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罗荣桓 >

《罗荣桓元帅》第五章 鞠躬尽瘁 革命军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

时间:2016-01-10 20:15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不断发展,向我军的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军各类院校陆续创办之后,建立一所能够大批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科学 知识的政治工作干部的院校已非常必要。在报请毛泽东批准后,罗荣桓很快便投入筹办政治学院的工作中。他与
  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不断发展,向我军的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军各类院校陆续创办之后,建立一所能够大批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科学 知识的政治工作干部的院校已非常必要。在报请毛泽东批准后,罗荣桓很快便投入筹办政治学院的工作中。他与萧华和总政干部部副部长王宗槐等七人成立了筹备委 员会,并亲自担任主任督促工作。

  政治学院建成后,中央军委任命罗荣桓兼任政治学院院长,萧华兼任第一副院长。在罗荣桓的建议下,原抗大政治部主任、后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莫文骅被调来政治学院工作,任第二副院长兼教育长。

  罗荣桓和莫文骅共同商讨之后,确定了政治学院的办院方针,即像毛泽东1939年为抗大题词所说的那样,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并指定莫文骅按上述思想制定了《办院基本方案》,这一方案于8月间由军委会议通过。

   1955年2月19日,政治学院速成系第一期举行开课仪式。罗荣桓在仪式上以院长的身份致词,他要求政治学院开展对我军新时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政治 工作的研究,将军队政治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把它更加充实起来,总结起来”,以适应部队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要求。

  罗荣桓 强调政治学院的领导主要是抓大政方针,要培养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这是贯穿在罗荣桓对政治学院的领导工作中的一条红线。他曾经多次从各个侧面精 辟地论述了理论来自实践,而又回到实践中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证明、补充和发展的道理。他也多次强调学习理论,应该联系实际。“学习毛主席著作也不 要迷信”,这本是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然而到了后来,这句话就被林彪指责为反对毛主席的主要“罪状”了。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同中 国关系友好,愿意向中国传输经验,在经济与军队建设方面都给予了中国很大的帮助。当时,党中央号召“一定要把苏联先进经验学到手”。在这种号召下,有些同 志思想走向偏激,认为凡是苏联的经验都是正确的。1952年,解放军准备实行正规化的义务兵役制、军官薪金制和军衔制(简称三大制度)。有的干部认为搞正 规化建设,我们可以照搬照抄苏军现成的条令、条例,按照苏军现有的体制改革我们的体制,取消政治委员,实行单一首长制,不应再强调加强政治委员制度与政治 工作制度等等。罗荣桓不同意这些意见,他认为学习苏联的经验要切合中国的实际,我们不能让教条主义的狭隘眼光遮挡了视线,而应该在实践中实事求是地把握真 理。他指出,我军越是向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前进,装备加强了,兵种复杂了,分工精细了,技术提高了,就越要加强党委的统一集体领导。

   1953年12月7日至1954年1月26日,彭德怀主持召开了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经过与会者认真充分的讨论,达成了统一认识,即军队党的各 级委员会必须坚持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决定由陈毅、罗瑞卿、谭政主持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 例》,罗荣桓由于身体不好没有参加。1954年4月15日,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这一条例正式颁布实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 工作条例》系统阐述了我军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组织形式、工作作风以及与各方面的关系,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条例中 关于“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的概括,既体现了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性,也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与道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 工作条例》的颁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至此,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迈出了学习外来经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一步。

   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实行军衔制。罗荣桓和朱德、彭德怀等10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因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兵团作战功勋卓著,经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于1955年9月23日,被授予元帅军衔。按照中共中央规定,授予元帅、大将军衔的人员名单由中央确定。罗荣桓在获知 中央准备授予自己元帅军衔之初,一再谦让,并给中央和毛泽东写信,说明自己参加革命晚,功绩不显著,元帅军衔可授予其他功勋卓越者。但中央充分肯定事实, 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命令公布之后,罗荣桓也没有将它看成是个人的荣誉,而是视为党中央和人民给予军队政治工作的充分肯定与重视。

  少 将至上将的名单由总干部部和总政干部部负责提出,提出的名单共有一千余人。在评定军衔时,能否做到公平合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也会影响 到军内和党内的团结。因此,军衔评定工作意义深远而且难度很大。面对这种情况,罗荣桓在评定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公道合理、实事求是、五湖四海的原则。对 每人应授什么军衔,主要是根据现任职务,以及对军队建设的贡献、战功和现实德才表现,并适当考虑个人资历,同时又作全面衡量,公正科学地评定出了少将以上 的人选。

  1955年9月27日,罗荣桓出席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典礼。授予元帅军衔礼成以后,彭真宣读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的命令,朱德、罗荣桓等73人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 放勋章。随后,国务院隆重举行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典礼,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也分别举行了授衔、授勋仪式。在国庆节阅兵时,军队官兵都穿上 了佩戴军衔的新式制服,军容整齐壮观,面貌焕然一新。

  罗荣桓不但是新中国功勋卓著的元帅,也是一身正气的监委书记。新中国建立以后, 他一直很重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根据他的意见,1954年8月8日,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制止某些高级干部腐化堕落违法乱纪行为的指示》,点名批判了一些 干部的严重错误,指出这些人违法乱纪,损害了党和军队的声誉和革命事业,必须严肃处理。指示强调要加强党对高级干部的领导与监督,开展党委内部和高级干部 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保证一切党的高级干部在各方面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在全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