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蔺相如 >

第一节 天险上党(2)

时间:2015-10-01 18:1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赵括却是哈哈大笑:小言有谋,大言无谋,平阳君何其滑稽也! 竖子只说!赵国抗得秦国么? 我便为平阳君一算。赵括掰着手指,秦国大军五十余万,赵


  赵括却是哈哈大笑:“小言有谋,大言无谋,平阳君何其滑稽也!”

  “竖子只说!赵国抗得秦国么?”

   “我便为平阳君一算。”赵括掰着手指,“秦国大军五十余万,赵国大军也是五十余万;秦国人口千万左右,赵国人口也是千万左右;秦国仓廪有十年军粮可支, 赵国仓廪也有十年军粮可支;秦国军资器械有多少,赵国也一般有多少,还多了林胡草原的数十万马匹牛羊,战马比秦国尚居优势;秦国有名将,赵国也有名将;秦 国有能臣,赵国更有能臣;秦人尚武好战,赵人更是举国剽悍胡风。平阳君说说,赵国哪一样比秦国差呢?”

  “竖子误国!”赵豹面色铁青,“两国打仗,哪有这么算账的?”

  赵括揶揄地笑了:“老爷子,您说怎么个算法?”

  赵豹气得一时说不出话,胡须抖动着说:“竖子误国!”然后一跺脚走了。

  殿中一时默然。赵王与平原君也都还没有说话,大臣们一时便都僵住了。

  “老将军,”孝成王看着廉颇笑了,“你说说,依赵国军力,上党能否守得?”

  老廉颇慨然拱手道:“连同御胡边军,赵国大军六十余万。论战力,赵军与秦军不相上下。只要赵国做好防御,不轻开战端,上党一定守得住!”

  “王叔之见呢?”孝成王看着一直默默思忖的平原君。

  平原君一拱手道:“老臣赞同赵括与廉将军的意见。上党是赵国南部藩篱。唇亡则齿寒,不可轻易让人。上党是三晋的制高点,秦国得了上党,就可以将三晋控于股掌。如果上党归赵,继而三晋谋求结盟,孤立秦国,可保国家万世基业!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敢弃之乎?”

  “好——!”他的总结性发言一结束,大臣们齐声喝彩。

  “好!”孝成王兴奋地拍案,“接纳上党事,由平原君领虞卿、蔺相如筹划;大军整备事,由廉将军、马服子筹划!”

  散朝后,大将军廉颇没有回家,随蔺相如来到蔺府。

  廉颇说:“上党之地,乃制衡三晋之枢纽,使秦国占有上党,则我都城邯郸将处于秦军锋芒之下,为我赵国久安计,必不能使上党之地落于秦人之手。”

   蔺相如说:“嗯,不错。今天下强国,唯赵与秦,秦王用范雎之计,实行远交而进攻之的策略,赵、秦一战,已成必然。这次秦军攻韩,迫使韩国割让上党之地, 其志欲据上党而攻赵,现大王既已决定收降上党,秦军必然速来争夺。秦国既然久蓄攻赵之心,此次我国和秦军争夺上党,必然是一场恶战,甚或决定赵、秦两国生 死存亡,此又是将军立功报国之时矣!”

  “先王在世之时,秦国便数来挑衅,屡屡为我国所败,秦王心有不甘,已非一日。如今天下霸权,决于赵、秦之争,此次希望可以在上党一举击败秦军,使秦军不敢复出函谷。”

   “秦王之心,岂仅在称霸而已,实有并吞三晋,虎视天下之志!可惜我王却无此雄心壮志,若论两军战场厮杀,我赵军绝不逊于秦军,能决定成败的,最关键之处 还在于两国君王之魄力。我现在担忧的是,我们大王过早沉浸于收降上党的喜悦,不能以慎重的态度来对待将要发生的这场决定赵国未来命运的战争。”

  “正如君昔日所言,秦国不敢进犯我国,是因为赵有你我二人,所以你要尽快养好身体坐镇邯郸决断,我会率军在上党和秦军周旋到底,直到击败秦军!”

  蔺相如叹息着凝视起跳跃的烛火。

  平原君准备好车驾仪仗后,立即带着数位官员和上百食客,向上党驶去。与此同时,廉颇向赵王进言立即抽调军队,置备军资,准备驻防上党。赵王遂下令在全国征调军队。

  平原君到达上党郡城后,先派使者去见冯亭,宣读赵王的诏命说:“封县令以上官员为侯,世袭罔替,永不断绝,赐太守食邑三万户,县令食邑三千户。赐升所有官民爵三级,金六镒。”

   冯亭没有亲自接见使者,独自躲在内堂里泣涕,他的属下拿着赵王的诏命给他看了后,他说:“吾为国家守土,不能誓死保其无失,此不义一也;诏命以上党降 秦,吾抗逆王命,此不义二也;卖国土于他国,而得荣华富贵,此不义三也。吾何面目见赵使……”他说完就派人去平原君那替自己辞谢了赵王对自己的封赏。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