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天下“好汉” 戴笠在上海打流期间,或帮朋友送货或在赌场跑腿或给富豪当保镖,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日子清贫。尽管日子过得窘 迫,他狠着心想发财,衣锦还乡。手里有了钱时,他要赌一把,或者买彩票,梦想一日暴富。戴笠经常到十六铺一带混事儿,在帮会中很有名气。说来也怪,戴笠认 识的几位影响他人生命运的重要人物,全部都在赌场里、证券交易所熟悉的。赌场里、证券交易所如同战场,每个赌徒都为圆自己的发财梦而不惜冒险一搏,甚至倾 家荡产。幸运地赢得一夜暴富只是神话。戴笠十次有九次会在赌场输个精光。赌场有个站台上的人,看到戴笠嗜赌成性,就好心地告诉他说,耍钱鬼,玩的就是鬼! 你一个嫩后生,怎么知道其中的厉害? 戴笠认出这人是给黄金荣打理赌场的杜月笙。那时杜月笙刚刚发迹,为人很客气。戴笠抱拳说道:“杜 老板,愿听您的指教!”杜月笙说,我观察,你是一个有文化的小伙子,不应该在这种场合混。戴笠听了,很觉委屈,有文化能顶饭吃吗!现在奔波挣扎,还不是为 了出人头地吗!他发觉杜月笙很有见识,自己的势力圈子。码头有他的徒子徒孙,负责包收保护费。杜月笙也看出戴笠是个“人才”,两个人经常来往,成了很好的 朋友。 凡是有用的人物,戴笠都会把他的社会背景、人事关系的脉络理顺得一清二楚,并且刻印在脑海里。当时,戴笠利用和青帮的关系认识 了刘志陆、张啸林、王晓籁、向海潜、张子廉、田得胜、冯石竹、唐绍武、石孝先、范绍增等帮会人物,成了帮会圈子里的活跃分子。有一天,他听说证券交易所是 有钱有势的人常去的地方,戴笠想攀权贵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他便到证券交易所里找门路,像个杂役,帮人买烟、沏茶、拧毛巾、送信,这就有幸认识了戴季 陶,与戴季陶认同姓的家里人,从而也与蒋介石、陈果夫等民国叱咤风云的人物有一面之缘了,只是,当时戴笠并没有给蒋介石留下什么印象。 王亚樵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曾经用五十把利斧强行接管安徽上海的同乡会会馆。他这五十把利斧杀出了威风,在上海成为安徽帮的帮主。 由此,皖籍的打工者开展起帮派活动。王亚樵组织起的斧头帮,个个凶恶,人人不怕死,只要有保镖、打架斗殴的事情,这帮人敢冒着生命危险打打杀杀,就连黄 金荣、杜月笙这样的大佬,都无可奈何。当皖系军阀卢永祥请王亚樵杀掉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后,斧头帮名声大振。因为斧头帮为卢永祥扩充势力立下汗马功劳, 王亚樵被委任浙江别动队司令。 戴笠决定投靠王亚樵这个有魄力、有靠山、有作为的“明主”。他知道“关系”很重要,他结识的朋友中,胡 抱一追随过孙中山,帮助孙中山做军事工作,颇有建树,也曾经是王亚樵的助手。胡抱一知道戴笠想投靠王亚樵,便在王亚樵面前力荐戴笠,替戴笠说了不少好话, 正在广揽人才的王亚樵一听就动心了。当戴笠来到时,王亚樵看戴笠长脸微黑,两眼炯炯有神,有了好印象。戴笠上前握住王亚樵的手,说王司令,我一直想投奔真 正的侠义之人,铲除强权,报名小卒,也在所不惜。王亚樵紧紧摇了摇戴笠的手说:“既然你投奔我来,我王亚樵又怎能委屈了你?这要是传出去,将来谁还会来投 奔我啊。你要是愿意,我就任命你为分队长,把数十名新兵交给你带队训练,你觉得如何?” 戴笠忽然又想到自己的朋友胡宗南,说:“司令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有一个朋友,其能力、学识、抱负皆在我之上。如果司令有意,我请他过来跟随司令,为民族大业干番事业!”王亚樵同意后,戴笠果然陪同胡宗南投奔王亚樵来了。 王亚樵见胡宗南个子矮小,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经过交谈后,他发现胡宗南对于带兵打仗很有办法,于是也很爽快地任命他做了分队长。 有一天,王亚樵、胡抱一、胡宗南、戴笠四个人喝酒纵论国内外大事,豪情满怀。胡抱一对王亚樵说:“亚樵兄,天下之大,唯独我们几个能聚到一起,真是缘分。依我看,何不如我们也来个小结义?” 王亚樵听后颇感高兴,马上吩咐人准备香案。歃血为盟之后,戴笠和斧头帮帮主王亚樵成了磕头弟兄了。 戴笠在斧头帮里面混一阵子,正赶上卢永祥与齐燮元矛盾激化到不可调解地步,为了争夺上海,爆发了齐卢大战。斧头帮在这场利益之战中以为能获取更大的利 益,积极参战,岂料孙传芳引兵进入浙江,卢永祥的背后受敌,加上警备处的夏超叛变,两线夹击,卢永祥的部队一败涂地上海,卢永祥被迫下野,王亚樵率领弟兄 们也只得落荒而逃了。这场意外之战,斧头帮损兵折将,大伤元气,大家乘着月色各奔前程去了。 戴笠有遇到挫折也不甘心的劲头。他从上海 回江山老家后,扩大人际关系网,在仙霞乡选举中,由于他有人脉,获取学务委员的职务。虽然只是虚职,但大小也是地方小官吏,上可以结交官场人士,下可以结 交地方绅士,黑白两道行走得通畅。江山县的仙霞岭地处“福浙”要道、“八闽咽喉”之地,村民担心受到流匪溃军袭扰,便建立起“团兵队”,保护家园。戴笠当 过兵,读过书,出的清一色的不安分的人。这支队伍不仅纪律散漫,而且总是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从庄稼地里偷东西吃,再就是偷看别人家新媳妇,令百姓恨之 入骨。虽然在清乡中,团兵队也出去,毕竟是乌合之众。当孙传芳的军队经过仙霞岭时,团兵队如鸟群散去,戴笠这个团兵头目成了光杆司令了。 正当戴笠面对人生路茫然不知所指的时候,他忽然遇到老同学毛人凤了。毛人凤是江山县吴村乡人,而且两个人又是文溪高小的同学。毛人凤学业有成,在嘉湖高 小当教师后又上了复旦大学。1926年毛人凤的父亲去世,他回江山县老家奔丧。戴笠与毛人凤巧遇后,彼此交流一番情感后便诉说起自己的近况,毛人凤见戴笠 前途尚无着落,便说革命的机会在广东,鼓励戴笠去报考黄埔军校。戴笠茅塞顿开,他依照毛人凤的建议,前去报考黄埔军校,结果给他带来了机遇,由此有机会参 加复兴社,被蒋介石赏识,荣升军事委员会特务处处长,日后成为蒋介石手下的“鹰犬”。 用帮会形式治理军统 担任特 务处头头的戴笠,刚开始对建立特务组织心里也没有底,他为此拜访了上海警备区司令杨虎。杨虎直率地告诉他:“你想搞情报,就得跟杜月笙搭上关系,学习帮会 那一套。”戴笠与杜月笙早年有交往,他心领神会,马上到杜公馆拜“山门”。从此戴笠、杜月笙和杨虎成了结拜兄弟,论年庚,戴笠对杜月笙称作“三哥”。戴笠 与青、洪帮、袍哥等帮会势力交往,主要是想借助他们的力量,遇事可以得到帮会的大力支持。上海地面的黄金荣、杜月笙自不用说了,后期他交往的张树声、吴醒 亚等帮会大佬,来往也十分密切。军统很多高级干部都是帮会里的头目。比如王兆槐是杜月笙的弟子;陈恭澍是青帮第 22代“通字辈”弟子;戴笠也加入过王亚 樵的“斧头帮”。戴笠在上海能验,依靠帮会形式对搞好谍报工作、管理好复杂的谍报网络,颇有作用。戴笠同时觉得军统也应当具备帮会形式,他可以颐指气使地 驾驭手下人。因为很多特务来自帮会,懂得“行规”,用帮会式的“家法”,很容易统辖他手下的“各路神仙”。他在军统内部大讲“义气”与“规则”,讲究级别 与忠诚,采取恩威并用的方法来建立他的“家长权威”,确保无人可以撼动他的威信。 他常说,从事特工活动必须有一群肝胆相照、同生共死 的“子弟兵”。在招收特工的时候,他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故乡——浙江江山。江山县是个闭塞的地方,但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崇尚原始宗教,有着帮派传统。尤其农 民的淳朴、单纯、忠孝思想,根深蒂固。在选择一线特工时,戴笠喜欢找受过武术训练且又忠于他的人,为了寻找江湖好汉,他在浙江的山区等地招收特工。这些地 区穷山恶水,游民多,崇拜武侠豪杰,身怀绝技的人多。 他亲自为军统制订一套非常严格的督察制度,特务们在工作中出现严重违纪或工作失 误造成严重后果,要关禁闭,其实就是军统的内部监狱。戴笠在特务中塑造“纯正的家族传统”,将忠于“国民革命的理想,而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摆在首位。实质 上,戴笠在军统里建立的是具有帮会色彩的机构,他是老大,而且他说一不二,就连郑介民也让他三分。 为了让特务的社会身份高一些,遇到 危难时有人帮助,除了让特务利用记者、商行雇员身份做掩护,戴笠也允许他们加入帮会组织,以掩护真实身份。江山籍的徐水清是潜伏在汪伪政权里的一位卧底, 为了让他扩大社会接触面,戴笠让他拜黄金荣为弟子,在身份上有了“黑”,使他在社会活动上变得合法化,可以为与汪伪政权的高官接触方便提供便利。戴笠也允 许特务参加三教九流、袍哥帮会等,但必须做到以服从军统指挥为宗旨。 戴笠尽量利用与帮会的私人关系得到情报。他依靠陈志强的青帮里的 地位来与侦缉队的个别侦探拉关系。戴笠让具有帮会身份的特工担任“警士教练所”帮背景的陈质平安插到警察局训导主任的位置上,把另外有洪帮背景的特务安排 到警察学校指导员的位置上。戴笠和他的特工们在法租界利用那里的警方中的帮会分子做侦探,获取大量的情报。范广珍是巡捕出身,后来被提升为“探目”。范广 珍的社会关系复杂。不仅他是帮会分子,而且他替国民党情报部门工作。当时军阀混战,政治对立派多次行刺蒋介石。戴笠的帮会里朋友多,路子广,耳目多,他靠 帮会提供的线索,很容易事前获得消息,蒋介石几次面临危险,从帮会获得消息后戴笠立刻行动,派人加紧破案,几次都在谋杀蒋介石之前抓住了刺客,保护了蒋介 石的人身安全。 当时,上海有一伙帮会的打手,借故寻衅,向政府示威,有酿成社会动荡的趋势,也是戴笠出面,通过杜月笙等帮会大佬的多 方沟通,终于化解,为此他深得蒋介石的信任。抗日战争爆发后,物资供应吃紧,加上战争的破坏,对国家的经济损害极大。不法地方势力乘机走私囤积民生必需品 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戴笠采取非常手段,先后破获黑恶势力操纵的成都川盐银行及福州银行大量囤积粮食、食盐和重庆棉纱黑市交易案。成都大肆囤积小麦,造 成全省物价飞涨案,经戴笠调查罪证确凿,依法判处了主犯的死刑。1943年,国民党曾与中共合办“军训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培训游击战骨干,开辟敌后 战场。戴笠颇感兴趣,派几个人去学习,其中有军校六期的同学、临澧特训班副大队长王百刚。王百刚见钱眼开,偷了培训班的班费,把军统的脸丢尽了。戴笠得 知,气得七窍生烟。他咬牙切齿地说,留有这种败类,太丢人了!结果,戴笠把王百刚拉出去枪毙了。 戴笠有一套适应发展组织的超强本领。 经过几年努力,他发展拥有 5万多名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职业情报人员和杀手,以及 15万训练有素、装备优良、调动灵活、行动迅速的特务武装;他掌握有 庞大的国家警察和保安机关,控制着陆、海、空三军组织严密的谍报系统和布满各地的稽查机构,而且还领导着等各种检查机构。他的组织布满全国每一个角落。 戴笠善于使用帮会方式治理军统系统,也善于利用帮会为他做事。 1937年 8月初,上海的洪帮智松堂的堂主通电“请缨抗战”,号称有十万徒众可供戴笠指挥,戴笠认为下正好借此良机建立一支武装力量,征得蒋介石同意 后,亲自与智松堂的堂主面谈,二人就组建武装力量达成共识。接着,他调集大批特务骨干前往上海,并积极筹措武器装备,组织华南地区忠义救国军。苏浙行动委 员会在上海成立后,委员有戴笠、杜月笙、刘志陆、杨虎、钱永铭、张啸林、贝祖贻、张治中、宋子文、吴铁城、俞作柏等人。戴笠、杜月笙、刘志陆为常委,戴笠 为书记长,负实际责任。书记长下设机要、总务、侦谍、军事、技术、调查、交通通信、宣传等八个组,由潘其武、王兆槐、周伟龙、俞作柏、余乐醒、文强、张冠 夫、陈旭东分别任各组组长。苏浙行动委员会所属的别动队成立后,共辖五个支队和一个特务大队,总人数达到上万人。其成员组成非常复杂,在各级干部中,有调 来的军校毕业生,警校毕业生,也有从特务处调来的约 200余名中、高级特务,也有张发奎部调来的下级士官;在基层人员中,有青洪帮的骨干、工人、青年学 生,特务处在京沪地区原有的情报人员和工作人员一应俱全,甚至还从各难民所召集部分流民。其中从江山县先后征集有五百余人,成立一支大队,后来人员散失, 离去的很多。戴笠还向蒋介石建议,利用杜月笙把上海青洪帮的力量组织起来,以便在日军占领上海后,潜伏起来,开展敌后工作。蒋介石批准了这个建议,戴笠便 到上海和杜月笙商议,决定由杜月笙出面,召集上海青洪帮头目杨虎、向松坡、刘志陆等人,成立“苏浙皖行动委员会”,并在委员会下设立一个别动队,后来归军 统领导,成为特务武装。戴笠为了扩充军统特务组织,经费紧张,杜月笙常常给予资助。戴笠在重庆时,他还为上海特务活动提供经费。杜月笙正是利用和戴笠的特 殊关系,在从事各种非法活动方面,得到国民党当局的默许。 入重庆、成都等内地的大城市。这些人流入内地不久,拉帮结伙,重新活跃起 来。由于秘密帮会组织不受军统控制,难免在社会上会产生不稳定的因素。戴笠深知江湖势力如果任其发展,其能量不可预测,决心对帮会力量加以控制。恰好韦作 民在重庆开创洪门“丽华山”,并积极联系全国各洪门山主,准备成立全国性的洪门最高山堂的统一组织——总山堂,以谋求发展势力。戴笠立即向蒋介石汇报,蒋 介石曾经加入过陈其美的洪门组织和黄金荣的青帮组织,对帮会的破坏作用的理解比戴笠更深刻。因此他告诫戴笠,对付帮会要尽量用软的手法,不宜硬干,以免把 帮会推向对立面,被其他政党所利用,动摇自己的根基。戴笠心领神会,先跟杜月笙商量,考虑如何把全国青洪帮、袍哥等帮会的头头和首领组织起来,把主要头头 用“中国人民动员反共委员会委员”的名义控制起来。他设想把全国的青帮、洪帮、袍哥、哥老以及各地的流氓组织统一起来,由他领导,以加强军统外围力量,建 立广泛的反共反日势力。蒋介石非常欣赏他的这项计划。根据戴笠的策划,邀请参加这个组织的委员有杜月笙、黄金荣、梅光培、杨庆山、杨虎、石孝先、田得胜、 范绍增、冯什竹、唐绍武……等近百名帮会、袍哥的头子。他利用帮会势力,对解放区进行骚扰,大造反共舆论,并在上海召开了筹备大会。在此基础上,戴笠进一 步指示军统特务融入帮会势力。其中以军统特务周迅予为总社长的袍哥组织“正诚社”,以军统特务罗国熙为山主的洪门组织“武圣山”,以及“融志社”等帮会组 织最有名,其成员大都是军统各公开机关系统的成员,全部听命于军统局的指示。从此以后,全国的帮会势力开始在戴笠的控制掌握下,纳入为国民党统治服务的轨 道。 当然,蒋介石对戴笠利用帮会组织形式扩张自己的势力,有所戒备与顾忌,戴笠也看出苗头,可又不便公开澄清真相。1945年 4月 3日,蒋介石检阅了中美合作所组建的特种部队,还举办各类特种兵演练。晚上,戴笠举行招待宴会,乐队演奏着美国歌曲,当人群里的美国人为这些歌曲拍手欢 呼时,戴笠突然打断了大家的兴致,通过翻译刘镇芳说明,他不是德意志的“希姆莱”,而是“蒋总司令的戴笠”。他这种表态正是狂热地效忠蒋介石的表示,至于 他的帮会行为,也只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使用的手段而已。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