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牛顿 >

《科学巨人牛顿》第二章 中学时代 一、不做“呆子”

时间:2016-01-07 18:35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最喜欢机械一类的东西,也喜欢绘画和做诗,可就是不喜欢学校的少年伊萨克牛顿,在12岁的时候,终于决定进入格兰萨姆的皇家中学就读。 汽车、火车、电车都没有,只偶尔有长途驿马车的时代,不可能有通往学校的交通工具。牛顿租下格兰萨姆的克拉克药局的二楼,
  最喜欢机械一类的东西,也喜欢绘画和做诗,可就是不喜欢学校的少年伊萨克·牛顿,在12岁的时候,终于决定进入格兰萨姆的皇家中学就读。

  汽车、火车、电车都没有,只偶尔有长途驿马车的时代,不可能有通往学校的交通工具。牛顿租下格兰萨姆的克拉克药局的二楼,以便就近上学。

  中学校长是牛顿念过的史托克私塾的经办人亨利·史托克先生。他是一位声誉很好的教育家,他对牛顿也很关注,而药局主人的弟弟是该校的数学老师。所以,这种新的学习生活对牛顿来说是很理想的。

  在学校里的牛顿,虽是个孩子,有时却像个顽固的老人,又像个呆呆的稻草人,过去的绰号——“呆子”,仍很适合他。他不交朋友,经常在想着什么,活泼的少年们看到他这副样子,就会感到讨厌,远离着他。

  “呆子来了!”

  同学们看到牛顿,就故意大声喊叫。可是,牛顿从不理会,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如此一来,调皮捣蛋的同学,更想捉弄他。结果,他在学校里变成了恶作剧的对象。

  至于老师们对他的印象如何呢?也认为他不值得称赞。因为牛顿对学校的功课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牛顿有他自己的生活,那是在药局的二楼。

  除了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牛顿的所有时间都是躲在药局的二楼。

  锯子、凿子、刨刀、铁锤、水彩画具等重要物件都被他带到这里来了。

  在药局二楼的另一房间里,住着一个年纪和牛顿差不多的少女。她是克拉克家的养女,名叫史托丽。

  史托丽没有书桌,也没有书架。牛顿大不以为然。

  “史托丽小姐,给你做个书架好不好?”牛顿望着房间角落里的一堆书,吞吞吐吐地问道。

  “真的?你会做吗?”

  “嗯。”

  牛顿面红耳赤地小声应诺。于是随自己的意思决定了放书架的地方,量好了尺寸。

  此后1个星期,牛顿都在房间里面。他买来木板,刨好了之后组合成书架,最后是油漆。他就是每天忙于这些工作,只有在吃饭的时候和史托丽见面。

  “牛顿先生,你整天在房间里面做什么?”

  “学学木匠的功夫。”

  “是不是在做我的书架?”

  “是,是的。”

  牛顿高兴地说着,竟然把没叉上食物的叉子放到嘴里。

  “啊!”

  史托丽看见他那副样子,惊异得睁大了眼睛,接着嫣然一笑,羞红了脸。牛顿感到很不好意思,草草吃完就赶回房间,比平时更用力地敲钉子。

  牛顿尽心做好的漂亮书架,不久就放置在史托丽的房间里面了。

  “再做一张桌子给你吧。”

  “谢谢,牛顿先生。你好像是家具店的推销员了。”

  史托丽无限欣喜,当然,牛顿也很高兴。

  他利用上学的闲暇,做一小张桌子花了3个星期时间,可是做工很好。

  “牛顿,你的手工真巧!”

  药局主人一看到桌子,赞不绝口。

  “还有,耐性也真好。”

  对牛顿的死气沉沉有点不满的克拉克夫人,发现了他的长处之后,态度上转变多了。

  替史托丽做完了书桌,牛顿又兴起另一个念头,那是每逢赶集就引起他注意的风车。牛顿非常想去看看风车。他听外婆说路上有强盗,总是惦念于心。

  “史托丽小姐,你去过有风车的那个地方没有?”

  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试探史托丽一下。

  “有呀。”她回答得很干脆。

  史托丽看出了牛顿的心意,自愿带路。风车在镇内,从来没有强盗出现。牛顿知道了之后,趁同行的少女不注意的时候,尽情嘲笑自己。

  进入风车磨房后的牛顿,极为仔细认真。他从头到尾一点不漏地观察,想把机械的结构准确地印在脑海里面。也许是怕装进脑中的事物会逃逸,归途中的牛顿变了。史托丽跟他讲话,他却答非所问、爱理不理,史托丽差一点要发脾气。

  看过风车归来的牛顿,照例躲进二楼自己的房间里面。如果不把风车磨房中见到的机械好好地在大张纸上画下来,他就无法定心。深夜里,他把图纸画好后,用图钉钉在壁上,心满意足地观赏。在暗淡的烛光中,他露出了谁也没见过的笑容。

  第二天,这幅机械图被克拉克夫妇看到了。

  “你对机械知道得很详细嘛。”药局主人说。

  夫人则以夸张的表情在欣赏。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蒸汽机或发电机。像那种磨粉机或手织机可以说是最复杂的机械了。

  德国有一个城市叫做马登堡,市长名叫奥特·冯·格利克,他把两个铁制的半球并合在一起,抽出球中空气后,用了16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分离。这一个历史上称为“马登堡半球”的实验,刚在前年进行。

  当时就是这样的时代,所以也难怪,牛顿仅仅画了风车的机械图,就被夸赞为对机械很内行了。

  牛顿知道从这时候起,克拉克家的人们不但不以为他是呆子,反而认为他很有才能,因此心情就放松了。

  于是,在这些人的面前,牛顿也像在艾尔斯索普的外婆面前一样,会流露真情。不过,因为没有可以撒娇的对象,所以表情还多少有点生硬的样子。

  继风车的图案之后,牛顿接着画了水车的图,并着手制作水车了。

  刚入冬的某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做完了礼拜后,牛顿和史托丽并肩走到教会后院的墓地。他从草木丛中,把前天隐藏好的水车拿出来。

  “呀!”

  史托丽不禁为那细巧的手工睁大了眼。她恍然了解了牛顿邀她来的原因。

  “一定是会转的。”

  史托丽已经猜到水车要装在后院的小溪流中。

  牛顿已备好了轴承,水车一装好就迅速地转动了起来。牛顿用被水浸湿的双手捧着脸颊,一直凝视着。史托丽也全神贯注于飞快旋转的水车上。

  “喂,呆子!今天和女孩子在一起,好得意啊!”

  如在梦中的两人,听到背后有人说话,回头一看,原来是校中有名的捣蛋鬼贾治。

  “什么?”

  牛顿狂怒地握拳以待。

  “好,要打吗?来吧!”

  贾治的声音有奇妙的威吓力,牛顿倒不得不犹疑起来。不料,就在这时候贾治突然飞起右脚,强有力地踢中了牛顿的肚子。

  “喔!”

  牛顿两手抱腹,弯下了身子。

   史托丽看得慌张失措。趁贾治被她分神的时候,牛顿右手使尽了全身力气,对准贾治的下巴飞起一拳,看见对方口角流血,牛顿发狂似地抱住对方的双脚,捣蛋鬼 被绊倒了,脑袋差点撞到墓地的白漆木栅。不,撞到了也说不定。贾治双手抱住自己的头,牛顿飞快地转到他身后,双手交叉绞住对方,把他的脸用力地压向木栅, 使他的鼻子破裂,血流如注。

  “不要打了!”

  史托丽的一声叫喊使牛顿清醒过来,站起来拂去衣服上的泥土。

  在女孩子面前被打败的捣蛋鬼,一副惨兮兮的样子,低下头悄悄地走了。

  牛顿感到心里郁积的闷气好像一下子发泄光了。

  “沙沙……沙沙……”

  水车仍然自管自地不停旋转着,不理会周遭的事物。

  牛顿走到水车旁,用准备好的木板挡住流水,做成了一个小瀑布。他把水车移到瀑布下,水车旋转的方向倒转过来了。他想:“水车的这两种装置法,到底哪一种好呢?”这个问题实在太难了!

  “史托丽小姐,回家吧。”

  牛顿以从未有过的开朗声音招呼着,一手拿起水车,一手拉着史托丽的手,脚步轻快地返回药局。

  牛顿向来是一想到打架就感到讨厌的,并不是因为没有把握打胜。可是现在怎么样呢?事实上他打了架,而且把对方彻底打败了,他事后想想,非常难过。

  “没有比和人争执更讨厌的了。以后不要与人结仇,不再种下争执之因,也不要卷入争执中。”

  牛顿深深地自我反省。若非对方先行动粗,他会去道歉的。他曾想到要去向贾治道歉。

  “牛顿的性情好像变了!”

  “似乎一下子变得开朗了许多,太好了!”

  “好像是星期天和史托丽在教会游玩以后的事嘛。”

  “对啊。”

  “发生过什么事吗?”

  “我以为是有什么高兴的事,但好像又不是,衣服弄得脏脏的,史托丽曾悄悄地替他弄干净。”

  对于克拉克夫妇来说,这位房客心情的变化犹如一团迷云。对于打架的事件,牛顿和史托丽一直都想保密。

  对这位少年来说,自从打架以后,过去的一切都好像不太对劲。牛顿束手不做劳作,想早日忘掉不愉快的事,他开始作诗和绘画。

  牛顿的诗很糟糕,不论如何苦心思索,作出来的诗总是支离破碎,自己也感到不满意。最后,他不得已向药局主人借书来看,遇见了喜欢的诗,就把它抄录下来钉在墙壁上,边看边朗诵。但由于不是自己做的,他总觉得意犹未尽。

  有次他手拿木炭,想描绘外婆的脸。他想象她在艾尔斯索普的白石小屋中,和一个男佣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牛顿用心描绘,但总是画不像。他自以为熟悉外婆的发型、弯曲的眉毛、耳朵、鼻子、眼睛等的形状,但就是画不出来。

   牛顿失望了,不再画外婆的肖像。他改画校长的脸,因为他经常戴着相同的假发,这种脸形应该比较好画。但改来改去,总不像史托克校长的脸。桌上两支蜡烛, 有一支已经烧完,光线随之暗了下来。这位小画家放下了笔,靠上椅背,眯眼凝视苦心画出的肖像,愈看愈像呆子,他觉得非常好笑。他心想:明天到学校要好好看 看校长的脸。想到这点的时候,剩下的一支蜡烛熄灭了,他不得不躺到床上去。

  与诗一起钉在墙壁上的外婆和史托克校长的肖像,在窗口透进的月光下,栩栩如生,牛顿满足地进入了梦乡。

  翌日,牛顿到了学校,他以一种与平常不同的眼神端详着校长。

  “我的脸黏上了什么东西吗?”史托克校长抚摸着胡须问道。

  “不,不是的。我想画您的肖像。”

  “哦,画好了给我看看。”校长用手按着牛顿的肩膀说。

  牛顿抬头看着校长,微微一笑。他惊异自己居然能把心里所想的顺口说出来。

  从此,牛顿的性情有了改变,不再不理会学校里的功课了。他开始和班里的同学交往讲话,再没有人叫他“呆子”了。实际上,牛顿不但不是呆子,相反,他的课业成绩愈来愈好。

  教会庭院里的白杨纷纷落叶,枫叶由绿转红,白昼越来越短了。

  皇家学校在每天清早要做弥撒,师生都不能缺席。在这日短夜长的季节,早上到学校时总要走暗路。大家借着暗淡的星光慢慢行走时,有一个学生提着灯走了过来,前面的学生驻足等待,一看,原来是牛顿。

  “很妙嘛!牛顿。”

  “是很方便,可以走得快,又不会跌倒。”

  “在哪里买的?”

  “我自己做的,很简单!”

  “我也想要。”

  “好,我帮你做一个。”

  牛顿一口答应了。他为了做提灯,通宵不眠。

  不久,黎明前的格兰萨姆镇出现了学生们的提灯行列。

  就在这个时期,镇里到处传说:“一定有什么不祥的事要发生了。”

  “真的,怎么办?”

  “我们凡人只好听天由命了。”

  “如果流行鼠疫,怎么办?”

  “到时候只有弃家而逃了。”

  夜间上街的镇民都非常恐惧,因为天空出现了代表凶兆的彗星。

  “这一定是我们的信念不够虔诚。大家一齐来祈祷吧!天上的父啊!请救救我们的灵魂。”

  “阿门!”

  “阿门!”

  巨大的彗星放射出令人不安的茶红色光芒,在遥远的天空中摇晃着,好像恶魔的火,有一股令人悚然的寒气。

  “呀,好可怕!”

  “一看到那可怕的彗星,就想昏过去。”

  镇内,家家户户关起了窗户,放下了厚厚的窗帘,人人躲在屋子里。

  不久,克拉克药局的后门,有个人影闪进去。那个可疑的人物,蹑手蹑脚地走上二楼,进入牛顿的房间。

  原来,那个人影不是别人,正是牛顿。他把多余的提灯绑在风筝上,放到夜空里去了。

  牛顿的恶作剧并没有很快地露出马脚。格兰萨姆的镇民有好几个晚上为了假彗星而恐惧不安。

  当克拉克夫妻愤怒地责备牛顿的恶作剧时,他冷静地回答说:“彗星到底会对人类发生什么影响呢?真正的彗星就跟这些提灯一样,绝不是什么不祥之兆,何必迷信?”

  牛顿已经不是只精于工艺的孩子了。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