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元稹 柳永 周邦彦 杨万里 曾巩 黄庭坚 秦观 元好问 韩愈 欧阳修 李清照 李煜 辛弃疾 苏轼 李白 苏辙 苏洵 陈子昂 王昌龄 贾岛 刘禹锡 王维 孟郊 贺知章 王勃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柳宗元 炎帝 周公 周文王 晋文公 秦穆公 屈原 姜子牙 管仲 齐桓公 扁鹊 晏婴 李牧 白起 张仪 孙膑 苏秦 吴起 孙武 蔺相如 伍子胥 范蠡 孟子 庄子 老子 孔子 西施 韩非 吕不韦 张良 秦始皇 李斯 商鞅 项羽 刘邦 萧何 韩信 王翦 虞姬 李广 汉文帝 蔡伦 卫子夫 刘洵 霍去病 汉景帝 司马迁 班超 汉武帝 刘秀 张骞 窦漪房 王莽 赵飞燕 卫青 吕雉 邓禹 周亚夫 王昭君 荀彧 王朗 刘禅 孙尚香 邓艾 曹操 刘备 关羽 诸葛亮 司马懿 孙权 赵云 荀攸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罗荣桓 >
  • 《罗荣桓元帅》第三章 抗日烽火 建设模范党军 日期:2016-01-10 20:11:11 点击:122 好评:0

    第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都是我党的武装,当时两支部队直接归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领导,是平行的兄弟部队关系。为了统一领导、统一作战指挥,使两股力量 拧成一股绳,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1940年7月18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建议山东暂由陈光、罗荣桓统一...

  • 《罗荣桓元帅》第三章 抗日烽火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日期:2016-01-10 20:10:58 点击:271 好评:0

    罗荣桓初到鲁南时,就提出了把抱犊崮山区建成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口号。而在第一一五师进入鲁南之前,那里只有日伪和国民党的政权,八路军初来乍到,兵源和财源都无从保证。因此,根据地的开辟受到了很大限制。 罗荣桓到鲁南后,便立刻开展了发动群众、建...

  • 《罗荣桓元帅》第三章 抗日烽火 打开鲁南局面 日期:2016-01-10 20:10:44 点击:233 好评:0

    鲁南,是群山连绵又地势复杂的山区。从地理条件来看,便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但是,早在1938年,日军就控制了鲁南山区西面的津浦铁路和南面的陇海铁路,并对鲁南山区形成了四面包围的形势。 抗战之前,鲁南地区就有了党的组织和活动。1933年,我党曾...

  • 《罗荣桓元帅》第三章 抗日烽火 平息“肃托”事件 日期:2016-01-10 20:10:31 点击:294 好评:0

    罗荣桓驻守在东平湖的时候,就听说微山湖以西的苏鲁豫边区,即湖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肃托事件。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几百名党员、干部被关押,约三百人被无辜杀害。 所谓肃托,即肃清托派。托派是俄国工人运动中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斯大林的一个派别。30年代...

  • 《罗荣桓元帅》第三章 抗日烽火 陆房突围 日期:2016-01-10 20:10:17 点击:119 好评:0

    第一一五师进入泰西后,泰西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很快便发展起来了。在罗荣桓与陈光的共同指挥下,第六八六团和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相互配合,向东平、汶上、宁阳地区推进,先后扫除敌人沿汶河设立的全部据点,歼灭伪军千余人,连续两次击溃日军的进犯,控制了泰西...

  • 《罗荣桓元帅》第三章 抗日烽火 进军山东 日期:2016-01-10 20:10:02 点击:186 好评:0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毛泽东提出的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确定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会后,中共中央决定派罗荣桓率第一一五师进军山东。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且为华北海上门户,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 《罗荣桓元帅》第三章 抗日烽火 奔赴抗日前线 日期:2016-01-10 20:09:47 点击:177 好评:0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向当地中国驻军宋哲元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抗击,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九军的奋起抗击标...

  • 《罗荣桓元帅》第二章 红军生涯 到达陕北 日期:2016-01-10 20:09:34 点击:176 好评:0

    1936年2月,罗荣桓随一军团参加了渡河东征。这次东征,主要任务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扩大抗日武装和根据地,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准备与日军直接作战。 2月下旬,罗荣桓率领政治部部分人员随先头部队渡河,开展部队行进中的政治工作。红军渡过黄河后,兵分三路...

  • 《罗荣桓元帅》第二章 红军生涯 长征途中 日期:2016-01-10 20:09:20 点击:137 好评:0

    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建立新的根据地以开创新局面,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由于敌人重兵的追剿,他们不能在南方落脚,不得已过长江,折转北上,原计划的短程转移便发展为长征。 1934年9月,罗荣桓被调到新组建的红八军团任政...

  • 《罗荣桓元帅》第二章 红军生涯 第四次反“围剿”前后 日期:2016-01-10 20:09:07 点击:106 好评:0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加紧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1931~1932年,国民党两次召开剿匪会议,总结失败的教训,制定了新的围剿战略。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亲任总司令,对红军发动了第四次围剿。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