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都是我党的武装,当时两支部队直接归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领导,是平行的兄弟部队关系。为了统一领导、统一作战指挥,使两股力量 拧成一股绳,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1940年7月18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建议山东暂由陈光、罗荣桓统一...
罗荣桓初到鲁南时,就提出了把抱犊崮山区建成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口号。而在第一一五师进入鲁南之前,那里只有日伪和国民党的政权,八路军初来乍到,兵源和财源都无从保证。因此,根据地的开辟受到了很大限制。 罗荣桓到鲁南后,便立刻开展了发动群众、建...
鲁南,是群山连绵又地势复杂的山区。从地理条件来看,便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但是,早在1938年,日军就控制了鲁南山区西面的津浦铁路和南面的陇海铁路,并对鲁南山区形成了四面包围的形势。 抗战之前,鲁南地区就有了党的组织和活动。1933年,我党曾...
罗荣桓驻守在东平湖的时候,就听说微山湖以西的苏鲁豫边区,即湖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肃托事件。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几百名党员、干部被关押,约三百人被无辜杀害。 所谓肃托,即肃清托派。托派是俄国工人运动中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斯大林的一个派别。30年代...
第一一五师进入泰西后,泰西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很快便发展起来了。在罗荣桓与陈光的共同指挥下,第六八六团和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相互配合,向东平、汶上、宁阳地区推进,先后扫除敌人沿汶河设立的全部据点,歼灭伪军千余人,连续两次击溃日军的进犯,控制了泰西...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毛泽东提出的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确定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会后,中共中央决定派罗荣桓率第一一五师进军山东。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且为华北海上门户,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向当地中国驻军宋哲元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抗击,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九军的奋起抗击标...
1936年2月,罗荣桓随一军团参加了渡河东征。这次东征,主要任务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扩大抗日武装和根据地,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准备与日军直接作战。 2月下旬,罗荣桓率领政治部部分人员随先头部队渡河,开展部队行进中的政治工作。红军渡过黄河后,兵分三路...
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建立新的根据地以开创新局面,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由于敌人重兵的追剿,他们不能在南方落脚,不得已过长江,折转北上,原计划的短程转移便发展为长征。 1934年9月,罗荣桓被调到新组建的红八军团任政...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加紧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1931~1932年,国民党两次召开剿匪会议,总结失败的教训,制定了新的围剿战略。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亲任总司令,对红军发动了第四次围剿。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