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胡志明 >

胡志明的故事:一生追求独立(2)

时间:2016-01-10 18:55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一种解释认为,之所以引起混淆,是因为胡志明用了十几个化名,胡志明只是其中一个。另一种解释是,胡志明本人不愿泄露自己的生平事迹。他告诉福尔


   一种解释认为,之所以引起混淆,是因为胡志明用了十几个化名,胡志明只是其中一个。另一种解释是,胡志明本人不愿泄露自己的生平事迹。他告诉福尔:“你 知道,我是老人,老人喜欢保留一点属于他自己的秘密。”稍停顿了片刻,他又继续说:“等到我死后,你要怎么写就怎么写好了。”

  然而,据福尔先生说,在他离开河内之前,他收到了一份胡志明生平简历。这份资料未署作者名,“显然是遵照老人的指示送来的”。

  尽管胡志明外表谦让,但也有点虚荣心。福尔回忆说,福尔夫人曾为胡志明画一幅素描。福尔把素描送给胡志明看时,胡志明大声喊道:“好,画得真好。非常像我。”当即,胡志明从旁边桌上拿起一束鲜花,递给福尔说:“请转告她,画得非常好,代我送她一束鲜花,代我吻她。”

  胡志明的出生日期众说纷纭。据可靠记载,他于1890年5月19日出生在越南中部义安省金莲村。许多资料记载,他的原名是阮爱国。深知胡志明其人的澳大利亚著名记者贝却敌却认为(而且,现在为人们普遍接受),他的原名是阮必成。

  据胡志明说,他是三个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的家境比本地稻农稍微好些。但是,他父亲显然是一个有决心的人。他博闻强记,通过考试在帝国政府里谋到了职位。当时,法国的殖民统治刚刚开始。

  胡志明的父亲是一位热情的民族主义者。他拒绝学习法语,并参加了反法秘密团体。当时年幼的胡志明是父亲的交通员,他在反法组织中获得了最初的地下工作经验。不久,他父亲失去了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成了中医,到处行医。

  据信,胡志明的母亲是农民家庭出身,但胡志明从来没有谈论过她。

  胡志明从他父亲和乡村学校那里接受基础教育。接着,他在王都顺化的国立中学接受了几年普通中学教育。国立中学是吴庭艳的父亲创办的,办学宗旨是使越南的民族传统永存。该中学培养了许多优秀毕业生,其中有游击战将军武元甲和北越前总理范文同。

   1910年,胡志明弃学(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就离开了国立中学),到南圻渔村的一所私立学校短期任教。根据现在的普遍说法,他在那里决定去欧洲。作为达到 目标的第一步,他在1911年夏天进入西贡一所职业学校,学习怎样当厨师和面包点心师的助手,因为那时的欧洲人需要这种技艺。

  胡志明接受训练后,与法国轮船“拉图什·特雷维尔”号签订合同,担任厨师。由于工作卑下,他采用了假姓名。在担任轮船厨师期间,他去过马赛以及非洲、北美的一些港口。

   这一段海员经历,对于胡志明成为革命者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说明这一点,福尔在《两个越南》一书中写道:-通过与白人殖民国和白人殖民者的接触,打破了他 原有的白人殖民者‘超人一等’的错觉,而通过与来自法国布列塔尼半岛、英国康沃尔和荷兰弗里西亚群岛的水手(他们跟越南最落后稻农一样,愚昧无知)的交 往,彻底地推翻了他的错觉。

  他至今仍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的轮船抵达了一个非洲港口,在那儿,本地土人为了把轮船系泊起来,不得不跳入有鲨鱼出没的水域。在乘客和水手冷漠的目光下,土人被鲨鱼吞吃了。

  但是,与欧洲的接触,使他展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尊严。当他穿着西服在欧洲上岸时,白人称他为‘先生,而没有用卑称‘你’,这是生平第一次。在法国,法国人专门用‘你,称呼儿童,而在印度支那,不论印度支那人的教育程度如何,法国人都一律用‘你,来称呼。”

  在海上的那几年,胡志明广泛阅读了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马克思和左拉的著作。按照他后来的描述,那时他是一个禁欲主义者和有一点像清教徒似的人。有一次,马赛的妓女登上轮船,胡志明被激怒了。他当时说:“为什么法国人在去开化我们之前,不先来开化他们自己的同胞呢。

  (顺便说一句,一般都相信胡志明是独身者,虽然有的记载极不清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胡志明侨居伦敦。在那里,他当过铲雪工,还曾在卡尔登酒店名主厨埃斯科菲耶手下当助手。据说,埃斯科菲耶曾把胡志明提升到面包 点心厨房工作,并想教他烹饪技术。不管怎样,这位24岁的越南人对政治更感兴趣。他加入了亚洲人在英国建立的秘密组织——海外工人协会,开展种种活动,其 中之一是参与支持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战争期间,胡志明辞去了卡尔登酒店的工作,乘船到了美国。一般认为,他在哈莱姆黑人区居住过一段时间。尽管胡志明本人对详情记忆模糊,但他常常提及美国之行。照他的亲密战友范文同的说法,他对美国印象最深的是:资本主义的残暴和丑恶,三K党暴徒处死黑人的私刑”。

  胡志明根据他在美国的经历写了一本名叫,《黑种人》的小册子,于1924年在莫斯科出版。他在书中抨击了美国和欧洲的种族歧视。

  大约在1918年,胡志明又到了法国。他住在巴黎蒙马特尔区的一个小套间里,靠修描照片谋生,当时改名阮爱国。

   在1919年法国凡尔赛和会上,胡志明以自称的越南发言人身份出现。从此,胡志明崭露头角。他从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民族自决的提议中,看到了越南独立的 可能性。于是,他身着租来的黑色西服和圆顶礼帽,前往凡尔赛宫递交请愿书。他为越南人民请愿。但被拒之门外。他的请愿书并不要求越南独立,只要求越南人享 有基本自由和与法国人同等的权利。

  凡尔赛和会未能解决殖民地问题。胡志明所期待的法国人让越南独立的一切希望破灭了。于是,他的信心 转移到了社会党的行动上。1920年,在法国社会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胡志明发表了他的首次有记录的讲话。这次讲话不是祈求世界革命,而是“声讨在我的祖国 犯下令人痛恨的罪行的帝国主义者”。他要求法国社会。采取实际行动支持被压迫民族。

  不久,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了,胡志明成为法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社会党人在殖民地问题上态度暧昧,而共产党人愿意帮助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和独立。

  “我不懂什么战略、战术和你们使用的所有别的响亮口号,”他告诉代表们,“我只懂得一点:第三国际很关心殖民地问题。第三国际代表答应帮助被压迫的殖民地民族重新获得自由和独立。而第二国际附和者从不关心殖民地的命运。”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