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点击英雄】李四光(1889-1971),字仲揆,湖北黄冈人。他十四岁从家乡到武汉上学,后来又去日本留学,1905年在东京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可是辛亥革命不久就告失败,他再次出国远游,到英国进...
简介:李四光(1889~1971),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省黄冈县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李四光出生于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幼年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1905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
简介:童年生活 李四光出生在黄冈县城北大约25公里的一个村庄。李四光本名李仲揆,李四光这个名字,是他后来去上学的时候,需要填写报 名单,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随手就写了个十四,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年龄。可是,他马上发觉填错了栏目,这下可怎么办呢?聪明的...
简介:1935年左右,法国著名数学家阿达玛和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应清华大学的邀请,来校作交流讲学。两位当代著名学者的讲学,在清华引起强烈反响,给学 校的学术空气带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两位学者讲述了当代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令清华的数学家们大开眼界。华罗...
简介:《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 第一章 地质之光 第二章 东渡日本 第三章 在英国留学 第四章 北大轶事 第五章 蜓科揭秘 第六章 创立地质力学 第七章 发现冰川 第八章 在英国讲学 第九章 逼上庐山 第十章 迁往桂林 第十一章 辗转奔波 第十二章 出席国际地质会议...
简介:1965年2月19日,北京医院在对李四光作常规身体检查时,意外地发现,他的左下腹有一搏动性肿块。北京医院为进一步确诊,邀请了20世纪30年代 在重庆就给李四光治病的张孝骞大夫,这也是他一生最尊重的大夫,还有北京其他几位著名大夫会诊,结果确定为左髂骨总...
简介:在李四光看来,打开地下热库,同开采煤和石油,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地热是可供人类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他经常告诉人们,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有源源不绝的热源。他曾经为毛泽东主席编写了7本科普读物,其中就专门写到地热问题,他写道: 从钻探和开采...
简介:1966年3月8日早上5点钟,天刚蒙蒙亮,人们还在睡梦之中,河北省邢台地区,一次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发生了。顿时地动山摇,房倒屋塌,道路、桥梁、堤坝以及农田建设,都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 当天下午,周恩来总理召开了救灾工作会议,李四...
简介:新中国建立的初期,百废待兴。1953年,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就中国的石油发展问题,向李四光咨询。 一天,中南海传来信息,请李四光晚上去中南海参加一个会议。李四光思考着,中南海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办公的地方,这...
简介:古生物化石蜓科的研究成果,是李四光一生不朽的科学贡献之一。蜓是一种生活在浅海的单细胞动物,靠丝状伪足伸缩爬行。蜓最早出现在距今300百万年的石炭纪古海洋中,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种属繁衍很多,到距今230百万年的二叠纪末期灭绝。 李四光从20世纪的...
简介:李四光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中国科学院,任命郭沫若为院长,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为副院长,后来又补充任命吴有训为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成立后的第一件工作,是接收和调整旧有的科学研究机构。 李四光回到北京不久,就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
简介:1949年12月25日,李四光和夫人许淑彬由热那亚启程秘密回国,于1950年3月初到达香港。 船到了香港码头,迎接他们的是 多年的老同学陈厚甫。陈厚甫将新中国政府,周恩来总理为迎接他们回国所作的布置,向他们夫妇介绍:李先生离开伦敦的消息,台湾国民党方面已...
简介:1947年6月6日,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会议在南京地质调查所举行,讨论参加194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议的代表问题。会议决定用通信方法,由全体理事票选2人,限6月底以前将选举票寄交本会书记。 7月14日,地质学会理事会就选举代表问题,再次举...
简介:1944年春,侵华日军也处于崩溃的前夜,日军为了挽救失败的命运,就向重庆南进,做垂死挣扎。6月,日军从湘桂路直抵桂林,同时另一支侵略日军又从 越南进入镇南关(今友谊关),包抄北上,形势非常紧张。这时在桂林的地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有七八人,李四光...
简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大举向我腹地进攻。7月底平津沦陷、华北许多大城市被侵占;8月13日又进攻上海,11月上海失守;继而出动大批飞机狂轰滥炸国民党政府所在的南京,钟山上空弥漫着战争烟云,国民党的要员们,扔下饥寒交迫的民众,纷纷外逃。 一天,...
简介:1936年5月,李四光带着夫人和女儿从英国讲学回来,先到上海,然后把妻子和女儿安顿在南京,他便到南京中央地质研究所工作去了。此时,他仍然 是这个地质研究所的所长,两年的海外生涯,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祖国,梦寐以求的是要回来为祖国的建设、祖国的繁荣...
简介:1934年,英国的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8所高等学府,邀请李四光讲学。同年年底,他带着夫人和女儿,乘船前往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开始了异国他乡的教学生涯。 到了英国,他们一家在伦敦租了两间房子。最初,李四光继续写讲稿,妻子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进行作曲...
简介: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在距今200万300万年(第四纪)的时候,全球气候寒冷,气温在0℃以下,到处是冰雪覆盖。长时期积聚的冰雪形成冰川(冰 河),在冰川缓慢地向下流动时,冲击着冰床下面的岩石,于是岩石上留下了冰川流动的擦痕,有的地方甚至还把岩石磨成了...
简介:1926年,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开会。李四光在会上宣读了他的《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的论文。会议大厅里地质学家济济一堂,在北大教书的美国地质构造学权威维理士也聚精会神地聆听李四光的演讲。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可以说是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的第...
简介:从1921年到1926年,李四光在北京大学地质系,除教学以外,主要就是研究一种叫做蜓科的化石,经过数年的研究,于1927年出版了《中国北 部之蜓科》一书,并于同年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的科学博士学位。他在蜓科化石的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享有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