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高尔基 >

高尔基简介:俄罗斯文学中的“海燕”

时间:2016-01-17 14:53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高尔基 名人档案 全名:阿列克谢马克希姆莫维奇彼什科夫 生卒年:1868~1936年 国籍:俄国 主要成就:著名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曾说
高尔基
高尔基

  名人档案

  全名:阿列克谢·马克希姆·莫维奇·彼什科夫 生卒年:1868~1936年 国籍:俄国

  主要成就:著名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曾说。而他自己也是一个十分珍惜时间的人。

  作家的童年

  一天晚上,著名作家高尔基旅游时迷了路,他走到了中国边界上一个小村庄里。外面漫天大雪,他冻得受不了,只好去敲农家的门,请求借宿一晚。

  结果,一个老太太在屋里大声用汉语问道:“你是谁啊?”高尔基回答说:“我是阿列克谢·马克希姆·莫维奇·彼什科夫!”不料老太太说:“你们来的人太多了,住不下!”便谢绝了他的请求。

  当然,这是一个真实的小笑话。

  但其中的主角高尔基,却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无产阶级作家。

  ……

  高尔基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在沉痛的氛围中,外祖母出现了,她的到来仿佛使他重见光明。

  11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只要是能赚钱糊口的工作,他几乎都尝试过。但是,在艰苦的条件下,高尔基却用书本慰藉着自己。他从来没有丧失过对生活的信心。

  皮肉之苦换来书读

  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茶缸被烧坏了。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打去,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致不得不请医生来看。

  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12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励高尔基去告发她。

  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就换了一副面孔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你说话算数?”

  “是的。”女主人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儿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女主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高尔基的条件。

  这样,高尔基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更多时间读书。

  照相的故事

  一年夏天,住在列宁格勒的高尔基像往常一样坐在窗子旁边读书。这时,一个小纸团儿从窗外飞到了他的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儿,只见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忍不住笑了,他从窗口向外望去,只见人行道上有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

  “是你扔的纸团儿吗?”高尔基朝小男孩儿喊道。

  “是的!”小男孩兴奋地说,“请让我进去吧!”“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过了一会儿,那个小男孩站在了高尔基面前。得到同意后,小男孩儿开始认真地工作。可摆弄了很久,高尔基给他做了很多姿势,小男孩儿却突然往地上一坐,泄气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怎么哭了?”高尔基迷惑不解地急忙问道。

  “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小男孩说。然后他失望地提着照相机跑了出去。高尔基转身在窗口对他大喊:“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但小男孩儿并没有听到——他太伤心难过了。

  这天晚上,高尔基的秘书进来通报:“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高尔基赶忙问道:“是那个小男孩吗?”秘书说:“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高尔基听了,有点儿失望,他对秘书说:“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如果那个小男孩儿来,就让他进来。”

  故事中来

  高尔基为了读书,没有去告发女主人。正是凭着这种执着,他成了有学问的大作家。而他这种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