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成语故事 >

明察秋毫的成语故事

时间:2016-06-23 13:53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成语释义: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原意比喻只能看到小处,不能看到大处。现在一般表示人很精明,对很小的事情也能察看得清清楚楚。 来源追溯: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

  成语释义: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原意比喻只能看到小处,不能看到大处。现在一般表示人很精明,对很小的事情也能察看得清清楚楚。

  来源追溯: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故事链接:

  战国时期,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如何统一天下。孟子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齐宣王有些迷惑不解。

  孟子对齐宣王说:“您不忍心杀一头发抖的牛,而下令用一只羊来替代,这样的善心就是以德统一天下的事例。表面上,百姓会认为您这是吝啬,实际上您是不忍心。他们普通人怎么能理解您真正的用心是出于仁爱呢?”

  孟子接着说:“有人对大王说,他力量很大,可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但拿不动一根羽毛;他可以将秋天鸟儿的绒毛看得清清楚楚,却看不见一车的柴草。您相信这些话是真的吗?”

  “当然不相信。”齐宣王马上肯定地说。

  孟子说:“其实,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没看到一车柴草,是因为不去看的缘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您不愿意施加恩惠给他们。所以您不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您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不能这样做啊!”

  齐宣王听后,恍然大悟。

  学以致用:

  我相信领导一定能明察秋毫,对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会调查得一清二楚,不久就将做出公正的裁决。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