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秋收起义也同南昌起义一样,打国民革命的旗号。可是,毛泽东回到长沙后,亲眼看见国民党军队已站在反革命立场上,疯狂地镇压工农运动,于是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认为秋收起义“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不能再打“国民党的旗子”。 毛泽东在以湖南省委名义写给中央的信中说:“国民党的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这一点,我在鄂时还不大觉得,到湖南来这几天,看见唐生智的党部是那样,而人民对立则是这样,便可以断定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 然而,中央接到毛泽东的信之后,于8月23日回信说:“我们仍然要以国民党名义来赞助工农民主政权。”毛泽东再三陈诉理由,才得到了中央的支持。 8月30日,在中共湖南省委会议上,决定了秋收起义的这么几件大事:一是领导这次起义的是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二是起义部队的番号叫“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任师长;三是起义军的旗号为“镰刀斧头”。现在陈列在革命博物馆的那面旗帜就是这个样子。 许多观众对这面军旗很感兴趣,问它是谁设计的。就这个问题,我和井冈山市史志办副主任杨里重在北京拜访了军旗设计者之一、时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的陈树华先生。陈树华向我们介绍了如下有关情况: 1927年9月上旬的一个深夜,江西修水县文昌阁的楼上灯火通明,三个年轻军官在那里为设计军旗的事忙得不亦乐乎。“秋老虎”热得人汗流浃背,他们依然兴致勃勃,一点也不感到疲劳。 “团长去武汉请示汇报啦。根据团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我们要准备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把江西省防军的番号改为工农革命军。起义前,我们要设计好一面军旗。”团参谋何长工(共产党员)传达了团长卢德铭的指令。其他人一听,精神振奋,意识到新的战斗即将来临。 这支队伍原来的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这个团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都比较强,在连排长以上的干部中有三分之一是共产党员。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团长卢德铭(共产党员)率部从武汉开往南昌参加八一起义,但没赶上,起义军已南下广东,他们只好驻扎在修水县集训、扩充、待命。为了取得缓冲机会,就用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的番号。 “另打旗号,准备起义,我坚决拥护,但要设计军旗却有点困难。”参谋长钟文璋对这件事感到没有把握。 “我先搞几个图案,然后再作比较、选择,怎样?”何长工自告奋勇,挑起了设计军旗的重担。 在他们三个人当中,陈树华是最年轻的团部参谋,只有20岁。他热情高,脑子灵,认为何长工是个漂洋过海、见多识广的人,有才干。当何长工提出设计军旗的事,他积极支持,立即到裁缝店里借来了硬纸、剪刀、铁尺和画线用的粉包。 何长工思路敏捷,热情奔放,自接受团长卢德铭要他负责设计军旗的任务后,深感无上光荣和责任重大。他想,中国的工农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通过武装斗争,使革命的星火燃遍祖国大地。这就是他设计这面军旗的指导思想。 “这面军旗要有镰刀、斧头,要有五角星。”何长工提出的这个设计,得到了钟文璋和陈树华的赞同。 按照这种构思,何长工接连画了几个图案,但都不太理想,要不就是计算不准确,要不就是裁剪不标准。经过多次修改,从英国进口的“金老鼠”牌香烟也吸了十多包。三个人边设计,边琢磨,边修改,整整干了一个通宵,终于拿出了布局合理、比例适当、角度准确的设计方案。 第二天一早,他们用缝纫机打出来了。红旗旗面正中是一个大五角星,五角星的中间是镰刀斧头,镶在旗杆旁边的白布条上写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毛笔字。一面庄重、神圣、鲜艳、凝聚工农革命意义的军旗就这样诞生了。 消息传开,许多官兵为这面军旗的设制成功而拍手叫好,赞扬它体现了对工农革命的讴歌,是光明与希望的展现。它对秋收起义,无疑是一种呼唤,一种动力,体现了“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精神。 设计这面军旗的主要负责人是何长工。他1900年出生于湖南华容县,是在洞庭湖的渔船上长大的。他参加过五四运动,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初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家乡参加大革命运动,先后担任中共华容区委书记兼军事部长和洞庭湖西区农军总指挥。 马日事变后,湖南军阀许克祥把他列为“大暴徒”悬赏缉拿。为了隐蔽身份,党组织派他去武汉,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工作。毛泽东知道他曾经在北京长辛店铁路工厂做过工,所以将他原来的名字何坤改为何长工。 何长工的性格开朗、大胆、豁达,具有浪漫色彩,常用中、法、俄三国语言讲话、唱歌,而且是准确、鲜明、生动三者兼备。难怪人们都夸他是工农革命军当中出类拔萃的秀才。 9月9日,在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总指挥卢德铭的率领下,举世闻名的秋收起义爆发了。一面写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在师部所在地修水县的上空迎风招展,高高飘扬。 卢德铭率领起义部队举行了隆重的宣誓仪式。师部和第一团的全体官兵佩着用红布做的领带和臂章,个个英姿勃勃,生龙活虎,面对高高飘扬的军旗,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口号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上了井冈山,何长工先后担任过红四军二十八团和三十二团的党代表、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宁冈县委书记和红五军纵队党代表。 1930年7月红军团攻打长沙时,何长工担任红八军军长。他指挥全军率先攻入城内,打开监牢,解救了一大批即将被杀害的革命同志。 红军占领长沙后,军阀何键恼羞成怒,把何长工留在家乡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极其残忍地剁成肉块,装在水缸里,同时还杀害了他兄弟姐妹及同宗族的40个亲人。何长工虽然知道了这个极其不幸的消息,但他把悲痛深深地埋在心里头,振奋精神,继续南征北战。直到1983年,他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时才回到离别56年的家乡,挥泪祭奠死难的亲人。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