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之为老庄哲学。 据《史记》记载,庄子一生著书10余万言,大多是寓言,书名《庄子》。《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简介:【传略】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传见《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母亲知书达理,聪明贤惠,孟母三迁机断教子说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长大...
简介:【传略】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传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关于庄子生平,我们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此后,终身不仕,从事著述讲学。他的朋友不多,门徒也很有...
简介: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几乎绝大多数文学天才都践行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也都期待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那一天,即使有那么一些文人在失意时会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酒醒过后,他们又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历史...
简介: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人们把老子和他合称为老庄。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他曾在家乡当过漆园吏,这个职务可能没做多久,他就归隐了。他家里很穷,曾向人借过米,有时靠织草鞋为生。有一次,魏王召见他,他穿的衣服也是...
简介: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自幼家贫,做过漆园小吏。他最崇拜的是老子的道家之学,虽学识渊博,但却生不逢时,后辞官归隐。庄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写有《庄子》一书,他的思想对...
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漆园吏。博学善辩,常用寓言阐述玄妙的哲理。著书10余万言,现存 《庄子》33篇。汉以后将《庄子》分为内篇(7种)、外篇(15种)和杂篇(11种),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的著作,代...
简介:第一节新儒学兴盛 与《庄》学繁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变和发展期,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继先秦和魏晋之后,思想空前发 展的第三个时代,与汉、唐曾被并称为后三代(参郝经《陵川集》卷三九《上宋主陈请归国万言书》。此后三代与夏、商、周三代相对而言。...
简介:名言嘉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荣誉称号:无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庄周,字子休 出生:约公元前369年 逝世:公元前286年 祖籍: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 出生地: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 逝世地:不详 主要身...
简介:名言嘉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荣誉称号:道教始祖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出生:年代不详 逝世:年代不详 祖籍: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 出生地: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 逝世地:不详 主要身份...
简介:庄子是道家。有一次他去谒见鲁哀公。 鲁哀公嘲讽他说:鲁国多的是儒士,却很难找到先生的门徒。 不对!庄子说,实际上,鲁国的儒士很少。 鲁哀公哈哈笑着说:你没看见?举国上下都是穿儒服的,你怎么能说少呢? 我听说,庄子回答,儒士戴环冠,就知天时;穿...
简介:庄子 庄周(约公元前369年――前公元286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庄子辞官 庄子博学多才,他的思想倾向与老子基本一致,提倡避世,被后代奉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庄子的文章华丽而浪漫,善于通过打比方讲道...
简介:名人语录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庄子大宗师》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思想的构建者和发展者。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名人历史】 庄子(公元前369年-286年),名周。宋国蒙邑...
简介:所以,道家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观念――谦虚的美德。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确实要谦虚,要平和,要谨慎。此 外,我们还要知道我们跟所有的人同在,不然,为什么孔子要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起学习,学习效果才会...
简介:其实,就整体人生而言,只谈道家还不够。我曾经上过南怀瑾老师的课,因此我曾当面称赞南老师的学问很高,结果他竟然说:这还用你讲吗?其实, 他是故意这么说的,因为我对南老师的赞美其实是无谓的客套话――其中,有执著,有习气,而一颗心就摇晃在若有若无...
简介:我们千万不要让自己落入某些意识形态的心理牢笼中,教条主义会让人变得很独断,以至于不晓得开放自己的心灵,所以庄子说:有两个人(甲、乙)在辩论,你想想看,谁可以当裁判? 只有四种人能为他们判定谁输谁赢:第一种人,跟甲的立场一样,第二种人,跟乙的立...
简介:让我们回到颜回的说辞,内心正直是我第一个立场,我可以用这个立场跟那个国君打交道,何况我还懂得内方外圆,懂得跟别人周旋,懂得跟别人应对来 往。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他甚至说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可以拿古人做榜样,以古人为借镜,就像唐太宗说他有三...
简介:前不久,我到新竹演讲,我在找路时,问一个人:新竹警察局怎么走?这人第一句话就问:你要报案吗?我说不是,我是要去演讲,他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我说我要去给警察上课,他就说: 你要当警察的老师喔!我说我不是要当什么老师,我是要去跟他们交换一些意见。 结...
简介:中国哲学有一种平衡、稳定而开放的观念,道家就是在运用这样的观念来防止知识的傲慢。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更是一种高明的智慧,这就是所谓 的自知之明。庖丁解牛到什么地步才适当?游刃有余正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就像那庖丁解了几千头牛,那把刀...
简介: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道是道,不可道也是道,只是可道的不是不变的道,因为那是我讲出来的,而我没讲出来的道,本来就在,就如同佛教说如如自在。但道也在各种关系里面。 所以,老子接着说,所谓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不说善,就不会有不善,如...