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罗荣桓由于工作的需要未能出席这次大会,被大会选为中央委员,黎玉和万毅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为了贯彻七大的精神,5月8日,罗荣桓发表了《学习〈论联合政府〉 是实现党的任务的首要任务》一文。在文章中,他针对我们队伍中还有少数人担心同国民 党的分裂,认为只有依靠国民党,才可能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只能起配合作用的错误认识提出了批评。他又指出,中国解放区人民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民主主义路 线,要独立自主地准备反攻。这一问题罗荣桓早在1944年军事工作会议时就已提出。他在会议总结中提到:“……准备和进行反攻,必须以我们为主,不能依靠 盟国,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他还指出,国民党反动集团可能制造国内突然事变,我们部队要有更加巩固的战斗力,做好随时应对战争的准备。 为了独立自主地进行反攻,继春季攻势之后,罗荣桓又主持制定了山东的《五、六、七三个月的作战计划》。 经过三个月作战,山东的形势有了巨大转变。胶济路两侧和鲁南地区的伪军大部分被清除,胶济路东段的两侧地区被打通,渤海、胶东、鲁中等五个战略区打成了 一片。罗荣桓长期以来的战略设想,基本得到了实现。以我为主、准备反攻的局面已经在山东形成,大反攻和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曙光已经呈现在眼前。 1945年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八周年,《大众日报》发表了罗荣桓题为《处在总反攻前夜的山东解放区》的文章。罗荣桓在文章中指出:敌人5月间的疯 狂“扫荡”,已是垂死挣扎,“整个的形势是新局面的到来,处于总反攻的前夜。我各解放区已经过了严重的考验而愈益强大起来了。我们将以更加兴奋的心情、坚 定的意志,贯彻着历史任务的完成”。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开始进军我国东北。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指出:抗战已到最后阶段,全国人民应加强团结,为夺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日,中共中央致电罗荣桓等,指出:山东军区有占领徐州、济南、德州、青岛、连云港及其他大小城市和交通要道的任务。 要求山东军区迅速进攻与招降伪军,争取群众,扩大部队,将山东行政委员会宣布为正式的省政府。11日,罗荣桓在莒南县大店村主持召开山东高级干部会议,决 定迅速扩大部队,将山东第一线部队编成8个师、12个警备旅、1个滨海支队、1个海军支队,并规定了各部队的作战方向和任务。按照罗荣桓的部署,各军区广 泛开展参军运动,组织部队第二梯队,各县区武装升级调走后又立即予以补充。至9月,山东八路军总人数达27万人。 为了适应反攻形 势,8月13日,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宣布改为山东省人民政府,由黎玉担任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还调集了有城市工作经 验的兵工、邮电、财政、经济等部门的干部,随部队行动,准备接管城市。解放区人民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支前工作,组织了十余万人的支前大军,修复和新建了许 多公路,准备了被服和粮秣,保证了物资和伤员的运送。各地方还动员了10万民兵,组成了几十个“子弟兵团”,准备开赴前线配合主力作战,维持新区治安。 与此同时,罗荣桓派敌军工作部部长黄远和保卫部副部长郑文卿进入济南,向日军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以及驻扎在山东各地的大小股伪军首领77人发出通牒,令其所辖各部立即停止抵抗,向八路军投降。 这时,蒋介石已连续发出三道反动命令,一是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原地“驻防待命”;二是令国民党的军队“加紧作战,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以“接收”的名 义进犯解放区;三是授权日伪军就地“维持治安”,阻止八路军、新四军受降。并命山东国民党军政要员进入济南,与日伪合流,将山东所有的伪军都收编为国民党 军。 由于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支持,山东的伪军拒绝向八路军投降。 不投降就消灭它!8月13日,山东分局和军区向各区发出《决心彻底消灭日伪军》和《夺取大城市的部署》,15日又发出《部队作战方向的规定》,部署了五路大军,扫清孤立于解放区内的中小城市,尔后向山东铁路沿线地区和敌占大城市进军。 第一路为鲁中部队,在前线指挥王建安、政治委员罗舜初的率领下,连克临朐、博山、益都、莱芜、淄川、章丘、周村和新泰,切断胶济路西段,从东南方向逼近济南。 第二路为滨海部队,在前线指挥陈士榘、政治委员唐亮的率领下,北克胶县,切断胶济路东段;南占莒县、日照、赣榆、青口,切断陇海路东段,逼近海州、连云港。 第三路为胶东部队,在前线指挥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的率领下,解放威海卫、牟平、烟台、福山、蓬莱、黄县、龙口、招远、莱阳、石岛、即墨,并突破了敌之崂山防线,攻占了流亭机场,逼近青岛。 第四路为渤海部队,在前线指挥杨国夫、政治委员景晓村的率领下,解放昌邑、寿光、临淄、广饶、博兴、高苑、桓台、长山、阳信、临邑、邹平、宁津、吴桥、辛店,切断了胶济路中段,与第一路大军会合,从东北方向逼近济南。 第五路为鲁南部队,在前线指挥张光中、政治委员王麓水的率领下,切断了津浦路,解放了泗水、曲阜、台儿庄及官庄火车站,兵临兖州和徐州。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山东五路大军先后解放县城46座,攻克了烟台、威海等6个重要港口,占领了火车站35处,切断了津浦、胶济和陇海3条铁路线,歼灭 了顽固抵抗的日伪军6万余人。青岛、济南、徐州、连云港等国民党占领的重要城市被孤立出来,山东五个解放区已完全连成了一片,并与华中解放区和冀鲁豫解放 区扩大了直接联系。 山东解放区反攻的胜利,直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共谈判中的地位。1945年9月19日,周恩来在重庆同国民党代 表谈判时指出:山东解放区迄今收复八十余县,均已实行民选县长,治理民政,山东省应当作为中共直接领导的四省(山东、河北、热河、察哈尔)之一,其省长应 由中共方面来任命。 山东解放区的创立,对于稳步推进抗日战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抗战后革命形势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向北,它是进军东北的出发阵地;向南,又是支持华中的可靠后方。战后,无论是战还是和,这一战略基地大大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地位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革命运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革命领导权问题,山东抗战胜利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罗荣桓严格落实中央指示,成功地实现了一元 化领导,带领山东军民完成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山东的抗日局面才得以扭转,进而取得最终的胜利。毛主席曾对此评价道:山东换上一个罗荣桓,山 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