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释义: 超出同类之上。形容才能突出超群。萃:聚集,这里即“类”义。 来源追溯: 《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故事链接: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个超人的天才,是个圣人。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位圣人了吗?” 孟子说:“连孔夫子都不敢称自己为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孙丑列举了几个以贤德著称的人问孟子,他们是否和孔子一样。 孟子回答说:“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得上孔子的。” 公孙丑接着又问:“那么,他们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学生有若的一句话说:“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小土堆,河海和小水洼,它们都是同类,但前者又都远远超越了它的同类,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类,都是人,但圣人是远远地超出那一类的。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 后来,人们就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精简成“出类拔萃”这则成语,常常用它来形容品质和才能特别优秀的人。 学以致用: 一个人如果渴望自己做出类拔萃的人物,就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这样才能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