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蔺相如 >

第五节 上党接战(2)

时间:2015-10-01 18:2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王龁轻战,请武安君处罚!王龁摘下头顶铜盔,心悦诚服地低头一个长躬。 白起却是一摆手道:王龁有轻战之过,亦有醒我将士之功,功过相抵,仍领原


  “王龁轻战,请武安君处罚!”王龁摘下头顶铜盔,心悦诚服地低头一个长躬。

  白起却是一摆手道:“王龁有轻战之过,亦有醒我将士之功,功过相抵,仍领原职率军对峙。”

  “武安君明察!万岁!”帐中大将异口同声地欢呼了一声。

   白起脸上罕见地掠过了一丝笑容,突然高声问:“谁读过《吴子》?”见众将纷纷摇头,白起肃然背诵道,“吴子·论将》云: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 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故将者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大帐一片静谧,王龁与将军们的额头竟 都渗出了涔涔汗珠。

  当夜,白起立即上书秦昭王,大要禀报了赵军态势变化,请求增兵二十万与赵国对峙。此时秦昭王已经得到了郑安平从邯 郸发回的飞骑密报,醒悟到大势并非自己所想,立即回书:“举国兵符在君,兵马调遣唯君以情势定之,无须请命耽延也!”白起接书,当即发出兵符军令到蓝田大 营。一月之后,大将蒙骜率二十万大军陆续开出函谷关抵达上党。至此,秦国蓝田大营驻军已经全部开到了战场,秦国在上党总兵力一举达到了三十八万。也就是 说,若得再行增兵,便得从各个边地关隘抽调城防守军了。大军云集,针对赵军已经成型的布防与秦军所占地形,白起立即重新部署了上党对峙的壁垒防线:

   西部沁水壁垒。沁水中游河谷是秦军在上党西边沿的屯兵要地,也是进军上党的西部根基防线。这段沁水河谷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八十余里,河谷宽阔,水源充 足,堪称天然屯兵之所。河谷中段一片突兀的高地上有一座石砌城堡,叫做端氏城,为春秋时期晋国端氏部族之封邑。这座石头城便是沁水秦军的防守枢纽。白起命 左庶长王龁率十万大军驻守这道沁水防线,实际上便是将这里看做西部大本营。

  中部老马岭壁垒。这老马岭便是秦军新近夺取赵军的西壁垒,西边背后二十里便是沁水秦军防线,东边便与赵军的丹水防线隔水遥遥相望,实际便是秦军最前部阵地。因其居于咽喉冲要,白起派了勇猛刁钻的大将桓龁率领八万精锐步军驻防,大本营便设在险峻的高平关。

   南三陉壁垒。便是以河内山塬为依托的太行山南部三陉口的防线。这道大阵西起轵关陉,东至白陉,东西二百余里,正对北面赵军的丹水防线,既是秦军的南部大 本营,也是全部秦军的总根基所在。三陉口则分做三道防守线:进入陉口十余里的太行山北麓,每陉口修筑一道东西横宽二十里的山石壁垒,作为陉口北端的第一道 防守;三陉口关隘加固壁垒,做第二道防守;陉口南出太行山十里,则筑起一条东西横宽二百里的最后防线,依据地形,石山则筑壁垒,土塬则掘壕沟。太行山北麓 防线每段一万步军,共三万精兵防守;陉口关隘每陉五千步军,其中三千人为弓弩手,共一万五千人;太行山南麓防线则是六万步军严密布防,大部重型防守器械都 设置在这里。南三陉三道壁垒的十万余大军,白起派了最为稳健缜密的蒙骜统领。

  三大壁垒之外,白起还部署了两支策应大军:

  第一支,由骑兵主将王陵率领的五万铁骑,专一策应各方险情。由于陉口之外便是河内丘陵平川,南边更有粮草基地野王与大河舟船水道,一则需要重兵防守,二则有利于骑兵展开,白起便将骑兵主力驻扎在野王以北的开阔地带,确保随时驰援各方。

   第二支,驻扎沁水下游河谷的五万步骑混编的精锐大军,由白起亲自统率,做全军总策应。这五万大军的领军主将是王族猛士嬴豹。这嬴豹便是当年公子虔的孙 子,勇猛暴烈大有乃祖之风,在秦军中除了白起却是谁也不服。嬴豹熟知白起最险难关口定然要亲自冲锋陷阵的战场秉性,便将军中二百名铁鹰剑士专门编成了一个 铁鹰死士队,专司执掌护卫统帅大旗,形影不离地跟定白起。

  及至秦赵两军的第二次部署全部完成,已经是严寒的冬天了。进入腊月,中原久 旱之后终于有了第一场大雪。呼啸的山风搅着漫天雪花扑进了军营,扑进了壕沟壁垒,扑进了关隘要塞。山峦连绵起伏的上党变成白茫茫一片混沌,雄伟的太行山宛 如银色巨龙耸立在天地之间,倾听着苍莽山塬中的萧萧马鸣,倾听着无边无际的隐隐人声。

  便是这茫茫飞雪,便是这严冬苦寒,也没有冰封这 广阔战场在天下激起的巨大涟漪。往昔雪冬,山东道上便是商旅鸟兽皆绝迹,如今却是车马如梭行人匆匆。特使的车骑,斥候的快马,满载粮草的牛车,牟取军利的 商贾,逃离战火的难民,各色人等今年冬日竟都神奇地复活了,不窝冬了。一场旷古大战便在眼前,多少邦国的兴亡,多少生民的命运,都将为这场大战的结局所左 右,纵是严冬飞雪,天下又如何能得安宁?

  秦国大军一进上党,赵国君臣便大为不安。眼见铺排越来越大,分明便是国运大决了,孝成王竟第 一次有了一种不可言说地恐惧,夜来卧榻,莫名其妙地便是一阵心惊肉跳。枕不安席,索性便召来一班重臣连夜商议。一见大臣们忧心忡忡踌躇不言,柱国将军赵括 顿时慷慨激昂道:“决国如同决战,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场已经摆开,大军已经对峙,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此之际,阵脚松动者必是大溃!诸位身为邦国栋 梁,却是疑惧不定,当真令人汗颜也!”一番话掷地有声,一班大臣顿时面红过耳。孝成王心头一跳便笑道:“诸位大臣思忖谋划,也未必便是疑惧,马服子未免过 甚。诸位但说,如何与秦国周旋了?”平原君立即接道:“大军成势,马服子所言大是在理,此时稍有退缩便是崩溃无疑。老臣之见,秦国兵力已经超过我军八万, 我当立即调边军十万南下,一则对等抗衡,二则昭示天下赵国决意抗击秦国虎狼!”“大是!”虞卿重重拍案,“惟有兵力均势,六国合纵方可有成!”蔺相如点头 道:“山东畏秦,日久成习,我若无大勇之举,也实在难以合纵也。”楼昌叹息一声道:“我接赵商义报:魏国又夺了信陵君相权,韩国也将冯亭任了闲职。此中之 要,便是两国对我军能否胜秦心存疑虑了。”这楼昌原是赵国名臣楼缓之子,楼缓年迈,子袭父爵,上党对峙开始后邦交频繁,便被孝成王任为上大夫之职辅助邦 交。

  “岂有此理!”孝成王显然生气了,“韩魏反复无常,当真可恶也!”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