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罗荣桓 >

《罗荣桓元帅》第三章 抗日烽火 建设模范党军

时间:2016-01-10 20:11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第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都是我党的武装,当时两支部队直接归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领导,是平行的兄弟部队关系。为了统一领导、统一作战指挥,使两股力量 拧成一股绳,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1940年7月18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建议山东暂由陈光、罗荣桓统一
  第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都是我党的武装,当时两支部队直接归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领导,是平行的兄弟部队关系。为了统一领导、统一作战指挥,使两股力量 拧成一股绳,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1940年7月18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建议山东暂由陈光、罗荣桓统一指挥。8月8日,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 东)分局、山纵、第一一五师师部应当靠拢驻扎。28日,中央又明确指出:山东今后应“巩固与扩大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使两部打成一片,坚持山东根据 地……”要求山东纵队和第一一五师自行商量决定具体聚合的地点。

  在第一一五师最初进入山东时,中共中央就对该师下达了“山东是你们的基本根据地”的指示,现在中央提出两支部队应靠拢,进行统一领导和指挥的要求时,第一一五师很快就明确了下一步的战斗方向和任务,展开了具体的统一行动。

   山东纵队机关驻扎在沂(水)蒙(阴)区,第一一五师的驻地在抱犊崮山区,之间的地方顽固势力设有多道关隘,其中以白彦和天宝山区尤为突出。为了不断缩短 与山东分局、山东纵队机关驻地之间的距离,响应中央“使两部打成一片”的指示,1940年初,第一一五师三打白彦,扫清了向北面天宝山区发展的通道,与山 东纵队机关拉近了距离。之后,罗荣桓、陈光争取了当地廉德山的地方武装,并于7月间进驻这一地区,开辟了天宝山根据地,将师部北移到天宝山区的桃峪,与山 东分局和山东纵队机关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部队入驻桃峪前,第一一五师内部接连发生了两起严重违反纪律和政策的事件,先是师政治部副主 任黄励因个人问题未处理好突然自杀,再就是指战员随意枪杀战俘,特别是后一件事严重违反了我军“优待俘虏”政策,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山东分局 个别领导人就此事致电中央,对第一一五师司政机关进行严厉指责,并要求:“统一山东党政军民领导之具体事项,待会后再定”。

  这里所说 的会,是指1940年9月中旬到10月初,罗荣桓与朱瑞、陈光,在桃峪村主持召开的为时三周的第一一五师高级干部会议。这是第一一五师入鲁以后举行的最重 要的一次会议,各支队和师直机关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鲁南区党委的负责同志都参加了会议,山东分局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罗荣桓总 结了第一一五师进入山东后的战斗与工作情况,并在会议上作了报告。他指出,第一一五师进入冀鲁边、苏鲁豫、鲁西、鲁南等地区后,开辟了根据地,给这些地区 输送了近三百名党政干部,帮助建立了一批县级政权,扩大了我军的力量,建立了两个军区,六个军分区。他又指出,在统一战线中,执行了党的政策,增进了与友 军的团结,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和各个击破顽固势力,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还用“争、插、挤、打、统、反”这六个字,生动地描绘了第一一五 师师直及第三四三旅进入山东后,根据山东实际,贯彻中央关于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抗日武装斗争的情况。

  罗荣桓同时指出了第一一五师存在 的缺点,并着重强调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军事的发展和党的群众工作配合不好;二是由于部队分散,没有进行必要的整顿,因而纪律松懈,破坏党的政策、损害 党的传统的现象已很严重。会议期间,罗荣桓就第一一五师军队纪律和干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严格的自我批评。他还联系以前发生的一些问题,再一次强调了 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重要性,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与会者还对下一步山东的抗战形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有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 过于乐观,强调建设正规化的主力兵团,打大仗,打运动战(或称运动游击战),而罗荣桓则不这样认为。他从山东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八路军与敌伪军的力量对 比还处于劣势,对国民党军也没有形成优势。他认为,在当时组建正规兵团,打运动战的条件尚不成熟,应坚持进行游击战。

  经过桃峪会议的 讨论,罗荣桓等第一一五师的负责人,在11月19日给军委、八路军总部和各级军政首长的电报中,阐述了对坚持山东斗争的意见,提出了山东地区的战略意义和 坚持山东抗战斗争的有利条件;同时非常明确地指出,由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在顽敌的夹击下,还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不宜太过于乐观,因此,统 一山东的领导和指挥问题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尚不具备,统一问题迟迟难以解决。

  1940年6月,八路军总部向全军提出 了建设铁的党军的号召,要求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把我军建成无坚不摧的铁军。在桃峪会议中,罗荣桓结合第一一五师的实际,分析了在部队中普遍开展建设铁的 模范党军活动的意义,并提出了要求。在建设模范党军中,罗荣桓特别重视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在1940年10月10日、10月28日,他先后签发了《关于加 强营连党组织的决定》和《建立模范党军的支部工作》两个文件,对加强营连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桃峪会议之后,建设模范党军的活动,在第一一五师入鲁部队中普遍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了。不久,在山东纵队中也开展了建设青年模范党军的活动。这对于加强山东八路军建设,提高部队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桃峪会议还根据八路军总部的要求,将第一一五师部队统一编成了六个教导旅,师的领导机关得到了加强。

  自第一一五师入鲁之后,师的领导班子就没有配齐。长时间以来,罗荣桓既任政委,又兼任政治部主任,工作十分繁重。1940年6月23日,军委总政治部任命鲁西军区政委萧华任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这样,罗荣桓就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来领导全师的工作了。

  1938年以来,第一一五师一直没有参谋长。原来留在晋西南的第一一五师独立支队,在支队长陈士榘率领下,于1940年5月入鲁后,在鲁西参加了讨伐石友三的战役,于10月间到达鲁南。到达鲁南后,陈士榘被任命为第一一五师参谋长。

   萧华、陈士榘到任后,师的领导机关健全了。为了加强部队中党的工作,1940年11月13日,经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了第一一五师党务委员会,罗荣桓任书 记。12月23日,师领导成员联名公布了整编以后团和军分区以上的番号和干部的任命。部队共编为六个教导旅、四个军区,共达六万余人。

  之前,9月中旬,山东纵队已进行了整编,下辖五个旅、四个支队,还有鲁中、清河、胶东军区以及滨海军分区,共五万余人。

   在两支武装力量整编期间,山东纵队有一些部队编入了第一一五师,第一一五师也调拨了一批骨干到山东纵队。两支部队的逐渐融合,有效地提高了我军战斗力。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0年1月28日,曾经给北方局、山东分局和第一一五师等发出指示,要求山东在1940年把发展武装力量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在一年 内至少应将武装力量发展到15万人枪。这一指示后来基本上得到了实现。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