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

中国历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狂欢节的由来

时间:2017-07-15 23:10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历史网 点击: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亦称谢肉节)。它起源于古罗马的农神节,是古代罗马人和希腊人迎新春的典礼。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为压制异教徒的思想,想取消狂欢节,却未能成功。于是就把它纳入自己的年历,成为为复活节做准备的忏悔季节。 据说carnival一词
狂欢节的由来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亦称谢肉节)。它起源于古罗马的农神节,是古代罗马人和希腊人迎新春的典礼。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为压制异教徒的思想,想取消狂欢节,却未能成功。于是就把它纳入自己的年历,成为为复活节做准备的忏悔季节。

  据说carnival一词原文来自意大利文,字源来自拉丁文caro(肉)+levare(除去),原意就是:“肉呀!再见”,或是“减少肉量”。我们常说的嘉年华就是从carnival 翻译过来的。有趣的是,本是为了怀念耶稣基督并为自己赎罪而设的节日,四旬节之前的祭典,却变成了天主教徒犒劳自己的盛大嘉年华会。他们要在四旬节前好好地吃喝玩乐一番,因为之后一直到复活节为止都要禁止甘味。因天主教规定,复活节前40天为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三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三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而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故复活节无固定日子,一般在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确定了复活节再往前推41天,即为狂欢节。现代的狂欢节已成为许多国家民族送旧迎新、抒发对自由和幸福生活向往的重要节日。

  最初,在圣灰(Senzas)星期三(相当于公历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之前三天里,人们戴着假面具涌上街头,相互扔臭鸡蛋、面粉和味道恶心的水。葡萄牙人本来就喜欢这种恶作剧,巴西当地的黑人奴隶也参加了进来,他们用面粉涂白了脸,从主人那里借来旧衣服、旧发套,疯疯狂狂地玩三天。许多奴隶主还给奴隶们三天自由。他们感谢主人的善举,一般不借此机会逃走。

  现在欧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人们都庆祝狂欢节。但各地庆祝节日的日期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大部分国家都在2月中下旬举行庆祝活动。各国的狂欢节都颇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都是以毫无节制的纵酒饮乐著称。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巴西狂欢节。

  最早的巴西狂欢节开始于1641年,当时的殖民统治者为了庆祝葡萄牙国王的寿辰,令民众游行、舞蹈、畅饮娱乐。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巴西狂欢节吸收了黑人的音乐和舞蹈等内容,逐步由闹剧、上层社会的豪华假面舞会,变成了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生动、热闹的庆典活动,成了民间最重要的节日。灿烂的阳光、缤纷的华服、火辣的桑巴舞以及洋溢在男女老少脸上的笑容,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画。它原有的宗教气氛反而被冲淡了。

  狂欢节德四天,狂欢的热浪席卷整个巴西,男女老少披红挂绿,艳装浓抹,载歌载舞,春潮决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药店、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假。有钱人金装玉饰自不待言,就是穷苦人家凑热闹也要稍整衣帽,敲着空罐头盒子,叮叮当当地投入狂欢的人流。人们忘掉了富裕和贫穷,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和疲劳,只剩下欢和乐。此时,全国上下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肤色,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这种欢乐的气氛也感染着来自异乡的旅行者,不少外国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