顿于1683年在一层阴影之下分离,尽管他又继续活了36年,而牛顿则到1727年才去世,但他们两人却不曾 再见过面。 那么,到底威金斯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牛顿之间的关系又如何?从他们两人自我叙述的故事看来,他们显然有相同的脾气,两人 都对各自“混乱的室友”觉得讨厌,彼此立刻知道对方的个性适合自己。他们的室友关系维持了20多年从未中断(期间还包括他们于1673年迁居到王宫的住 所),这应该是他们亲密关系的明证。 威金斯也长时期担任牛顿的助手,他的日常工作是记录实验要点、协助设置仪器和观测实验结果等各种 杂务。他们的住处变成了实验室,起先是摆满文件和自制的光学仪器,然后又挤进许多盛放化学原料的柜子,以及炼金用的炉子。威金斯最后成为一位教士,也结了 婚,建立了一个家庭,他离开剑桥到蒙茅斯附近的斯托克伊迪斯村当牧师,不久之后牛顿还寄给他一批《圣经》,请他分给村中教众。他们之间仅有的其他通信是在 分手约30年之后,威金斯写信给这位旧日的室友,要求牛顿再捐赠一批《圣经》给他,并且试图重新建立友谊。牛顿只是应其所请把《圣经》寄了去,却不愿回应 他那细腻的暗示。牛顿简略地回了他一封信,信尾上客气地写着:“我很高兴听说你身体健康,愿你永远身心康泰,我仍然是你的朋友……牛顿。” 从他们之间为数不多的信函中,有心人士试图找出一些线索,以分辨出他们的分道扬镳是否是由一场激烈争吵而引起的。可是,能证明这点的最强证据,只不过是 威金斯从来没有提起牛顿一个字,除了他们初次相逢的那段逸事之外,并且还不愿多作一点说明。牛顿于1727年去世后不久,剑桥大学自然史讲座教授史密斯写 信给尼古拉斯·威金斯,要求提供一些老威金斯的资料,因为他听说老威金斯长久以来就想将他所拥有的关于牛顿的所有东西整理出来,却一直没有行动。其实这倒 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尼古拉斯能够交给史密斯的全部东西,只有三封抄在笔记簿中的短信和五张很普通的账单,另外就是讲他们第一次相逢的那段逸事。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