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近现代历史 >

一、高举“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旗帜_革命历史

时间:2017-12-01 01:12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干革命,首先就要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举的是国民革命的旗帜,实际领导权掌握在国民党手里。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领导权问题没有解决。毛泽东多次说过:“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从井冈山开始,毛泽东创造性

  干革命,首先就要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举的是国民革命的旗帜,实际领导权掌握在国民党手里。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领导权问题没有解决。毛泽东多次说过:“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从井冈山开始,毛泽东创造性地高举“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在井冈山时,他讲的是“重要思想”,到了赣南闽西就称之为“路线”,到了延安讲的是“理论”。思想、路线、理论均属一个层面。毛泽东写的《井冈山的斗争》这篇经典著作,一开头就讲清了“工农武装割据”产生的原因、意义及其发展条件。“工农武装割据”这面旗帜的基本内容,首先是强调了共产党的领导。正如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说的:“无产阶级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唯一关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吗?没有。“无产阶级领导”是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来实现的,其中主要是思想理论的正确和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

  “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二个内容是实行土地革命。因为农民(主要指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贫雇农)的迫切要求是“土地还家”。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广大农民获得了翻身解放。从井冈山开始,中国的第二次国内革命叫土地革命,中国的革命战争叫农民战争。

  “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三个内容是缔造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包括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这是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离开了这一条,一切都无从谈起。

  “工农武装割据”的第四个内容是武装夺取政权。所谓“割据”就是指根据地。根据地的概念就是政权的概念。没有政权就不叫根据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奋斗纲领。这个纲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把它称为“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思想、理论、道路、目标的集中体现。社会各界就是凭这个看你是个什么样的党。

  井冈山时期的共产党,就是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坚定信念”的精神和“民权革命”的三大任务鲜明地反映在这面旗帜上,写在边界党代会的决议上,刻印在主力红军和地方政府的布告上。

  那时候红军布告上写的“三大任务”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国民党政府,建立工农兵政府”,后来改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日出;井冈山红旗的升起,为中国革命开启了胜利的航船。

  整个井冈山的斗争,高举的就是这面旗;当时有些人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指的是这面旗;毛泽东肯定回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指的是这面旗;从井冈山一直举到天安门的,还是这面旗。

  毛泽东写的《井冈山的斗争》这篇经典著作,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介绍了这里的地利、人和,叙述了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经过,而大量的篇幅讲的是根据地的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的经验,所以说这篇经典著作,就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这四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