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不是那种属于政治上极端主义的清教徒(虽然那时查理一世已被弑杀,内战后的英国仍然有许多极端主义者),也不同于在维多利亚时代讽刺书中受嘲笑的 那一类。后者道貌岸然,对他人的所作所为都认定为淫荡和罪恶而加以挞伐。牛顿是属于以刻苦工作为重,以专心致志学习作为人类的最高道德标准的那类。他认为 要荣耀上帝,应该获取知识和发现自然的真相。可是,与他同时代的人很可能把这种表现看成是一个不愿与人交往的信号。 如果他对每一个同学都抱以一种似乎冷漠的态度,反过来他的同学更显然会对他表现出排斥的样子,可是他不在乎这些,事实上他并不理会别人对他作何想法,这种傲慢的态度可以用一封他给同学的信为例,那是1661年给一位生病同学写的信:亲爱的朋友: 听到大家说你生病了,我真的很替你难过,但是我更难过的,是你因为喝酒过度而生病(这也是听大家说的)。我诚恳要求你首先得根除喝酒的恶习,然后再设法 恢复你的健康。如果你能这般取悦上帝而得以痊愈,愿你今后更能注意身体、节制饮食,这会使你的朋友都十分高兴,特别是最爱你的朋友伊萨克·牛顿牛顿在早期 大学生涯中,不仅虔诚的清教徒信仰使他与日常的欢乐隔离,他做的那些事还不那么让他令人尊敬。他决定成为一个放债者就是个例子。 我们 很容易就能想像得到,牛顿到19或20岁的时候,逐渐发觉自己无法与同学融洽相处,却还要设法补充来自汉娜那不甚富裕的零用钱的情形——当时他确实显出对 金钱的浓厚兴趣。事实上,他在“菲茨威廉笔记簿”里的忏悔表中,曾经一再自责过于重视金钱,他后悔地写道“在我心中,钱比上帝还重要”,然而却又不断重蹈 覆辙。牛顿仔细地记账是后来大家都知道的事,他在三一学院的另一本笔记簿中,记载着如下所示的每一笔金钱借贷。这些实际的账目显示出他清教徒式的谨慎,从 表中我们能看出来他不会贷给别人1英镑以上的钱,并且当他贷出那么多钱时,会紧张地在该笔贷款旁注明“星期五应当归还”这一类的标记。 英镑先令便士 贷与波拉德020 贷与比格076 贷与波拉德010 贷与阿加莎010 贷与安德鲁斯0115 贷与奥利弗010 贷与威尔福德060 贷与戈什100牛顿从来不放高利贷,所以他的借贷很受欢迎,在二年级结束之前,业务已是蒸蒸日上,如此一直延续到两年后他成为法定独立的成年人为止。至 于他是怎样开始做这项业务的,我们并不清楚。犹记得他刚到三一学院之时,财务状况不甚良好,那么我们只能假想他起初不过做些短期的借贷,尝到甜头之后,发 现这种投资的潜力,就继续拓展下去了。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