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年平均地表水 资源总量为178.368亿立方米,其中境内河川地表水111.238亿立方米,自市域外流入境内的客水为67.1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4280立方 米,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其变差系数在0.3至0.4之间,沿海大,内陆山区小。年内变化更大,4月至9月为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 77%,10月到次年3月为枯水期,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3%。地表水的地区分布,沿海突出部岛屿是缺水区,东山岛上没有常年性河流,得依靠岛外引水,漳浦 水资源也较为紧缺。
境内水系发育,河流走向为北西和北东向,主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支流与山脉走向平行,形成格状水系网。河流多发源于境内,属山溪型外流河。九龙江是漳 州第一大河,福建省第二大河,水量丰富,年径流量稳定,年内季节性变化甚大,丰水期径流大,枯水期径流小。东溪、漳江、鹿溪等河流的流程短,流域小,河道 比较平缓。全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芦溪、九峰溪流入韩江,其余都在境内入海。
(一)九龙江
位于福建省南部,《八闽通志》有九龙戏于江的记载,九龙江因而得名。江由北溪、西溪、南溪组成,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其中漳州境内流域面积7566平方公里。北溪为九龙江干流,河长274公里。
1.北 溪
九龙江干流。流域面积9640平方公里,发源于永定县高陂乡赤峰溪村后,此地属玳瑁山脉。文献记载,九龙江发源均泛指出于龙岩,实际离源头高陂乡还有 相当距离。北溪源头出赤峰溪村为红坊溪,至龙岩城关汇龙门溪、象溪后流向东北,称雁石溪,与万安溪汇流后流入漳平市地界,在西园汇合新桥河后折向南流,旋 又折向东行过漳平市城区,至华口营处,流向由向东北突折为正南,并在折角顶点汇溪南河,在漳平小杞进入漳州华安县地界,经华安县城关、新圩、利水、丰山至 磹口,华口营以下至磹口有浙溪、赤水溪、温水溪、罗溪、仙溪、高层溪、坂里溪、汰内溪等支流汇入,出磹口北溪进入下游,到丰山后,北溪流向改向东南,经浦 南,到洛宾汇龙津溪。到蓬莱汇马洋溪,穿江东峡谷进入河口段。出江东桥北溪在郭洲头分流为南北两港,南港在福河与九龙江最大支流西溪汇合,两港并流到浒茂 洲头又分流为南北中3港,穿绕紫泥、石码,于龙海县秋租,另一支流南溪汇入,最后于海门岛一线注入厦门港。北溪干流于浦南段设有一流量站,控制流域面积 8490平方公里,占北溪流域面积的88.07%。
2.西 溪
九龙江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394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永丰溪、芗江、船场溪、琯溪4条,干流为船场溪。船场溪发源于南靖县南坑乡高港村内舰山北 麓。船场溪出源头后向北偏西经书洋、梅林,折向东进入南一水库,出南一水库,至合溪口又折向东南方向,流经船场、南坑、南靖城关,于双溪口与琯溪汇合,以 下称荆江。至靖城与芗江汇合,以下为西溪干流,至福河汇入北溪,河流全长172公里。荆江原指靖城至船场河段,现今双溪口河段以上至河源通称船场溪,双溪 口以下至靖城仍名荆江。
琯溪 现通称花山溪。西溪支流,发源于平和县霞寨乡大片洋村后双尖山东麓的大尖坑。出源头以下溪流曲折向东,经霞寨、国强、坂仔至虎下庵纳南胜溪改西 北流经平和城关、山格,至洪赖出平和县进入南靖县境内,在汤坑汇文峰溪,至龟仔寨双溪口与船场溪汇合,河流全长85公里,流域面积1065平方公里。
龙山溪 又名芗江,发源于漳平市适元乡四旺村后漳平与龙岩交界处,历史上龙山溪通航里程长,小木船可上达金山水潮,龙山溪河谷成为漳州通龙岩的交通走 廊,知名度较高,可能因此早年曾将芗江误作为西溪正源。龙山溪源出四旺村后流经龙岩适中边界地区,在南靖县和溪乡乐土附近进入境域,向东南流经和溪、金 山、龙山,至港仔口河流有个180度大拐弯,后曲折向东流,在宝林汇永丰溪,至靖城汇入西溪干流,河流长94.5公里,流域面积为690平方公里,包括永 丰溪为1107平方公里。西溪4条支流实际上是花山溪与船场溪、永丰溪与龙山溪,先是两两汇合后才在靖城再汇合形成西溪干流,但由于4条支流汇合口很近, 所以习惯上仍称为4条独立支流。
3.南 溪
发源于平和南胜乡邦寮山自然村东南红婆石东侧,源头小溪叫笼仔,早年因地形图有误,南溪源头有多种说法。自笼仔以下经欧寮进入漳浦境内,曲折向东流过 漳浦县的南浦、马口、官浔,龙海县的东泗、白水、浮宫,于秋租、草埔头交界水域汇入九龙江南港,同时入海。南溪河流长68公里,流域面积660平方公里。
(二)东 溪
发源于平和大芹山南麓,经大溪乡流入诏安县境,称石陂面河,在官陂下葛圩与庵下溪合流,以下称为东溪。向南流至太平乡汇金溪,向东南至新安纳湖内溪,集赤水溪,在诏安城关分出浒溪支流,到澳仔头有支流西溪汇入,并与浒溪合流注入宫口湾。
东溪流域总面积1066.9平方公里,河道长度93公里。
(三)漳 江
漳江位于云霄县境内,自北向南贯穿全县,呈向心状水系。干流全长66.2公里,流域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安厚溪、车圩溪、火田溪、南溪 和山美溪。干流发源于平和国强乡顶城村西南2公里多处大档尖东侧山凹中,经平和水口进入云霄县境,原流经车墩至峰头汇安厚溪,1989年底建成峰头水库以 后,水库回水马铺溪至观音亭、安厚溪至龙透,两溪分别汇入峰头水库,水库以下在上河汇车圩溪,在莱埔汇火田溪,在下楼汇南溪,在云霄折向东南,在下尾分 南、北江绕佳洲,在南洋汇合,至竹塔入海,近年由于竹塔至荷步间内湾被围垦,出海口已推进到湖丘至下寨一线。漳江实际上是条双源河流,从峰头汇合口起算, 安厚溪长度与马铺溪等长,安厚溪发源于平和灵通山狮头咀尖南麓一绝壁下。
(四)鹿 溪
鹿溪在漳浦县境内,独流入海,干流全长54公里,平均坡降9.1‰,流域面积643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龙岭溪、盘陀溪、割后溪、龙潭溪、申内溪、万安溪和城关后溪。干流发源于平和南胜乡矾山东南麓,从五寨侯门流入漳浦,经石榴绕县城由旧镇入海。
(五)韩江支流
芦溪和九峰溪流入韩江,从广东入海,境内流域面积878.2平方公里。
芦溪发源于平和双尖山北麓,由平和县西北部自北向南流经芦溪、长乐,至良坝,进入广东大埔纳入韩江支流,境内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河长52.8公里。
九峰溪发源于平和崎岭上官峰后双坑北的一个海拔1057.1米无名峰南麓。溪向南流经崎岭、九峰后转入广东大埔与芦溪汇合流入韩江干流。境内流域面积368.2平方公里,河长40.7公里。
此外,沿海还有浯江溪、佛昙溪、梅洲溪、赤湖溪、杜浔溪等小河。
表2-8 |
漳州市主要河流特性表 |
水 |
河 名 |
流域面积 |
境内流域面积 |
河道长 |
境内河道长 |
多年平均流量 |
河道坡率 |
流域形状系数 |
|
九 |
主干流 |
14741 |
7566 |
|
|
435.04 |
|
|
|
北 |
干 流 |
9640 |
3205.5 |
274 |
127.15 |
281.4 |
2.4 |
0.129 |
|
龙津溪 |
922.3 |
633.5 |
80 |
56.9 |
23.3 |
5.5 |
0.144 |
||
高层溪 |
210.8 |
24.2 |
39 |
39 |
5.27 |
18.4 |
0.139 |
||
马洋溪 |
138.1 |
138.1 |
30.4 |
30.4 |
3.31 |
7.3 |
0.149 |
||
坂里溪 |
119.7 |
108.9 |
27 |
25.3 |
2.99 |
23.6 |
0.16 |
||
温水溪 |
395 |
235 |
57 |
32 |
11.90 |
11.4 |
0.123 |
||
浙 溪 |
343 |
23.4 |
52 |
5 |
10.33 |
|
0.127 |
||
竹 溪 |
120 |
120 |
28 |
28 |
3.61 |
27.3 |
0.21 |
||
西 |
干 流 |
3940 |
3720.4 |
172 |
172 |
117 |
3.1 |
0.13 |
|
船场溪 |
1033 |
921.4 |
121 |
121 |
37.38 |
8.5 |
0.07 |
||
芗 江 |
690 |
582 |
75 |
75 |
24.56 |
3.7 |
0.12 |
||
永丰溪 |
417 |
417 |
68 |
68 |
13.75 |
4.5 |
0.09 |
||
琯 溪 |
1065 |
1065 |
85 |
85 |
38.5 |
4.71 |
0.147 |
||
文峰溪 |
168.5 |
168.5 |
20.4 |
20.4 |
5.4 |
9.58 |
0.405 |
||
南 溪 |
660 |
660 |
68 |
68 |
14.65 |
0.9 |
0.14 |
||
鹿 溪 |
鹿 溪 |
643 |
643 |
54 |
54 |
19.67 |
9.1 |
0.215 |
|
浯江溪 |
浯江溪 |
182.06 |
182.06 |
26.3 |
26.3 |
4.18 |
2.0 |
0.203 |
|
赤湖溪 |
赤湖溪 |
170 |
170 |
30.8 |
30.8 |
3.64 |
4.9 |
0.179 |
|
佛昙溪 |
佛昙溪 |
178.7 |
178.7 |
24 |
24 |
4.18 |
1.3 |
0.310 |
|
杜浔溪 |
杜浔溪 |
126 |
126 |
18 |
18 |
3.06 |
6.5 |
0.389 |
|
漳 |
干 流 |
1038 |
1038 |
66.2 |
66.2 |
37.85 |
4.2 |
0.237 |
|
火田溪 |
119.6 |
119.6 |
24 |
24 |
3.6 |
27.0 |
0.208 |
||
安厚溪 |
158.9 |
158.9 |
29.3 |
29.3 |
5.79 |
7.1 |
0.185 |
||
南 溪 |
148 |
148 |
30 |
30 |
5.63 |
30.9 |
0.164 |
||
山美溪 |
106.3 |
106.3 |
16 |
16 |
3.88 |
38.7 |
0.415 |
||
东 溪 |
东 溪 |
1066.9 |
1066.9 |
93 |
93 |
30.7 |
8.6 |
0.123 |
|
梅洲溪 |
梅洲溪 |
171.8 |
171.8 |
26.3 |
26.3 |
3.2 |
|
0.248 |
|
韩 江 |
芦 溪 |
510 |
510 |
52.8 |
52.8 |
17.17 |
6.05 |
0.183 |
|
九峰溪 |
368.2 |
368.2 |
40.7 |
40.7 |
11.09 |
|
|
漳州多年平均降雨量:山区1600毫米至2000毫米,平原1500毫米至1600毫米,沿海1100毫米至1500毫米。全市年平均降水总量 196.86亿立方米。大略是山区多于沿海平原,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年降水量变差系数:沿海0.24至0.28,最大0.29,出现在东山,平均 0.26;山区0.16至0.22,平均0.18。降雨分配,每年4月至9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至80%,10月到次年3月降水只占20%至30%。 多年平均径流深500毫米至1400毫米,沿海较低,内陆一般800毫米至1200毫米,山脉东南坡一般是降水高值区,也是径流深高值区。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00毫米至1400毫米,自沿海向内陆递减。陆面蒸发量650毫米至700毫米,全市各地相当均匀。
漳州地下水总量为16.68亿立方米,主要贮存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与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中。
松散岩类孔隙岩组,由第四季风积层、冲积和洪积层、残积层组成。风积层分布于大陆沿海和岛屿海湾处,呈沙丘、沙砻等形状。单井出水量一般200立方米 /日至300立方米/日,大者可达500立方米/日至1000立方米/日,水质大部为淡水,但含铁量一般偏高,有的达3毫克/升。冲积、洪积层主要分布于 沿海河口平原和山间盆地,由沙砾、卵石构成,河口平原常为承压水,山间盆地一般为潜水,水质为淡水,但沿海一带常为微咸水。残积层主要分布于沿海丘陵台 地,由花岗岩、火山岩风化而成,内存地下水,呈孔隙潜水,单井出水量较小,一般仅10立方米/日至50立方米/日。
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由花岗岩或火山岩组成,分布面广,地下水赋存于裂隙中,一般是脉状裂隙水,花岗岩类泉流量0.1升/秒至0.5升/秒,单井出 水量一般100立方米/日,个别可达1000立方米/日,地下径流模数大于2.5升/秒·平方公里。低矿化度、偏硅酸优质矿泉水大多赋存在此类含水岩组 中。火山岩类泉流量一般小于0.1升/秒,最大3升/秒,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0立方米/日,最大可达600立方米/日,地下径流模数1.5升/秒·平 方公里至4升/秒·平方公里。
漳州河流泥沙含量不大,北溪(浦南站观测)平均含沙为0.21公斤/立方米。西溪(郑店站观测)平均含沙量为0.22公斤/立方米。除发生洪水外,一 般情况河水清澈,是清水河。各河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九龙江252.7万吨,诏安东西溪43.3万吨,云霄漳江41.9万吨,漳浦诸河68.6万吨,东山 诸河7.8万吨,全市合计为414.3万吨。近年来由于建筑采沙增加,各河交通便利河段,尤其是靠近城关河段,河床普遍明显下降。
漳州地表水除个别河段受污染外,大多为地面一二级水,水质良好。受污染河段有:西溪漳州以下河段,花山溪大湖至高坑河段,龙津溪演柄至高濑河段。70 年代后,由于污水排放量增加,农药、化肥污染加剧,各河尤其是中下游,水质普遍下降,九龙江北溪水质在枯水期某些河段也达不到二级水标准。
漳州沿岸的潮振动主要是太平洋潮波所引起的协振潮,受台湾海峡地形影响,六鳌半岛以北为正规半日潮,以南为不正规半日潮、混合潮,潮差自北往南降低。 历史高潮位:九龙江口为4.5米,漳浦沿海降到3.1米,东山、诏安沿海为2.8米,亦自北往南降低。受台风影响,风暴潮增水显著,可达1.3米至1.5 米,常引致重大灾害。
表2-9 |
漳州市海岸带潮差概况表 |
地 点 |
时 间 |
资料年限 |
|||||
镇海角 |
3.38 |
4.21 |
2.42 |
|
|
6.57 |
1956-1982 |
将军澳 |
2.77 |
3.45 |
1.99 |
|
|
5.59 |
|
六 鳌 |
2.48 |
3.11 |
1.75 |
|
|
5.18 |
|
东 山 |
2.30 |
2.78 |
1.74 |
4.10 |
1960-06-12 |
4.25 |
|
外北旗 |
2.33 |
3.06 |
1.89 |
|
|
4.84 |
|
澳 角 |
1.65 |
2.10 |
1.11 |
|
|
3.75 |
|
表2-10 |
漳州市海岸带月潮间隙和潮历时一览表 |
地 点 |
年 份 |
||||
镇海角 |
00∶15 |
05∶59 |
6∶16 |
6∶09 |
1960-1982 |
将军澳 |
00∶22 |
06∶04 |
6∶18 |
6∶07 |
|
六 鳌 |
00∶04 |
06∶09 |
6∶20 |
6∶05 |
|
东 山 |
00∶35 |
06∶20 |
6∶40 |
5∶45 |
1956-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