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点击英雄】郭子仪(697~781)唐朝杰出将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仪排行第三。少年时的郭子仪因武举成绩优秀,补左卫长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
简介:郭子仪(697~781),唐中期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 父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历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太尉、中书令等职。参与指挥了多次重大的平叛战争,...
简介:一、吾之家国,由卿再造 郭子仪(697~782),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官绥、谓、桂、寿、泗五州刺史。郭子仪体貌使伟,以武举成绩优异,补左卫长史。累过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他长期供职北方,过着戎马生活。天宝八载(749)任横塞军(...
简介:郭子仪(697~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玄宗开元年间武状元,授左卫长史。此后,他很快便显示出超人的智勇,军阶迅速升迁,成为唐 军的重要将领。在平定安史之乱和败吐蕃、退回纥等许多重大战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和社会的...
简介:郭子仪是唐朝中期一位著名的大臣,他有着过人的文韬武略。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采纳了郭子仪的平叛之策,并请他推荐一位能干的将军率军与叛军决战。 郭子仪想起了李光弼将军,由于他们二人过去曾经有过私怨,至今仍互不往来,但郭子仪从大局出发,不记私怨...
简介:郭子仪在天宝初年中举,从军后长期在北部边塞供职。在平定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是唐军主要的指挥者。他忠勇爱国,精于谋略。 代宗广 德元年(公元763年),由吐蕃、吐谷浑、党项、氐、羌等族组成的20万大军,进攻唐大震关(今陕西陇县以西),边关告急,而把持...
简介:大将风度 郭子仪的父亲做过不小的官。生长在官宦人家的孩子,有不少人贪图享乐,不求上进。郭子仪却不一样,他从小爱读书,尤其喜 欢读兵书。书读累了,他就到院子里练习武功。那时,唐朝已经开始衰落,社会动荡不安,郭子仪决心练习武艺,保卫国家。刚刚到...
简介:郭子仪 前后百战出生入死 郭子仪(697-782),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绥、渭、桂、寿、泗五州剌史。郭子仪体 貌俊伟,以武举成绩优异,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他长期供职北方,过着戎马生活。天宝八载(749)任横塞军(...
简介:《戎马一生建奇功郭子仪》 序言 第一章 老蚌生珠,郑县望族 第二章 拜师习武,终有所成 第三章 告别父母,只身远游 第四章 弱冠之年,勇夺武魁 第五章 英雄救美,喜得良缘 第六章 疆域辽阔,边防混乱 第七章 立志戍边,尽显其才 第八章 玄宗昏聩,危机四伏...
简介:郭子仪 郭子仪,今陕西华县人。他出身于一个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唐玄宗天宝八年(749),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年,为天德军(合内蒙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内蒙乌拉特前旗西)太守与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 郭子仪在军事上大...
简介:收复两京(唐朝)长安、洛阳的收复,李唐王朝将自己的江山多延续了一百多年 战争概述: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元帅,会合诸道节度使,并借兵回纥,攻克洛阳。长安、洛阳两京的恢复,意味着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被基本平定。 将帅星数:...
简介:公元697年 郭子仪出生华州郑县。 公元749年 郭子仪中武举。 公元753年 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 公元756年 肃宗即位,郭子仪任兵部尚书、灵武长史、同平章事。 公元757年 郭子仪收复河东,洛阳,加司徒。 公...
简介: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虽然国势衰疲,但毕竟是庞然帝国,整体国力仍非吐蕃所能匹敌,只是由于内部矛盾纷争而外呈虚弱,处于战略守势,勉力于保境安边。 代宗的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常常和战不定,在双方互遣使臣,频繁盟誓的同时,时常是盟誓墨迹未干,而前线战...
简介:仆固怀恩的计划失败后,在母亲的斥责下,仆固怀恩逃走了,而他的儿子仆固玢也被杀,这些让仆固怀恩没有了退路。于是,他更坚定了反唐的决心。仆固怀恩 逃到灵武以后,收集散亡士卒,军势复振。广德二年(764)十月,仆固怀恩招集吐蕃、回纥军共计10万人马,...
简介:郭子仪被重新起用,在平息吐蕃的侵略之后,又承担起了戍卫边疆的大任。然而,战事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早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为了早日平息战乱,就曾向回纥借兵助战,然而,这也给后来的边防埋下了祸根。 广德二年(764)正月,唐代宗刚从陕州回到长安不...
简介:在平定内乱之后,唐朝内部并没有停息下来,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经历了战乱的朝廷已经无力驻守边疆,导致了边防空虚,而此时的吐蕃伺机而起,多次侵 略唐朝边境并且向南入侵;以及后来的边将叛乱,回纥起兵,这些都使得唐王朝显得岌岌可危。已经是年逾古稀...
简介:上元三年(676)二月,河中的将士发生变乱,在混乱中,李国贞被杀。当时太原节度使邓景山也为部下所杀,朝廷担心这些乱军与回纥叛军联合起来,而当 时朝中的很多将领资历很浅,无法平息这些兵乱,于是,在这个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刻,朝廷再次起用郭子仪为朔方...
简介:郭子仪的一生,大多数的时间就是在战斗中度过的。自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起,郭子仪就率朔方军投入了平定叛乱的斗争。他与李光弼一起,征 战河北,大破史思明军,赢得了朝野的信任。唐肃宗即位,他率军赴灵武,成了新朝廷的主要依靠的军事力量。他...
简介:郭子仪在戍守边疆以及后来的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屡立战功,为捍卫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当朝皇帝为了彰显其功劳,便对他加官封爵,赐封汾阳郡王。 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也深谙为官之道。虽然他对大唐王朝有再造之功,但是他从...
简介:三月底郭子仪来到绛州,他带来了朝廷拨给绛州军队的绢四万匹,布五万端(二丈为一端),米六万石。到了绛州之后,郭子仪先安抚部队,给士兵发放物资, 同时又暗地了解当时哗变的情况和为首分子的姓名。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史朝义下令叛军北进,围攻驻守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