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山西中北部、内蒙南部、河北中南部 1、齐:山东省(鲁南除外)、河北省的东南部、河南省东部 2、楚: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山东省南部、江苏、淅江大部、上海、江西省,最盛时还包括现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 3、秦:陕西北部和中部、甘肃东部、四川、重庆,这只是与六国相持附段。在秦昭襄王时,山东的定陶也是秦国的地方,是穰候魏冉的封地。 4、燕: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南部,朝鲜北部部分地区。 5、赵:山西中北部、内蒙南部、河北中南部 6、魏: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与东部 7、韩:河南中部、山西上党地区,是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只要取自郑国。后来,上党地区为赵国所夺。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国家: 1、宋国:位于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安徽北部。公元前286年为齐国所灭,国土为齐、魏、楚、韩等国所瓜分。 2、中山国:是赤狄所建立的古国,位于河北省中部。战国初期曾为魏国所灭,但是魏国国土并不与中山接壤,所以中山国不久又复国。战国后期为赵国所灭。 3、鲁国:位于山东省南部,公元前255年为楚国所灭; 4、东周国:位于河南洛阳巩县境内,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 5、西周国:位于河南洛阳,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 6、邹国(邾国):位于山东省邹城市,战国后期楚国所灭; 7、小邾国:位于山东省枣庄南部,战国后期为楚国所灭。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之后,原为赵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赵夙孙赵衰事晋献公之子重耳。赵衰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赵衰卒,其子赵盾嗣;赵盾卒,其子朔嗣。朔子赵武于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为晋国正卿,赵武传赵景叔,赵景叔传赵鞅,即赵简子(前518年—前458年),赵简子传赵襄子(前457年—前425年)。
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至王迁,前222年,灭于秦国。公元前208年,赵歇重建赵国,定都信都(今邢台),数年后为汉将韩信所灭。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市邯山区),前372年赵成侯立邢为信都(今河北邢台桥东区),为赵之别都,赵国在邯郸、邢台定都长达一个半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