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第七十五章》 只有清静恬淡无为者,才真正懂得养生之道。 老子认为,恬淡、寂寞、虚空、无为,这是天地赖以均衡的基础,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如果想治理和天下,就必须使自己清幽恬淡。只有保持恬淡之心、乐...
简介: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老子·第十六章》 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宽容的,宽容就会公平,公平就能做领袖。 “山水尚有相逢之日,岂可人不留个相与。” 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所以,...
简介: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老子·第十章》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这就是最高深的修养境界了。 自然天道使万物出生,自然天德使万物发育、繁衍,它们养育...
简介: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老子·第五十五章》 儿童筋骨虽然柔弱却拳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懂男女交合小鸡鸡却能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整天啼哭也不会沙哑,因为由于元气和的缘故。 中国最早提出养...
简介:对我们来说,名誉与身体谁对我更值得亲近呢?财货与身体谁对我们更重要?得与失谁对人更不利?所以,过于爱吝必会导致大破费,多储藏反而会多损失。 人们都说功名利禄,功名利禄是什么东西?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万有引力,人为什么不能飞起来,人为什么不会...
简介: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老子·第五十章》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人的过分的奉养生命,妄为而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
简介: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老子·第五十三章》 假使我确实有智慧。就要行走在大路上,避开邪狭小路。 老子主张的恬淡寡欲,清净为上,对他的精神修养、情志调节起着很好的作用。他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告诫人们不要贪心追求名利...
简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章》 天之网罗广大无边,它虽然稀疏但不会有一点漏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句话几乎成为人们泄愤的老生常谈。人们在见到或听到不义之事时,可能会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种理解值得商榷。 那么老子“天网恢恢...
简介: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手矣。——《老子·第七十四章》 代替木匠而又不懂木匠之艺而乱砍斫,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老子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有了足够的能力,才可以考虑帮助别人,否则就是稻草人救火,自身都难保。也就是说,要知可为而为,做任何事情都...
简介:有仁德的人永远持有欠据,无仁德的人则永远持着讨债的秤。 老子的意思是,圣人虽然拿着借据的存根,而不强迫人家还债。只拿着借据的是有德的人,只管收债的是无德的人。天道对人无所偏爱,经常帮助有德的人。 无论一个人的德行多高,都应该有所收敛,不去把...
简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 杀人多时,要带着悲痛的心情,胜利了要以丧礼对待。 这里的“人、众”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指的是自己人,这是可以理解的,而第二种说的是敌人的军队,敌人也是人,也要悲痛,而悲痛就合于...
简介: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老子·第七十八章》 要能承受起国家耻辱的人,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祸难的人,才配做天下人的领袖。 从前有个国王叫狄奥尼西奥斯,他统治着西西里里最富庶的城市西拉库斯。他住在一座美丽的宫...
简介: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老子·第七十七章》 大自然的规律,岂不就像拉弓一样吗?弦位高张,就被抑低,弦位低就被拉高。有余的被减少,不足的被补...
简介: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老子·第六十九章》 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由于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命宝”。 《书经》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汉书·息夫躬传》有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商人李祖理说:“精理精勤,竹头木屑之...
简介:俭,故能广。——《老子·第六十七章》 俭朴,所以就能宽富。 先秦时期,诸子大都肯定“俭”而否定“奢”。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子说:“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管仲说:“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崇俭是古代思想家的...
简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子·第六十五章》 人民所以难治,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巧心机。 老子认为,天下太平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大治在民趋于正。国家之所以混乱,人民之所以难以管理,就是因为百姓的淳朴天性被世间奸邪之智所败坏的缘故。...
简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万物背负于阴,而拥抱着阳,充满元气而互相调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说的不仅仅是万物生长靠太阳的道理,而是说,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因其无休止变化的缘故,它们之间的和谐是有条件的...
简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慎始慎终,就不会失败了。 所谓“慎终如始”,就是指在做事上,不能只有一个很好的开头,还要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不能给人留下一种有始无终、只重开始不管结果的印象。 大唐天子李隆基,因平定宫廷叛乱而登...
简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第六十四章》 人们做事情,常常失败于将要成功之际。 世上,很多人都有成为圣人的远大理想,他们也确实为之而奋斗了,可是,最后的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且不论能力和才智等条件,最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了“最...
简介:强行者有志。——《老子·第三十三章》 坚持往前走的人最有志向。 老子虽然一直强调“柔”,对“强”很回避。但这里,老子还是对“强行者”给予了认同。老子认为,强行者们是有志向的人。这里说的“强行者”是指不但拥有坚强的、不懈的、持之以恒的奋斗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