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典籍 [1]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2]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3]冀勤校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8月。 [4]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6月。 [5]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6]卞孝萱点校:《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79年9月。 [7]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 [8]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 [9]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10]李德裕:《李卫公会昌一品集》,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6月。 [11]王琦:《李长吉诗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 [12]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 [13]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14]李冬生:《张籍集注》,黄山书社,1989年12月。 [15]王旋伯:《李绅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 [16]董诰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17]陈鸿墀:《全唐文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18]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4月。 [19]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8月。 [20]周勋初主编:《唐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2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5月。 [22]王溥:《唐会要》,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23]李林甫等撰、陈仲夫校点:《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1月。 [2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 [25]冉苒校点:《唐宋诗醇》,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6月。 [26]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 [2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月。 [28]司马光等主编:《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6月。 [29]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7月。 [30]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中华书局,1984年1月。 [31]王谠:《唐语林》,学苑出版社,1998年6月。 [32]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 [33]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34]高彦休:《阙史》,中华书局,1985年10月。 [35]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1960年1月。 [36]李肇、赵璘:《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4月。 [37]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5月。 [38]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39]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9月。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