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杨思勖墓出土 年代:唐 高40.1厘米 两俑均系大理石质,有贴金,多剥落。均立在方形座上,头戴幞头,身着圆领宽袖长衣,腰束黑带(涂墨),衣的前襟撩起掖于带内。下着袴,足穿黑靴。其中一俑双手胸前抱拥一套兵器,腰间左右佩戴一套兵器(见照片)。另一俑亦腰间左右佩带兵器,但右手于胸前执一杆形物,因上下均残,究系何物不详;左手抚剑(见线图)。从他们的装束和佩带物来看,应该是墓主的侍从。 墓主杨思勗是唐玄宗时期的亲信宦官,早在玄宗做临淄王时,就追随参与了诛灭中宗皇后韦氏的宫廷政变。玄宗即位后,杨屡总兵权,残忍好杀,以军功官至一品,事迹见载《新唐书》、《旧唐书》的《宦官列传》。 这两陶俑所佩带兵器出土时已残缺,现存状态为当时修理复原。现在两俑左腰所佩和一俑怀中所抱计有3件弯月形物,上端残断部分被发掘者复原为带鞘的弯刀。新的研究结合了唐墓中仪卫图壁画,认为这种弯月形物应该是韬,即装弓的弓袋。并且指出,唐代弓韬大致分两型,一型是将弓完全藏于韬内,只在韬口处略露出弓梢;另一型不能将弓完全收于韬内,而是在韬口外露出较长的一节弓杆,两俑腰间佩带的弯韬就属于后一型。至于怀中所抱弓韬属于哪种,因残断过甚,尚难以判断。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