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胡志明 >

胡志明的故事:一生追求独立

时间:2016-01-10 18:55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胡志明 与解放的胡伯伯在20世纪的政治家中,胡志明以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而著称。凭借这种精神,他竭力追求越南的独立,争取成功地把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融合起来。 从青年时期起,胡志明就主张争取法国殖民地越南的自由。多年来,他为此坚持不懈,努力
胡志明
胡志明

  与解放的“胡伯伯”在20世纪的政治家中,胡志明以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而著称。凭借这种精神,他竭力追求越南的独立,争取成功地把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融合起来。

   从青年时期起,胡志明就主张争取法国殖民地越南的自由。多年来,他为此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当时,他成功的希望是那样渺茫,甚至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终 于在1954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奠边府战役中,他组织的军队打败了法国侵略者。这个战役的胜利,是他担任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九年以后取得的,这是游击战略的 胜利。

  1954年,日内瓦会议商定,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一分为二。由于美国支持越南南方的吴庭艳政权,这种分裂状态得以固定下来。此后,胡志明在越南北方领导其同胞抗击美国军事力量。战争中,北方首都河内和其他城市频遭美国飞机的轰炸。

  这时,胡志明是民族解放阵线(也就是越共)的鼓舞者。民族解放阵线在越南南方长期浴血奋战,抗击西贡政权及其盟友美国,损失惨重。

  美国在战争中陷得越来越深。战争期间,特别是1964年以后,胡志明在处理越南同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中保持微妙的平衡。这两个在意识形态上剑拔弩张的共产党国家,是胡志明所需粮食和武器的主要供给者。胡志明巧妙地运用外交手腕,一直与苏联和中国维持友好关系。

   在北纬17度以北的1千9百万人民和南方的数千万人民看来,胡志明身材瘦小,体质虚弱,一副苦行者的长脸,蓬散的山羊胡子,凹陷的面颊和亮晶晶的眼睛, 是年高德劭的老人形象。他就是越南的民族英雄。虽然胡志明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公共广场、建筑物、工厂、飞机场或纪念碑上,但他的吸引力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人 民深深地爱着他。

  越南人普遍叫他“胡伯伯”,越南北方的报刊也使用这一称呼。无论战争多么危急,公务多么繁忙,他都要定期去乡村,去 城市。他穿着简朴,特别喜欢到学校同孩子们聊天。了解胡志明为人的西方人士也承认,尽管他在重大政治事件中使用策略计谋,但向普通人表达感情时从不做作虚 假。

  胡志明的个人声望很高。人们普遍承认,甚至连他的许多政敌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根据日内瓦协议举行全国选举,越南一定会在他的领导下统一起来。事实上,尽管越南南方驻有数十万美军,但南方的大部分土地都在民族解放阵线有效控制之下。

  尽管胡志明铁面无情,但他有才智,多谋略,具有献身精神。许多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对他都留下良好的印象。《阿肯色新闻报》前任编辑、民主制度研究中心的哈里·阿什莫尔就是其中之一。

  1967年初,阿什莫尔和《迈阿密新闻》已故编辑威廉·巴格斯访问了河内。他们属于最后与胡志明详谈的美国人。

  “胡志明谦恭,举止文雅,十分老练,彬彬有礼,无个人恩怨。”阿什莫尔回忆说。会谈中,胡志明身着特有的睡衣似白色高领长袍,脚登露趾的橡胶底凉鞋,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美国塞勒姆牌香烟。

  阿什莫尔说,他们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先是用越南语,由一名译员翻译,但很快又改用英语。胡志明的英语熟练流利程度,令阿什莫尔惊异不已。英语只是他会讲的几种语言之一。他还会讲汉语、法语、德语和俄语。

  这时,胡志明提醒阿什莫尔和巴格斯,他曾侨居美国。“我认为,我了解美国人民,”胡志明说。“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能支持美国政府卷入这场战争。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有自由女神像吗?”

  胡志明为了强调内心的困惑,也曾向别的美国人提出反问:一个经过革命获得了独立的殖民地民族,不是正在镇压别的民族的独立运动吗?

   胡志明精通美国史。1945年夏天,他自如地运用美国历史知识,起草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独立宣言。他熟悉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但不记得具体措词。他曾试图 向当时与他一起工作的美国军事代表团索取美国独立宣言文本,但未能如愿。在没有原文的情况下,胡志明只好根据记忆进行意译。

  他起草的宣言是这样开头的:“人人生来平等,上帝赋予每人一定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即生命、自由与追求幸福的权利。”之后,胡志明照美国独立宣言那样,一一诉说他的人民的痛苦,宣告越南独立。

   除了美国人,胡志明也给近几年来与他有过接触的其他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非常亲切可爱”,这是印度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对他的描写。1946年和 1947年,法国东方学专家保罗·穆斯曾同胡志明交谈过一些敏感问题。他发现胡志明是一个“不妥协的、廉洁的革命家,是法国革命家拉圣茹斯特似的人物”。

  一位法国海军中校曾和胡志明同船旅行。在观察三个星期后,他得出结论,胡志明。不仅具有聪明才智和吸引力,而且是一位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他彻底地献身于追求的事业……他天真地信仰我们时代的社会政治口号,总之,信仰书本上的一切。”

   胡志明是一位非常积极的共产主义者,是一位实践家,而不是理论家。1960年至1962年,河内出版了四卷《胡志明选集》,收集了他的言论。1967 年,美国越南问题权威伯纳德·福尔编辑出版了英文版胡志明言论选集,书名是《胡志明论革命》。书中内容都是文字简明的文件,大多带有鼓动性或论战性,几乎 不可能用来充实马克思主义学说。

  像毛泽东一样,胡志明也写诗。他的一些诗,读起来十分动人。1942年一1943年,胡志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写了大量诗词,其中的一首以《秋夜》为题,全诗如下:

  秋夜

  门前卫士执枪立。

  天上残云带月飞。

  木虱纵横如坦克。

  蚊虫聚散似飞机。

  心怀故国千塘路。

  梦绕新愁万缕丝。

  无罪而囚已一载。

  老夫和泪写囚诗。

  胡志明的掌权和成名,都没有详细文献记载。恰恰相反,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文献记载含糊不清。这种情况曾经使人们怀疑是否存在两个胡志明。法国内政部保安局把胡志明早期和晚期的照片作了比较,不置可否。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